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引用回覆文章

主題標題: 外交小百科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外交小百科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德吉千瀚 發表於: 2009/03/03 10:0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德吉千瀚在 2009/03/03 10:21pm 第 2 次編輯]


    刊登日期<BR>
    香港時間 2009年 2月27日 星期五 05:10
    <BR><BR>

    內容<BR>
    <b>外交百科﹕外交禮儀細節為大</b><BR><BR>

    【明報專訊】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處處顯示着對友好邦交國的尊重。國家領導人的互訪,除了言辭上要注意外,一般衣食住行也要特別照顧,令對方感到賓至如歸。這些道理看似容易,其實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就讓我們一同學習禮賓知識吧﹗
    <BR><BR>

    <b>衣.打扮禮儀男女有別</b>

    【明報專訊】參加隆重場合如﹕國家慶典儀式、國宴、國家最高領導人接見、國王登基、國家元首任職、國家領導人元旦團拜、大使遞交國書、授勳等等,應穿著嚴肅大方的禮服,男士可穿深色中山裝或西裝,女士可穿套裝或單色連身長裙。參與迎送儀式亦應穿著禮服,若參加葬禮和弔唁活動,顏色最好以深色為主,女士襯衣宜為白色或暗色,不用花手帕、不抹口紅、不戴裝飾品。

    參加一般活動時,進入室內場所均應摘帽、脫掉大衣等,放在衣帽間。不過,摘帽禮儀男女有別,男士於任何時候在室內都不應戴帽、手套;女士的帽被視作服裝的一部分,可以在室內穿戴。另外,在室內一般不應戴墨鏡,即使在室外,遇上隆重儀式或迎送等禮節式場合也不應戴。若因為眼疾而需戴墨鏡,應向客人或主人說明,或在握手、說話時將眼鏡摘下,離開時再戴上。

    ■考考你1

    出席晚上7時舉辦的正式外交宴會,男士最不適宜穿著以下哪種服裝?

    A. 藏藍色中山裝

    B. 深咖啡色單排扣西服

    C. 淺黃色雙排扣西服

    D. 黑色雙排扣西服

    <BR><BR>

    <b>食.宴會照顧各國風俗</b><BR>

    【明報專訊】不同國家的宴請都有不同國家或民族的特點。通用宴請一般會按對象、經費等因素而辦宴會、招待會、茶會、工作進餐等接待。宴會是最常採用的,分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庭宴會等;招待會主要分為自助形式的冷餐會及雞尾酒會;茶會主要安排在下午茶時段,用陶瓷器具奉上咖啡、茶、點心小吃等;工作進餐就按時段分早、午、晚餐,屬非正式宴請,主要是在緊迫的時間內邊吃邊談。以下是一般宴會的細節﹕

    宴請前,要在邀請函列好活動的時間、地點、邀請人數、服裝要求等細節,會前應核實出席人數,以及來賓的飲食習慣,留意不同國家的宗教及風俗,例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齋戒月的進食時間等;印度    教徒不吃牛;某些阿拉伯國家用右手握手及遞食物;天主教徒逢13日的「黑色星期五」不愛宴會等。餐具方面亦要考慮來賓的習俗,如宴請西方人吃中餐,可配備中西餐具,甚至「中餐西吃」亦可。

    進餐時,應保持餐桌禮儀,切記不要盛過多飯菜,吃不夠的話,等待侍應生送上時再取。若有不想吃的東西,在侍應生或主人分菜時,不應拒絕,應取小量放在碟上,並報以笑容。吃東西要斯文,閉嘴咀嚼,不要發出聲音,過熱的東西便等冷一點再吃,不要用口吹來降溫。吃到骨頭應用餐巾掩着,輕聲吐在叉或筷子上,再放在碟上。用完的刀叉、吃剩的東西、用過的牙籤都應放在碟上。還有,席間應主動與在座不同人士談話,特別是鄰座的人,但口中有食物時切勿交談﹗

    ■考考你2

    宴會前要按來賓的地位安排座位,再把寫上名銜及名字的座位卡放好。你知道國際上通行的主、客排位是怎樣安排嗎?


    <b>住.御用釣魚台國賓館</b><BR>

    【明報專訊】訪問中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一般會入住具800多年歷史、共有17棟接待樓的北京    釣魚台    國賓館。賓館內有多棟別墅,較著名的18號別墅,共有25間總統套房、客房等,一般只招待國家元首;另一座較有名的是12號別墅,共有17間總統套房、客房等,主要招待次級國家元首,不過亦曾招待美國    前總統列根等元首,據說英國    前首相戴卓爾夫人鍾愛12號別墅,卸任後訪京亦要求入住呢。

    到訪別人的地方,當然要拜訪一下主人家,規矩更是少不得。拜訪時間一般安排在上午10時或下午4時左右。如果因急事或事先並無約定,但又需前往時,則應盡量避免在深夜打擾對方;若萬不得已要在休息時間約見對方,見到對方後應先致歉,並說明原因,這種情况下,談話盡量不要過長,如所需時間較長,則要在主人邀請之下方可入座。拜訪時,對主人家中的人都應問候,如有小孩在場,應主動與孩子握手、親抱表示喜歡。若對方家中有貓狗,訪客不應表現出害怕或討厭。

    ■考考你3

    以下哪條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第一禮俗」?

