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提供會員交流電腦知識及應用之場所
緣生術數研究社【潮流特區】電子資訊版 → 引用回覆文章

主題標題: [轉貼] Facebook、Twitter、Plurk 微網誌4大禁忌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 Facebook、Twitter、Plurk 微網誌4大禁忌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德吉千瀚 發表於: 2009/09/11 08:47pm

    <b>
    Facebook麻煩友12宗罪


    </b>

    <BR>



    【明報專訊】社交網站Facebook是不錯的溝通工具,但亦可以把你弄得不勝其煩。有人會排山倒海的更新近况,有人會未經人家批准便把對方的相片放上Facebook,或不停發出邀請。美國CNN便列出12種最討厭的Facebook朋友。


    ■不停報告行蹤的悶蛋

    有些人無時無刻更新近况﹕「我起床了」、「工作很悶」、「塞車中」。也許你有幾百位朋友,但不是人人都想知道你在等巴士。


    ■自我宣傳的傢伙

    每個更新都是你的網誌文章、你朗讀詩歌或什麼表演,你在人家眼中只是個自我中心的吹牛鬼。


    ■朋友王

    Facebook用戶平均有120個朋友,社交活躍的可能有300至400個。但1000個「朋友」?除非你是佐治古尼或剛贏了彩票,沒有人會有這麼多朋友。那不過是「扮口野」裝作交遊廣闊。


    ■傳聲筒

    「米高積遜死了!!」多得社交網絡,我們不再從電視或新聞網站聽到第一手消息,很多人一在網上看到什麼便貼出來,也會散播很多假消息。


    ■私人資訊氾濫者

    「Brad正在去買藥膏醫痔瘡」。這些人沒有私隱及禮節觀念,喜歡跟大家分享性生活及身體狀况。


    ■「文盲」

    人人都知道網上世界的文法規則不一樣,但經常錯字連篇只會令你像傻瓜。


    ■博同情者

    「Barbara今天很悲傷」。自傷自憐引人上釣,甚少是真有壞消息,大多數都只是想引人注意,希望得到關心留言。


    ■偷窺者

    這些人可能太懶或太小心,總是不更新自己的狀况或給你留言。但當你碰到他們時,他們卻可能會提及你在Facebook的一舉一動,原來他們一直悄悄監視你。


    ■牢騷王

    這些人滿肚牢騷,天天投訴遇到不平事。


    ■狗仔隊

    你發現有人未問准你,便上載你上周開派對的照片,而你甚至從來沒有見過那張相片﹗你實在不想人家看見你喝得爛醉如泥的樣子。


    ■更新近况玩神秘

    「如非現在,何時?」「你等著瞧……」不要自以為神秘,你只是發神經。


    ■慣性邀請

    有人愛發出大量聯署邀請、遊戲邀請,有時他們會告訴你「關於我的25件事」,又想知道「你是哪位美國總統?」大家也許明白你一片好意,但請停止。別人未必想知道自己性格似哪位總統。我們不能只是朋友嗎?

    有線新聞網絡





    <b>
    文章資料來源:</b>
    <BR>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821/4/dtuf.html
    <BR><BR>


    <b>
    文章刊登日期:</b>
    <BR>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05:05



    <BR><BR>

     
    fred 發表於: 2009/09/09 06:59pm
    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Plurk(噗浪)是微網誌。

    什麼是微型網誌?繼BBS、部落格,MSN等即時通訊軟體之後,當前在網路世界最火紅的「微型網誌」不只年輕網民愛用,更成為企業行銷新利器。

    微網誌從三年前於美國誕生的Twitter(推特)開始盛行,有別於一般部落格(網誌)長篇圖文型式,微網誌強調快速即時、字數限定在一百多字以內,短短的一句話也能引發網友互動討論,讓使用者可以拓展交友圈、快速交流資訊與分享心情,國內外最紅的微網誌還包括Facebook(臉書)、 Plurk(噗浪)等。

    經營網路社群媒體就是在經營人際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玩微網誌不能只看到好處,裡面還潛藏許多經營的風險必須克服。

    1 、強勢回應的風險

    首先是,企業回應網友意見時,要先學會尊重。

    微網誌的傳播速度,幾乎是零時差,短時間網路可能集結大量的網友聲援,「你必須要二十四小時都要有人掛在網上即時回應,要理性溫和處理客戶的反應,」凱絡媒體數位行銷協理朱怡靜分析。

    近期就發生了一件網路鄉民,幾乎搞倒一家餐廳的案例。

    一位部落格版主在桃園某家餐廳用餐後,在自己部落格上發表了菜不好吃的文章。店家發現後,強力要求這位網友撤掉這篇文章。

    部落格版主撤掉文章的動作,被許多網友發現,立即在網路大聲撻伐。一位熟悉商標法的網友,更發現到這家餐廳有很多「Hello Kitty」的裝飾,請來三麗鷗台灣子公司調查侵權。

    2 、輕鬆「聊天」的風險

    雖然,微網誌的風格,就是輕鬆地即時抒發自己的當下心情。但店家在經營微網誌的時候,發言要小心不要陷入政治色彩的評論,造成網友選邊站。
    最近,有一位女性用品的網路賣家,看到政府在八八水災的救災不力,發表了一篇批評政府的短文,馬上就讓自己的網路人氣陡降一半。

