>> 歡迎您,
訪客
:
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有關七政四餘、西洋占星、天文及曆法等之討論
緣生術數研究社
→
【占星臺】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 [轉貼]古印度人的时空观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
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
刪除
]
內容
在此論壇中: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EMOTE 標籤
:
禁止使用
LeoBBS 標籤
:
可以使用
貼圖標籤 :
允許
Flash 標籤 :
允許
音樂標籤 :
允許
文字大小 :
允許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積分標籤 :
允許
保密標籤 :
允許
允許
使用
表情符號轉換
選擇字型樣式
Arial
Arial Black
Comic Sans MS
Courier
Courier New
Fixedsys
Georgia
Impact
Lucida Console
Lucida Sans Unicode
Marlett
Microsoft Sans Serif
Modern
Arial
MS Serif
Palatino Linotype
Roman
Script
Small Fonts
Symbol
System
Tahoma
Terminal
Times New Roman
Trebuchet MS
Verdana
Webdings
Wingdings
細明體
新細明體
標楷體
選擇字型大小
1
2
3
4
5
6
選擇顏色
#F0F8FF
#FAEBD7
#00FFFF
#7FFFD4
#F0FFFF
#F5F5DC
#FFE4C4
#000000
#FFEBCD
#0000FF
#8A2BE2
#A52A2A
#DEB887
#5F9EA0
#7FFF00
#D2691E
#FF7F50
#6495ED
#FFF8DC
#DC143C
#00FFFF
#00008B
#008B8B
#B8860B
#A9A9A9
#006400
#BDB76B
#8B008B
#556B2F
#FF8C00
#9932CC
#8B0000
#E9967A
#8FBC8F
#483D8B
#2F4F4F
#00CED1
#9400D3
#FF1493
#00BFFF
#696969
#1E90FF
#B22222
#FFFAF0
#228B22
#FF00FF
#DCDCDC
#F8F8FF
#FFD700
#DAA520
#808080
#008000
#ADFF2F
#F0FFF0
#FF69B4
#CD5C5C
#4B0082
#FFFFF0
#F0E68C
#E6E6FA
#FFF0F5
#7CFC00
#FFFACD
#ADD8E6
#F08080
#E0FFFF
#FAFAD2
#90EE90
#D3D3D3
#FFB6C1
#FFA07A
#20B2AA
#87CEFA
#778899
#B0C4DE
#FFFFE0
#00FF00
#32CD32
#FAF0E6
#FF00FF
#800000
#66CDAA
#0000CD
#BA55D3
#9370DB
#3CB371
#7B68EE
#00FA9A
#48D1CC
#C71585
#191970
#F5FFFA
#FFE4E1
#FFE4B5
#FFDEAD
#000080
#FDF5E6
#808000
#6B8E23
#FFA500
#FF4500
#DA70D6
#EEE8AA
#98FB98
#AFEEEE
#DB7093
#FFEFD5
#FFDAB9
#CD853F
#FFC0CB
#DDA0DD
#B0E0E6
#800080
#FF0000
#BC8F8F
#4169E1
#8B4513
#FA8072
#F4A460
#2E8B57
#FFF5EE
#A0522D
#C0C0C0
#87CEEB
#6A5ACD
#708090
#FFFAFA
#00FF7F
#4682B4
#D2B48C
#008080
#D8BFD8
#FF6347
#40E0D0
#EE82EE
#F5DEB3
#FFFFFF
#F5F5F5
#FFFF00
#9ACD32
特殊標籤
回覆文章
浮水印文章
限制文章
框架網頁
上標文字
下標文字
引用標籤
積分標籤
程式代碼
HTML代碼
刪 除 線
左右顛倒
上下顛倒
底片效果
曝光效果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
模式:
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
使用
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0
1
2
3
4
5
6
7
8
9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古印度人的时空观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
