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歡迎會員提供對各類哲理與人生反思類之文章
緣生術數研究社【心靈雞湯】哲理與人生版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轉貼]佛家: 依戒為師靠自律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佛家: 依戒為師靠自律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mccann 發表於: 2005/12/30 00:53pm
    佛家: 依戒為師靠自律
    2005-12-30  


    釋迦牟尼佛涅槃前對弟子說:大家要依戒為師。這個戒便是一種軌則,佛教的戒屬於自律。教徒通過行為的約束,讓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趨向美好,藉此可以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耶誕假期,在台灣12月25日也放假,不過是放行憲紀念日假期。

    對於西方的這個節日,也是來香港才感受到,早上出門時,與鄰居在電梯口撞個正著,知道他是天主教徒,昨晚的平安夜,應該是很晚才休息,所以禮貌上寒喧的問她怎麼起的這麼早?對方卻很納悶的口氣道,今天是耶穌的生日,當然要起早去教堂做禮拜。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件事都有它特定的軌則,地球有地球的軌則、國家有國家的軌則、公司有公司的軌則、家庭有家庭的軌則、乃至朋友之間、夫妻之間、兄弟之間……,甚至我們所信仰的宗教,也有他存在的個別法則在其中。就像天主教徒、基督教徒,12月25日這天,教徒們為慶祝聖人的誕生紀念日,慣性的到教會去禮拜、去禱告,但如果信仰其他宗教,就好像信仰佛教徒的我們來說,就不會知道今天應該上教堂做禮拜,因為在我們的宗教節慶中沒有這樣的軌則,甚至佛香講堂今天就聚集了數百人,在這裡求受八關齋戒,對於耶誕的氣氛,完全被齋戒的淨行所掩蓋。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涅槃前,弟子阿難代表大眾問佛陀:「您住在世間的時候,我們依靠您做老師,您涅槃以後,我們要依靠誰為老師呢?」佛陀便對大家說:「我涅槃後大家要依戒為師。」

    這裡所講的戒,簡單的來說,便是一種軌則,而這個軌則與平常我們所接觸的生活環境,如國家的法律、交通的規則,或者學校的校規等等,最大的不同在於,法律等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則是屬於自律,所謂的他律,則是因應大環境的需要而設,比方在交通上,如果大家不遵守交通規則,當遇到紅燈時止步,綠燈時通行,則交通無法安全,人身便會遭受危險;而自律的部分,則是因應個人的能力及理想所趨,比方佛教徒希望自己在行為的約束上,能夠比現在更規律,讓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能趨向美好,藉此可以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達到解脫輪迴之苦,進而依自己的能力不同,求受五戒、菩薩戒、八關齋戒,乃至有人以佛教做為終身依歸,出家求受沙彌(尼)戒、比丘(尼)戒等等;所以世間的法律等,強調的是犯罪後的制裁,這些只能規範人外在的行為偏差,可以說是治標不能治本,而佛教的部分則強調,心是犯罪的根源,所以唯有從心來軌範,進而清淨身口意三業,才是根本之道。

    生活的軌則,如果以道路來譬喻,人就如行駛在道路上的車子,如果不依著道路指標前進,便無法到達目的地,只是大家的目的地不同,所以軌範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但追求真善美的心應該都是相同的,所以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彼此之間的生活軌則(他律),再自我的言行上慎行(自律),則相信彼此之間必能和樂而圓滿。

    (作者為佛光山內地與港澳地區總主持)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