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歡迎討論各種理氣及操作法門
緣生術數研究社【風水地理概念研究】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海洋公園的風水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海洋公園的風水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supralex 發表於: 2009/01/04 10:21pm

    再有中華鱘病死兩染疾
    (星島)1月4日 星期日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海洋公園    前日再有一條中華鱘命喪香港,十條中央贈港的中華鱘,半年內已死去三條,另有兩條生病。死去的「中華鱘一號」八月時已經發病,經解剖發現頭部有傷口和腦積血。專家估計,內地野生中華鱘在半歲時已出海生活,這批來港的中華鱘卻遲至十歲才開始由淡水轉鹹水生活,不排除在不適應下,會「暈陀陀」撞傷頭部和抵抗力轉差。海洋公園解釋,「一號」病情反覆,急病突發過世,並無隱瞞病情。

      記者:吳雋妍

      海洋公園接二連三發生動物事故,以中華鱘的命途特別坎坷,十條死剩七條。第三條喪命的中華鱘一號,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執行總監蔣素珊表示,其病情反覆。原來中華鱘一號早在去年八月京奧開幕展出後不久,已出現病況,當時無胃口和泳速減慢,時好時壞。到十一月底「中華鱘七號」生病時,「一號」反而病瘉,後來又再反覆,但死前有如「迴光反照」一樣,健康問題不大,「之前仍好地地,前兩日急轉直下,到一月二日凌晨死去。」

      情況反覆 一度病瘉

      海洋公園動物及教育總監吳守堅指,剛身故的「一號」是頭部有傷口,並有腦積血,但並不是打架受傷。他相信,今次的死因與年長中華鱘由淡水轉鹹水的不適應有關。

      內地專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危起偉博士指出,年幼和成年中華鱘在適應「海化」會有不同反應,一般野生中華鱘在半歲至一歲已由淡水游出大海生活。吳守堅就表示,這批來港的中華鱘已經十歲,在適應上不太理想,會體質較弱,不排除會撞牆受傷,「海化過程可能會減低抵抗力,痊瘉能力低,傷口好得較慢;食欲亦會低,吸收卡路里較少,身體不易恢復。」

      六號八號生病無胃口

      中華鱘一號早在去年八月不適,但去年十二月「七號」病死時,都沒有公開「一號」狀況,海洋公園被質疑有隱瞞病情之嫌。海洋公園行政總裁苗樂文表示,園內有三千個物種,每日都有不同狀況,無可能逐一向公眾交代,已盡量合理和負責任處理。蔣素珊補充,「七號」病死時,「一號」正好康復,所以當時沒有提及「一號」病情。但海洋公園在上月三十日的新聞稿仍稱:「現時飼養於後勤動物護理設施之八條中華鱘,情況良好。」似乎就隱瞞了「六號」和「八號」生病的事實。

      蔣素珊表示,除了首條死亡的中華鱘五號被同住的海狼咬死,中華鱘七號在十一月底生病,十二月初因不適應「海化」等因素而死,當時受感染的二號和六號,至今二號已回復正常,但六號仍無胃口。中華鱘八號也在十二月中開始有類似病徵。

      仍存活的七條中華鱘已搬到「動物護理中心」水缸飼養,被問到會否將中華鱘送返內地,海洋公園沒正面回應,只表示會繼續與內地共同研究,並會改善現有飼養條件。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發言人表示,對事件感到難過,但得悉海洋公園已盡快及積極處理事件,有信心其可以妥善解決。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103/3/a1c4.html
     
    緣生 發表於: 2009/01/04 06:22pm

    海洋公園有前科海獅咬人 向遊客講解觸及頸部 訓練員前臂傷

    (明報)1月2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繼大熊貓安安月前咬傷飼養員,一向是海洋公園    吉祥物的海獅,昨日亦「咬」傷訓練員。一名男訓練員昨於「太平洋海岸」展館向遊客講解海獅身體結構時,懷疑因手指觸及其中一頭有「傷人前科」的12歲半海獅Jumanji,被牠「咬」傷,左前臂流血及有傷痕,需要送院敷治。


    盛智文:員工刮傷非被咬

    不過,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強調,訓練員並非被「咬」傷,只是被Jumanji的牙齒劃破表面皮膚,訓練員已出院,至於傷人的Jumanji卻要「坐監」7至10日。

    海洋公園現時育有18頭海獅,逾半屬自行繁殖,包括是次傷人的雌性海獅Jumanji,牠自4歲起參與示範,目前重116公斤;其餘海獅購自美國    加州。公園自1999年起每日會於「太平洋海岸」舉行1至2次「訓練員趣談」,由訓練員向遊客講解海獅的習性。不過有專家指出,海獅具有攻擊性,市民不應與牠們近距離接觸(詳見另稿)。

    事發於昨午1時許,33歲海獅訓練員陳╳邦向遊客講解海獅的身體結構,提及海獅身上亦有毛時,疑手指觸及Jumanji的頸部,被牠突然「咬」傷左前臂,臂上留有兩個小牙痕,公園其後按程序將他送院治理,並通報漁護署    。

    警方表示,昨午2時56分接報指海洋公園發生「動物咬人」事件。陳氏在場接受包紮後,於3時許獨自乘救護車往律敦治醫院    接受診治,經院方消毒傷口後,逗留約兩小時即獲准出院。他未有講述遇襲經過,僅稱「是在後台受傷」,詳情不願多談。公園表示,陳氏於1999年入職,現為助理監督。

    公園主席盛智文接受查詢時強調,Jumanji並非「咬」(bite)人,醫生診治後,認為只是表皮被刮傷(scratch)。他說,公園仍在調查事件原因,但相信Jumanji無惡意。對於海洋公園近半年接二連三發生熊貓咬人、中華鱘死亡等事件,他感不幸及不快,但認為員工專業,只是他們始終每天需要照顧活生生的動物,很多事難以預料,希望新一年所有不幸會遠離。

    海洋公園於事發後7小時,發出300多字的新聞稿,指Jumanji將被隔離7至10天作觀察。發言人承認,牠以往亦曾於後台刮傷訓練員,其他海獅亦曾發生類似事件。不過她強調,雖然遊人有機會於太平洋海岸餵飼海獅,但兩者相距甚遠;至於海洋劇場、創意婚禮等可安排遊客、新人與海獅作距離接觸的活動,她指過去一直非常安全,暫不會因此事而暫停,但公園會作評估。



    資料提供: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101/4/a08z.html
     
    緣生 發表於: 2008/12/24 00:14am

    下面引用由緣生2008/12/20 00:34am 發表的內容:
    如果使用簡單的零正,東北有山、西南有水,則公園辦公大樓西南有山,東北有隧道出口及大路,零正反轉「反吟伏吟」,應該不合格局。.....




    值得同道留意。
     
    法界 發表於: 2008/12/20 08:10pm

    下面引用由緣生2008/12/20 00:50pm 發表的內容:
    到底這類大型的公園建築,有否存在換天心的學理呢?
    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如无翻天覆地的大格局变动,[妄猜一下]应当不存在換天心的。
     
    緣生 發表於: 2008/12/20 00:50pm

    到底這類大型的公園建築,有否存在換天心的學理呢?

    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緣生 發表於: 2008/12/20 00:45p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
    目前頁面執行消耗時間: 140.00 毫秒 [Gzip: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