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養生文化與中國術數的結合
緣生術數研究社【國學普及版】養生與術數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肚子經常脹痛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肚子經常脹痛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心易先天數 發表於: 2008/09/07 01:58pm
           文/廖敏宏(耕莘醫院中醫科醫師)

    「醫師,我的腸胃好像不太好!」在門診中常會聽到患者這樣抱怨。若再進一步詢問:「是什麼症狀讓你覺得腸胃不好呢?」患者的回答通常很模糊,例如:「每逢工作壓力大或緊張時,經常要上廁所,但是大便卻又總是解不乾淨的感覺。」「吃一點冰冷或刺激性食物,如:烤、炸、辣等,別人都沒事,自己卻到處找廁所,有時甚至像米湯一樣下痢。」「老是覺得肚子脹脹的、左下腹有點悶痛、排便完或排氣後感覺會好很多。」「有時便祕、有時腹瀉、有時大便還會有一點黏黏的像鼻涕。」……大多時候,患者還會抱怨其他腸胃以外的症狀,例如:頭痛、焦慮、倦怠、失眠、心悸、頻尿、經痛等。

    若上述腸胃道症狀於過去一年中反覆出現至少3個月,就有可能是「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它是功能性腸胃疾病的一種,發生率為總人口的10%∼15%,任何年齡層皆可能發生,但年輕人多於老年人,女性又多於男性。此症大腸鏡檢查及其他影像學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發生的真正原因也尚未明瞭,目前較為大家所接受的理論是「腸胃道蠕動異常」。但究竟是腸道對痛覺或溫度過度敏感?還是控制腸道之自律神經失調?或是腸道本身的因素(細菌、發炎)?或是情緒壓力?則尚無定論。

    臨床上所見,患者大多有類似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也就是前述頭痛、焦慮、倦怠、失眠、心悸、頻尿、經痛等慢性,或是一遇精神壓力稍大時就會伴隨腸胃道發生的各式各樣症狀。由現代醫學對此症的了解,結合中醫觀點來看,其病機主要是肝鬱脾虛及肝脾不和。初起多責之於情志失常(情緒、精神壓力、課業)、感受外邪(細菌、發炎)、飲食所傷(暴飲暴食、不固定時間進食)等而致五臟功能虛弱,久則影響脾的運化及大腸傳導功能而發病。

    治療上常用加味逍遙散、參苓白朮散、痛瀉要方等,結合甘麥大棗湯、玉屏風散等方劑以疏肝理氣、養心安神來緩和患者緊張情緒、補益肺脾氣虛來緩解稍食冰冷即瀉的狀況。通常在原本腸胃道症狀獲得控制的同時,其他伴隨的類似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也往往能有效緩解。除藥物治療及盡量保持情緒平和與飲食正常外,平時居家也可自我按摩風池、百會、合谷、三陰交、四神聰、內關、神門等穴道,這些都有助於改善症狀,從而提高生活品質。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
    目前頁面執行消耗時間: 90.00 毫秒 [Gzip: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