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引用回覆文章

主題標題: 瑞士銀行瞞稅代碼曝光﹕ 1隻天鵝等於100萬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瑞士銀行瞞稅代碼曝光﹕ 1隻天鵝等於100萬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本有正念 發表於: 2009/02/21 04:35pm
    在想,究竟這情況是否文曲化忌的效果呢?

    或是跟巽卦之隱藏有關?
     
    德吉千瀚 發表於: 2009/02/21 09:52am
    <b>法律有別 美瑞各執一詞</b><BR>
    (明報)2月21日 星期六 05:05<BR><BR>

    ■ <b>美國以什麼理據要求瑞銀披露客戶名單?</b><BR><BR>

    根據美國稅務法,美國公民在海外銀行的戶口若超過1萬美元便要申報。國稅局除了能簽發指定傳票外,在未能掌握納稅人身分時,可簽發「佚名傳票」(John Doe Summons)來鎖定調查對象。例如,國稅局可向銀行發傳票,要求提供某類帳戶名單。 邁阿密一名法官去年便按國稅局要求,發出「佚名傳票」,要求瑞銀交出隱瞞戶口的美國納稅人名單。<BR><BR><BR>


    ■ <b>瑞銀有什麼理據拒絕披露名單?</b><BR><BR>

    今次案件彰顯瑞士與美國對逃稅定義的區別。人們若想少交稅,一般會以避稅(tax avoidance)及逃稅(tax evasion)為手段。本港大律師陸偉雄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避稅及逃稅的分野其實十分狹窄。兩者表面行為相同,但是否詐騙要視乎意圖,很多時不容易分辨。
    <BR><BR>

    簡單而言,避稅是指以合法途徑來減少交稅,如成立信託基金或改國籍等。虛報支出則屬逃稅。逃稅在本港及多數國家屬刑事罪行。但在瑞士、奧地利及列支敦士登等地,它卻只屬民事罪行。瑞士等國還進一步區分逃稅與稅務詐騙(tax fraud),據瑞士傳媒報道,兩者分野在於涉案者是否在官方文件說謊(若有則屬詐騙)。瑞銀接受和解時只供出約300客戶資料,理據便是其他人未有詐騙嫌疑。<BR><BR><BR>


    ■ <b>瑞銀又為何接受和解?</b><BR><BR>

    瑞銀在瑞士本土的業務不受美國司法管轄,但瑞銀在美國的分支卻受美國司法管轄,而瑞銀在美國資產佔其總資產近一半,瑞士金融監管當局直言,美國窮追猛打令瑞銀陷入「存亡緊急關頭」,只有接受和解。但和解未能避開美國當局的窮追猛打,令瑞銀面臨保住美國業務與廢棄保密政策的兩難局面。<BR><BR><BR>

    資料來源﹕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0/4/ask5.html


     
    德吉千瀚 發表於: 2009/02/21 09:48am
    報導時間<BR>
    香港時間 2009年 2月21日 星期六 05:05<BR><BR>

    事件性質<BR>
    <BR>瑞銀保密制度陷危機<BR><BR>

    事件內容<BR>
    <b>瞞稅代碼曝光 1隻天鵝等於100萬</b><BR>
    (明報)2月21日 星期六 05:05<BR><BR>


    【明報專訊】根據美國    國稅局調查人員呈交的法庭文件,瑞銀多年來以不同手段,秘密為富有客戶隱瞞資產及海外證券交易。而瑞銀亦一直承認此舉會引致美國當局介入調查,便有可能導致它喪失美國銀行    牌照。

    在去年的一封電郵中,一名瑞銀客戶顧問還使用一連串代碼與美國客戶溝通,以圖掩飾他們在海外的證券交易。代碼如下﹕10萬為「C」,25萬為「一粒果仁」,100萬則為「一隻天鵝」;顏色則代表貨幣,歐元為橙色、美元    為綠色、英鎊為藍色。例如,若電郵客人要2.5粒橙色果仁及2.05粒綠色果仁,實際意思便是購買62.5萬歐元及51.25萬美元。

    顧問赴美公幹 過關佯稱旅遊

    法庭文件聲稱,瑞銀自知其經營手法會引起華府監管機構調查,故此,它利用一個叫「風險委員會」的小組就銀行各項活動的風險作出評估及提出建議。另外,瑞銀也提醒客戶顧問到美國公幹時保持謹慎,例如建議他們在過關時報稱「到美國是為旅遊而非公幹」,入境後經常轉換酒店。

    設數百掛名公司助瞞資產

    文件顯示,瑞銀經常將客戶轉介予瑞士    和其他地區的律師和會計師,以為他們建立新戶口。在2004的備忘錄中就顯示了瑞銀成立了數百個海外掛名公司,協助客人隱瞞資產。《紐約    時報》引述一名瑞銀客戶稱,瑞銀會為富有客戶提供電子儀器,以讓他們登入戶口並秘密轉移資產,密碼在每次登入後都會改變。<BR><BR>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0/4/ask6.html <BR><BR>

