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歷史的演繹,時間的流逝,我國文化及珍貴典籍的介紹
緣生術數研究社【國學普及版】中國文化介紹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特色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特色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dddada 發表於: 2006/08/14 10:25pm

    (1)  曆法的編篹帶動了整個天文學的發展。


    在中國古代社會,頒曆法為皇權的象徵之一,故改朝 換代,也往往要改年號、改曆法。自秦漢以降,約有 一百多種曆法。


    古人相信天象為國家命運、氣勢的指針,故重視太陽、月亮的運行,日、月食的推算,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土﹚的出沒,各節氣長短推定,每月南中天星象,及各種天文異象的記錄、判讀與解析,是以中國古曆法為天文曆法。



    古人也深信星占,認為國家興衰與皇權持有人的運勢,皆可由天文異象中預測、解讀出來,故天文知識常被視為「國家機密」,嚴加保密,阻礙了天文學的普及化與發展。


    (2)  以代數方法作為處理天文數據的基本計算方法,與西方的幾何方法不同。



    (3)  古人認為盤古開天闢地 為宇宙(或稱天地) 的啟源,又認為天地都在一層球殼上運行。



    (4)  以自己意識形態觀念給星空分區和恆星命名如:
    二十八星宿,辰星(水星),太白(金星),熒惑(火星),歲星(木星),鎮星(土星)。



    註:土星繞日的周期為29年,故稱為年鎮一宿的鎮星略為牽強。




    (5)  我國古採用365 1/4度的周天分劃,西方通用360度周天制。



    (6)  我國古天文儀均以赤道坐標系統標定恆星位置,西方採黃道系統。



    (7)  我國古代全天恆星總數以陳卓的283官1464星為準,分屬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個天區。西方以托勒密 (Ptolemy)的1022星為定數。



    (8)  古曆以陰陽合曆為傳統,創立了二十四節氣,與農業關係密切。



    (9)  中國占星術的哲學觀點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為基礎。



    (10)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注重實際,勤於觀測詳細記錄,對異常天象的出現尤其重視。中國的古代天象記錄是當時世界上最豐富,最有系統的。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