    3 、工讀生代工的危機

    網路社群媒體的議題性高,容易聚集死忠的粉絲,這群粉絲對公司與產品的了解,甚至比行銷人員還要熟悉。

    但也因為這樣的特性,企業在跨入微網誌行銷時,「必須找最熟悉品牌的專人維護,不能外包給廣告公司,或找幾個工讀生來負責,」港商雅虎資訊台灣分公司媒體業務事業群總經理陳建銘說。

    有些企業經營的微網誌,會找一群工讀生來大量發文,內容方向並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反而容易造成網友反彈,覺得這家企業很沒誠意,造成反效果。

    4、「休息一天」的危機

    微網誌熱潮,來得急,去得更快。很多人跟隨潮流,開了微網誌帳號後,卻後繼無力去維持微網誌的熱度。「你只要一天沒有動作,馬上人氣就掉下來,」柏睿數位整合服務公司副總經理羅韋翰提出警告,一旦建立社群,就不能想要「休假一天」。

    擁有三百萬台灣國中小學生會員的「優學網」,普富科技執行長鄭子昱透露,之前協助偶像團體棒棒堂在優學網設部落格,短短兩週,就有五千多名會員加入,三千張演唱會的門票,也一個下午就賣光光。但是,「他們的行銷團隊疏於經營,最後卻乏人問津。」

    延伸閱讀:專訪噗浪創辦人雲惟彬 不要怕失敗,它是未來的養分

    文/許瓊文(2009年8月 Cheers 雜誌)

    去年上線的Plurk(噗浪),在不到1年的時間,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微網誌。

    這個熱門網誌的3位創辦人,平均年齡只有27歲,花1年時間的討論,設立了Plurk,沒有固定的辦公室,員工來自於世界各地,打破了許多辦公室的疆界,真正實踐了網路創業的精神。

    你今天「噗」了嗎?

    別以為這句話很無厘頭,它的意思是:你今天上「噗浪」(Plurk)發言了嗎?

    就像一股炫風,半年間,來自加拿大的微網誌服務Plurk,吸引台灣超過30萬網友使用。它的介面簡單、符合直覺。順著時間軸不斷向前捲,就可以看到跟「噗友」們的對話記錄。這股風潮不但在年輕人中延燒,最近連民進黨中「四大天王」呂秀蓮、蘇貞昌、游錫堃、謝長廷都開設噗浪網誌,一起「追噗」。

    1982 年出生,馬來西亞華裔的Alvin雲惟彬,和加拿大人Kan、丹麥人Amir,3人聯合創辦了Plurk。當時他放棄美國網站設計師的高薪工作,選擇一條只有1%成功機會的網路創業。「既然風險可以承擔,就放手去做,30歲前如果發現不可行,大不了再回去工作,」雲惟彬有著屬於年輕創業家的膽識。

    不需見面、更不用辦公室

    他在做網站設計時,認識在加拿大的Kan,小雲惟彬1歲的Kan,是個年輕的投資家;Kan提出創立Plurk的想法,由Kan出資,雲惟彬負責網站設計,而Amir則負責程式設計。

    有趣的是,3人各自在不同的國家,雲惟彬與Amir甚至沒有見過面,所有溝通、討論完全透過email、MSN,當然還有自家產品Plurk。

    招募其他人加入團隊時也是如此。「這一行表現好不好,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我們會先看對方做過的案子,如果合適,再丟功課,做得好就錄用,做不好就掰掰,很簡單,」雲惟彬說。

    Plurk在2007年11月開始上線,目前包含3位創辦人在內,共有9名員工,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沒有固定辦公室,不同國籍;只有固定時間,透過視訊、email、Plurk聯絡。

    「我們討論任何事,都透過網路,所有email每個人都收得到,自己的工作內容都會主動報告,」雲惟彬說,包括他現在每天接受誰的採訪,也都會寫email告訴大家。

    自由的工作型態,不僅需要志同道合,更要能夠自律的人一起參與。

    不在乎錢,只想做有影響力的事

    「我們不在乎能不能賺大錢,而是希望在人生中,能做些有影響力的事。如果為了賺錢,早就可以把網站賣掉,」雲惟彬說。不少厭倦在大公司工作的工程師,願意以較低的薪資進入Plurk,就是因為現在加入,視野全然不同,是難得的創業經驗。

    因為Plurk在台灣太紅了,原本預定停留1個月的雲惟彬,一待已是4個月,雲惟彬發現,台灣在創業的思維上,與西方國家很不相同。他說:「每個人都問我,為什麼這麼大膽,不怕失敗?」

    「我認為失敗是很好的經驗,更是履歷表上很好的加分經歷,失敗在美國,是被鼓勵的;但是,在台灣,失敗被看成負面,所以很多人不敢承認。」雲惟彬希望給台灣年輕人新的思考方式。

    雖然Plurk目前還在摸索獲利與營運模式,但它掀起的話題、引起的共鳴,已帶給這幾個大男孩很大的鼓勵。「不要怕失敗,它是未來的養分。」的確,正因為這樣的想法,才有了Plurk!

    轉貼自: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8714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