列出所有回覆
]
鳳翼
發表於:
2005/03/08 02:29pm
源自:
http://www.scitom.com.cn/history/landmark/ldm176.html
古印度人的时空观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过灿烂的文化。在宇宙观方面也有过自己的见解。
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是“吠陀”,这是一种古代宗教的圣经。“吠陀”分为四部:《梨俱吠陀》最为古老,其中大部分内容大概在公元前十几世纪已经形成,全部编成大约不晚于公元前6世纪。《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
在《梨俱吠陀》中,反复呤咏这样的诗句:“光明之神再次战胜了黑夜,”“太阳又从东边升起来了。”这是古印度人歌颂任何东西也不能代替的光明之神,为太阳编造的优美的神话和传说。
不仅如此,古印度人还不停顿地观察太阳的运动。其证据是在《梨俱吠陀》中有“太阳180天运行在北方天空,180天运行在南方天空”的记载。书中还写到:“月亮在15天内逐渐变圆,在15天内逐渐变弯。”这样,古印度人以太阳的视运动为依据,把一年定为360天,又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依据,把一个月定为30天,以此来编制历法。《梨俱吠陀》中有13个月的记载。
《鹧鸪氏梵书》中将一年分为春、热、雨、秋、寒、冬六个季节。还有一种分法是将一年分为冬、夏、雨三季。《爱达罗氏梵书》记载,一年为360天,12个月,每个月为30天。但实际上,月亮运行一周不足30天,所以有的月份实际上不足30天,印度人称为消失1个日期。大约一年要消失5个日期,但习惯上仍然称一年为360天。
在“吠陀”圣经中,也有不少关于金星、彗星的记载,在“吠陀”以后的文献中关于天狼星、日食、月食的记载也有了。
为了研究太阳、月亮的运动,印度有二十七宿的划分方法。它是将黄道分为27等分,称为“细沙特拉”,意思为“月站”。二十七宿的最早名称出现在《鹧鸪氏梵书》。当时以昴宿为第一宿。在史诗《摩诃婆罗多》里则以牛郎星为第一宿,后来改为白羊座β星为第一宿。这个体系一直沿用到近代。印度二十七宿的划分是等分的(这与中国二十八宿的划分法截然不同),但各宿的起点并不正好有较亮的星,于是他们便选择该宿范围内最亮的一颗星作为联络星,每个宿都以联络星命名。印度也有如同中国二十八宿的划分法,增加的一宿位于人马座α星和天鹰星座α星之间,名为“阿皮季德”(Abhijit,梵文是麦粒的意思)宿。
由此可知,古印度人从上古的年代就已经掌握了观天方法。
古印度人对于时间和空间,有自己的独特看法。非常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时间观念竟和现代天文学中的时间观念非常相似。表现这种时间观念的语言叫做“劫”。所谓劫是指这样一种时间长度:在纵、横、高都是16千米的方块岩石上,每隔三年就有天女降在上面翩翩起舞,久而久之,天女的羽衣把16千米立方的岩石磨完的时间,可以想象这个时间长度是非常非常之长的。
对于“劫”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依然是16千米立方的大容器,里面装满了罂粟颗粒。天女每三年飞来起舞一次,而每次都把一粒罂粟带到容器之外,积年累月罂粟带完了,容器空了。一劫就是容器变空的时间。
16千米立方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以每粒罂粟为一个立方毫米计算,那么天女把这个大容器里的罂粟全部带出容器,需要的时间是100亿年,也就是说一劫的长度是100亿年,这个数字和现代人们计算的宇宙年龄十分接近。
对于空间,古印度人也有奇异的看法,他们认为在人类居住的世界之上,还有夜摩天、化乐天、悲想天、非悲天等世界。
这种时空观是壮大的,但却是不现实的。印度人也有现实的宇宙观,这就是“世界支撑在三只大象的脊背上”的看法。具体说来是这样的:护持神毗瑟拿,化身为大海龟,海龟的硬壳背上站着三只大象,大象驮着半圆形的大地,大象动一动便会引起地震。海龟又站在作为水的象征的眼镜蛇的身上。半圆形的大地中央是须弥山,太阳和月亮绕山运行,当太阳绕到山后的时候,就是漆黑的夜晚。
古印度人之所以对宇宙有这种看法,是和印度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他们的“图腾”观念分不开的。印度的地形是以德干高原为主体的半岛,高原周围山脉环绕,东北部是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西北部是广阔的沙漠,其他两面是汪洋大海,交通阻塞,使人产生字成一体的印象。而海龟是奇珍美味,大象又是最重要的牲畜,眼镜蛇则是致人丧命的可怖“神物”。这三类动物造成古印度人心目中崇拜的“图腾”,于是,便产生了上述的有趣观念。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