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 水底下尋出歷史● 深海考古讓遺跡重現人間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 水底下尋出歷史● 深海考古讓遺跡重現人間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dddada 發表於: 2006/11/13 10:48pm
     當潛進深海堙A意外地在水底下發現一件遠古時期的寶物時,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是一個發財好機會,因為這件古物可能價值連城,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但對新成立的香港水下考古總會的專家來說,這件古物所帶來的價值,並非可以用價錢來衡量,因為他們可以從古物中,探索出過去這奡蕈g發生過的事,從而揭露不為人所知的秘密。更與別不同的是,當水下考古專家研究完這件古物後,會把它放回原處,為保持著歷史的真貌和完整,盡一分綿力。




    南海水域 埋藏非一般遺物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剛於今年的3月16日成立,據會長胡名川表示,他和一班會員參與水下考古活動,始於2000年。當時,香港潛水專家陳來發,與胡名川及影星呂頌賢等一班資深潛水教練,共同協助中國水下考古學會,到台山上下川一帶水域,從事「南海一號」的海底考古及打撈工作。



     其實中國廣州南海沿岸,自漢代起便一直是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歷年經此輸往國內外之陶瓷,絲綢及工藝品,不計其數。所以多年來令海下之文物資產異常豐富。由六、七十年代開始,不少文物相繼被民間打撈發掘。中國交通部救撈局於1987年,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合作,於台山海域進行一次大規模之探測考古行動,意外地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南海一號」,並成功打撈出二百多件宋、元文物,引起了世界考古學界的關注。其後鑑於多方面未能配合,以至未能進一步繼續探測考古之活動,令海上絲路的歷史,仍然留在海底深處。



    曾多次參與潛水考古


     直至2000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接受中國香港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協會的資助及合作。讓「南海一號」—這個重要的歷史瑰寶,終於有機會得以展現於市民面前。當年的中國香港水下考古研究學會,由一班資深潛水教練所組成,沒有普及招收會員,但過去幾年間,已經多次參與世界各地的潛水考古活動,如浙江舟山群島「里斯本丸號」探索、菲律賓二次大戰日本艦隊探索及中國西樵山宋朝礦洞考古潛水等多項活動。此外,他們對中國水下的考古活動,更不遺餘力,除了協助搜索工作外,更訓練考古潛水人員,令中國的水下考古活動,得以持續發展。



     由於香港是海上絲路其中一個重要的中轉站,所以其水域內,亦埋藏茧L數極具歷史價值沉船遺物。然而,這些具歷史義意的物品,多年來都沒有受到重視,亦沒有積極進行探索。自從胡名川組成中國水下考古學會後,香港水底考古的工作始被潛水愛好者注意,甚至希想加入進行海底下的古物研究行動。



    組水下考古會 探索香港歷史


     有見及此,胡名川便與陳來發及呂頌賢等潛水愛好者,組成一個以香港為基地的香港水下考古總會,讓一班對水下考古活動有興趣的潛水愛好者,也可以在自己的家園——香港進行有關考古活動,一起發掘及探索過去香港海底的歷史。雖然總會沒有大肆宣傳,但在短短半年,已吸納超過一百五十位會員。隨著更多的考古活動展開,將會有更多的新會員加入。



     據會長川哥表示,水下考古是極有意義的潛水活動,既可以探索香港過去的歷史,亦可以藉此推廣水下環保活動。因為他們在進行考古活動時,首要條件就是一定要保持考古場地的完整性,所以他們不會像尋寶活動般,隨便發掘並破壞過去的歷史遺[。



    對潛水技巧一大挑戰


     而推廣總監呂頌賢則表示,這種活動對潛水技巧的改進有很大幫助。由於大部分古文物,都會藏在海底瘀泥帶,所以他們既要留意避免揚起海底的瘀泥,影響海底視野,令行動終止,亦要注意藏在海底下的古物,以免破壞它們。故此他們必須離海床約半呎的距離,作長時間浮潛停留及探索工作,而身體亦不能有太大的動作,所以深水考古絕對是潛水技巧的一項大挑戰。



     至於來年的活動,川哥表示學會將在9月中下旬,在香港水域進行多項水底考古探索活動。其中有張保仔的沉船遺跡探索和香港水底軍火庫環境探索等多項活動,他希望這些探索活動能有意外發現,讓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再次重現在香港人的眼前。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