    ------------------------------------------------------------------<BR>

    事件內容<BR>
    <b>美再興訟 逼瑞銀爆5萬逃稅戶</b><BR>
    (明報) 2月21日 星期六 05:05<BR><BR>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對承認協助美國納稅人逃稅的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窮追猛打。瑞銀周三同意繳付逾60億港元罰款及交出逾300個客戶資料,但美國當局認為瑞銀披露的客戶資料數量過少,周四再次起訴瑞銀,要求後者披露多達5.2萬名美國客戶帳戶資料,瑞銀以銀行秘密條款為由,拒絕就範,矢言抗辯到底。風波鬧大令市場憂慮瑞銀前景,股價應聲急挫逾10%。

    美國司法部周四向邁阿密聯邦法庭提交起訴書,指涉嫌逃稅的瑞銀美國客戶多達5.2萬個。這些戶口中,逾3.2萬個持有現金,逾2萬個存有有價證券,涉嫌逃稅者都沒向國稅局匯報這些戶口的收入,涉及資產數年前曾達148億美元    。

    以美國經濟危機作「追數」理據

    起訴書指出,瑞銀要求涉嫌逃稅的美國客戶簽署一式一樣的聲明,發誓聲稱不知道他們在瑞銀開戶會牴觸法律,並指瑞銀部分職員會以代碼跟有關客戶溝通。起訴書還以美國現時經濟危機作「追數」理據,司法部稅務部門代理主管迪西科說﹕「在數百萬名美國國民失去工作、家園及醫療保障之時,卻有逾5萬名富豪積極逃避履行繳稅的公民與法律責任,令人震驚。」

    對於美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瑞銀表示,它必須遵守瑞士的銀行保密法,拒絕提供這些客戶帳戶資料。瑞銀發表聲明稱,已預計會出現這一訴訟,並稱「瑞銀有足夠辯護理據,會抗爭到底」。

    美國政府原本指控瑞銀幫助約1.7萬美國人向美國國稅局隱瞞銀行帳戶,瑞銀周三承認協助美國客戶瞞稅,並向華府提交了約323名可疑客戶的資料,包括客戶名稱與戶口號碼。

    瑞士聯邦主席默茨(Hans-Rudolf Merz)稱,有關名單的人物牽涉稅務詐騙,屬違法行為,不受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保障。他強調,瑞銀的做法不會影響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將繼續保障客戶私隱」。他還澄清,交出客戶資料不是瑞士政府的決定,而是瑞士金管局與瑞銀達成的共識。

    稅務專家﹕好戲在後頭

    外界本希望和解協議可令針對瑞銀的逃稅官司暫告一段落。但事隔一日,美國又再興訟,涉及名單人數更增加了近兩倍。華盛頓    稅務律師克拉克說﹕「這顯示一場大戰將會來臨。」

    紐約大學學者史密斯表示,若瑞銀敗訴,將會對瑞士的銀行體制及其他銀行造成很大打擊,「若你能就此得到5.2萬名客戶的資料,已不是因有犯罪證據,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將蕩然無存。若歐盟效法華府,瑞士的銀行保密法將會完結」。

    彭博通訊社/紐約時報/新華社/華爾街日報

    <BR><BR>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0/4/ask4.html<BR><BR>
    ------------------------------------------------------------------<BR>
    事件內容<BR>
    <b>瑞士傳媒轟政府向美國「投降」</b><BR>
    (明報)2月21日 星期六 05:05<BR><BR>

    【明報專訊】對於華府再次要求瑞銀提交涉嫌逃稅的美國 客戶資料,瑞士    傳媒及專家都痛斥華府弄垮瑞士的銀行保密法,並指摘瑞士政府向美國「投降」。

    華府被斥弄垮保密法

    有專家認為,和解協議衝擊了瑞士多年的銀行保密法,並打擊了總值逾7萬億美元    的瑞士離岸銀行業務。瑞士報章《晨報》形容,瑞士的銀行保護法正面臨「死亡威脅」;另一報章《蘇黎世市區及城郊指南日報》則以「銀行保密法仍只是神話」為標題,並刊登了兩幅漫畫,其中一幅畫了一個象徵銀行保密法的保險箱,被寫上「美國司法部」的子彈刺穿;另一幅則畫有一支寫上「美國國稅局」的大型火箭,全速前進向瑞銀主席庫勒爾(Peter Kurer)衝去,庫勒爾當時在說﹕「瑞銀不再是目標。」

    路透社/法新社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0/4/ask7.html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