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潛入萬宜水庫 尋找水底故鄉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潛入萬宜水庫 尋找水底故鄉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飛天 發表於: 2006/05/25 01:20pm

    好可惜

    台灣看不到
     
    九千 發表於: 2006/05/25 00:02pm
    原來萬宜水庫下有一條村,厲害!一定要看。
     
    緣生 發表於: 2006/05/25 11:54am

    下面引用由Maggie2006/05/25 10:34am 發表的內容:
    確實日期為5月28日晚上七時無線翡翠台播出



    感謝提供^^
     
    Maggie 發表於: 2006/05/25 10:34am
    確實日期為5月28日晚上七時無線翡翠台播出
     
    Maggie 發表於: 2006/05/25 10:18am
    【明報專訊】「我見到屋企呀。」一班年逾七旬、在前西貢爛泥灣村土生土長的老伯伯,昨日排排坐在社區中心,讓爾冬陞導演的鏡頭,帶領他們跟「水底的故鄉」重逢。

    時光倒流至1965年,過茈倣R田園生活的爛泥灣村村民,突然接到政府的命令﹕「這堶n興建萬宜水庫。」公公婆婆想到歷代家園將要淹沒水底,不禁老淚縱橫。事隔40年,萬宜水庫已成為香港食水供應的命脈,水底中原來一直埋藏蚅磢d灣村民的生活痕[,流水不能磨滅歷史。

    爾冬陞執導 爛泥灣村「再現」

    香港電台(相關新聞 - 網站)新一輯《獅子山下》節目,本周日將播放由爾冬陞執導的《水中的故鄉》。故事以60年代末期政府因興建萬宜水庫,遷徙爛泥灣村民的歷史作背景,故事男主角呂頌賢是潛水發燒友,為30年前從爛泥灣村遷出的祖母,潛入萬宜水庫,尋找當年遺下的玉鐲,結果發現村落遺蹟。

    萬宜水庫的水底究竟是什麼光景﹖親身潛水拍攝的爾冬陞說,開鏡首兩天一直找不到爛泥灣村遺址,直至第三天,他找來舊地圖仔細研究位置及進行「拜神」儀式後,跳進離地面40多米的水底,即發現昔日村民用過的瓦片、橫樑、水喉、竹枝等,攝製隊於是立即大喊﹕「開麥拉」。「不過,水底真是很黑,且有點恐怖,好像在拍鬼片。」

    記者看到水草 老村民看到家

    爾冬陞昨日向爛泥灣村老村民,展視他的拍攝成果。90歲的陳丁發現,其中一個水底鏡頭,正是當年他們的守護神「大王伯公」的石碑。陳伯感慨地說﹕「伯公一直在水底守護荂A我們的故鄉沒有消失。」電視機前,記者只看到大堆爛泥水草沉沒水底,陳伯卻笑言﹕「我見到我的家。」

    陳伯還道出連串陳年舊事。爛泥灣村於300多年前清朝出現,因風水好,村民聚居,所有村屋均是背山面海興建,住了約400名客家村民,分屬四大姓氏﹕陳、李、周、萬。由於爛泥灣村附近,於億萬年前曾是火山,火山灰將沙灘上的泥濘染成黑色,猶如大堆爛泥,爛泥灣村因而得名。

    陳伯如何在爛泥灣村度過童年﹖他以平淡語氣說﹕「耕田、捕魚、養牛、燒柴,沒有什麼好玩。」他會間中坐船到西貢市中心購買日用品,或到筲箕灣賣菜賣魚。

    「磚頭特別堅固 沒被}走」

    同樣在爛泥灣村長大的七旬老伯萬壬喜,在日軍侵華期間他曾任「小鬼隊」,替游擊隊送信。打仗期間,萬記得不少村民也主動給走難到來的人煮飯吃。日軍未有對爛泥灣村造成嚴重傷亡,反而是戰後村民遇上不少土匪,打劫糧食及牲畜。萬伯伯笑指,爛泥灣村的房屋遺蹟之所以一直留在水底沒有被}走,因村民當年是用黃泥、糯米及禾稈草來做磚的,磚頭特別堅固。遷居西貢市中心多年,萬坦言至今仍然十分懷念兒時的鄉郊生活。

    「當年政府遷移我們,向每戶發出5萬元賠償又如何﹖」每年清明,萬伯伯也會到萬宜水庫附近的山頭祭祖,望茪艨磲漫氻H景色,他思念故鄉之情,變得歷久常新。




    有興趣懷緬一番的朋友記得要留意播影時間了(星期日晚上七時)。
    http://hk.news.yahoo.com/060524/12/1o4xq.html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