    A. 女士優先

    B. 遵守時間

    C. 尊重隱私

    D. 入鄉隨俗



    <BR><BR>
    <b>行.禮炮迎元首 接機看身分</b><BR>

    【明報專訊】迎接或送行一般根據來賓的身分或目的來界定,負責迎送的代表,身分地位要與來賓相當。例如2009年1月底溫家寶總理訪英,雖然英國首相白高敦未有到機場迎接,英國仍安排前副首相普雷斯考特以白高敦特別代表身分在希斯魯機場恭迎溫家寶,現場當然少不了紅地氈及儀仗隊!

    鳴放禮炮方面,據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三秘馮春表示,接待國家元首會放21響,政府首腦則鳴放19響。而北京鳴放禮炮只會安排在4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地點是東門外廣場,且有室外接待儀式才會鳴放。若天氣欠佳,儀式就改在室內,並取消鳴炮。

    至於機場往來客人入住地方的交通工具,一般用防彈房車為禮車。過往車頭會分別懸掛本國及來訪國家共兩面國旗,近年則只插來訪國家的國旗。座位安排方面,右為尊,客人坐在右邊。客人抵達住處後,會先讓他們稍作休息或安頓,才安排接待宴會。

    ■考考你4

    以下哪種外交官有特權在乘坐的汽車上懸掛國旗?

    A. 三等秘書

    B. 大使

    C. 一等秘書

    D. 參贊

    <BR><BR><BR>
    ■<b>考考你答案</b><BR>

    1. C

    2. 以右為尊,把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側

    3. A

    4. B

    <BR><BR>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6/4/aw1h.html<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6/4/aw1i.html<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6/4/aw1k.html<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6/4/aw1l.html
    <BR><BR><BR>



    內容<BR>
    <b>知多點﹕香港無外交權</b><BR>
    (明報)2月27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原則上,香港本身沒有「外交」的權力,只有「對外事務」。因此,中國外交部在香港設有特派員公署,負責與香港有關的外交事宜。至於統籌及接待外國外交人員的訪港活動,則由禮賓處負責。禮賓處亦代表特區政府    ,為各國在香港設立的外交代表機構如領事館,提供東道政府服務。附帶一提,本地授勳及嘉獎制度亦由禮賓處管理,該處共有16名職員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6/4/aw1m.html
    <BR><BR><BR>

    內容<BR>
    <b>60年外交掠影﹕周恩來對外 毛澤東對內</b><BR>
    (明報)2月27日 星期五 05:10<BR><BR>
    【明報專訊】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早期外交主要對象是蘇聯,稍後是朝鮮、越南、羅馬尼亞、瑞典、印度等國的共產黨代表來訪,大多由國家主席毛澤東、外交部長周恩來    等在機場迎接及設宴款待。
    <BR><BR>
    按來訪國習俗接待

    1950年代的中國外交,對外多由外交部長周恩來訪問各國,對內則由國家主席毛澤東接待來賓及出席各國駐華大使的邀請。毛澤東有時亦會按來訪國家的習俗接待來賓,例如柬埔寨    親王訪華,毛澤東接受柬埔寨王國授予的柬埔寨最高勳章;尼泊爾首相伉儷來訪,毛則合十回禮。

    特別一提,當時中國接待到訪來賓的活動已十分豐富,例如安排小孩向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獻花,讓荷蘭共產黨代表參觀農業展覽會,在濟南    列車上宴請巴西    共產黨總書記,古巴、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共產黨代表團獲安排與武漢大學學生交流,委內瑞拉及厄瓜多爾代表團獲邀到天安門    城樓上參觀等。<BR><BR>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6/4/aw1n.html
    <BR><BR><BR>



    內容<BR>
    <b>中外對碰﹕周恩來尼克遜 「平等」碰杯</b><BR>
    (明報)2月27日 星期五 05:10<BR><BR>

    【明報專訊】1972年2月,中美斷絕外交20多年後,時任美國    總統尼克遜來訪中國,被視為破冰之旅。有說,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給外交部定下的接待方針為「不冷不熱,不卑不亢,待之有禮,不強加於人」,就連在宴席上碰杯這一點,亦體驗了這一方針。

    與其他國家的領導人碰杯時,周恩來一般會以自己酒杯的上沿碰對方的杯身,以示敬意。但在向尼克遜敬酒時,周恩來特意以酒杯的杯沿,與尼克遜的杯沿相碰,以示「平等」及「不卑不亢」。
    <BR><BR>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26/4/aw1o.html
    <BR><BR><BR>


    內容<BR>
    <b>經典對白﹕</b><BR><BR>

    【明報專訊】“「你能保證我這new face不變成bloody face嗎?」—中國前總理朱鎔基”

    1999年中美關係陷於低谷,當時北約空襲中國的友好國—南斯拉夫。同時,中國在加入世貿的談判上雖然讓步,但美國仍提案譴責中國的人權紀錄。時任中國總理朱鎔基推遲訪美日期的傳聞甚囂塵上。

    同年4月,朱鎔基出訪美國,更妙語連珠盡顯幽默的一面!朱鎔基在一個由洛杉磯華僑舉辦的歡迎晚宴上,表示曾向美國駐華大使表示擔心美國的反華情緒﹕「你能保證我這new face(朱鎔基於1998年3月才上任)不變成bloody face嗎? 」在同一次出訪,朱在白宮總統大廳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被問到有關中國人權問題時說﹕「中國的孟子說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講人權比法國的盧梭、美國的『人權宣言』要早得多了。」

    <BR><BR>

    資料來源<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212/4/ano9.html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