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歷史的演繹,時間的流逝,我國文化及珍貴典籍的介紹
緣生術數研究社【國學普及版】中國文化介紹 → 引用回覆文章

主題標題: [轉貼]〈世界視線:「文革」爆發四十周年〉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允許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轉貼]〈世界視線:「文革」爆發四十周年〉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鵲踏枝 發表於: 2006/05/23 09:38am
    世界視線:「文革」爆發四十周年
    23/05/2006

    紅色寶書 

    文革時期的紅色經典《毛語錄》,成為毛澤東思想象徵,風靡全國。當時大陸人口接近八億,幾乎人手一本。人們舉高該本小紅書邊揮動邊喊革命口號,助大聲威。特別是喊《毛主席萬歲》,語錄更要高舉頻揮,個人崇拜達到頂點。

    《毛語錄》是林彪的傑作。他在一九五九年彭德懷被打倒之後當上國防部長,很會揣摩毛澤東的心意,從彭德懷的失敗吸取 訓,以免重蹈覆轍,為自己日後奪權鋪路。

    最初,林彪為了解毛澤東的心理狀態而深入研究《毛澤東選集》,看到一些精句頓有所悟,指示《解放軍報》負責人編撰一本《毛主席語錄》。這項任務由該報資料室負責,一九六四年一月出了徵求意見版本,大部分內容是從《毛選》節錄下來,雖有點斷章取義,但反應良好。

    一九六四年五月,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修訂《毛語錄》再版,在部隊內部發行,內容調整為卅三個專題,語錄由原來二百條增至四二七條。六六年五月「文革」爆發後大量印刷,由中宣部批准公開發行。《毛語錄》從此成為《紅寶書》。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首次檢閱百萬紅衛兵,林彪帶頭舉起《毛語錄》呼喊革命口號。紅衛兵亦舉書揮動回應,場面壯觀。此後,揮動《毛語錄》和集體背誦語錄,幾乎就成為「文革」中一種儀式,是又紅又專,忠於毛澤東的象徵。

    西方有出版家說,《毛語錄》是世界歷史上印量僅次於聖經的出版物。聖經歷史久遠,《毛語錄》僅在文革十年之間創出紀錄。解放軍總政治部估計,共印了十億零五千五百多萬冊,包括漢文、八種少數民族文字和卅多種外文版。亦有研究人員說,國內外用五十多種文字出版《毛語錄》,總印數可能多達五十億冊。時至今日,即使台灣,去年竟有繁體字《毛語錄》問世。

    《毛語錄》也有哲理成分,例如在《戰爭與和平》一條提到:《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有歷史學者指毛氏講出來辦不到,因他一再搞流血政治。

    炮製《毛語錄》的林彪,一九七一年企圖暗殺毛澤東失敗,於九月十三日凌晨與妻兒等人叛逃,飛機在蒙古共和國溫都爾汗上空失事,機毀人亡。毛澤東在七六年九月九日病逝。《四人幫》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亦於十月六日被擒,十年動亂隨之結束。(完)

    •李集慧•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國際版》
    --------------------------------------------------------------------------
    「紅寶書」那麼「神聖不可侵犯」,要是我,一定把它東一本、西一本,放滿整間房子——當作神符;還有,可以把它鋪在各種藝術品上,紅衛兵看到必然肅然起敬,不敢搗毀藝術品和文物~
     
    鵲踏枝 發表於: 2006/05/22 10:35am
    補充一下:

    〈文革大浩劫焚寶錄〉 

    一九六六年文革『紅八月』的烈火吞噬了無數珍貴文物,所以,文學家阿英說:『過去帝國主義劫奪我們的文物,我曾痛心疾首,夢想有朝一日全收回來。現在我倒想通了,如果讓這些不肖子孫毀滅了,倒不如讓外國人保存起來,總不至于毀滅,還能留存在人間。』

    一九六六年春天文革正式發動的前夕,『破四舊』的火在中國大地燒起來。譬如山西省會太原,中共派去一位市委書記。第一把火就是『破四舊』。太原歷史悠久,全市有一百九十處廟宇古跡。這位書記宣布,僅十幾處可保留,其餘通通毀掉。他一聲令下,一百多處古跡就在一天之內全部毀了。山西省博物館的高館長聞訊趕到芳林寺,衹撿回一包泥塑人頭。『晉祠』屬國務院文物保護單位,市委書記不好下令砸,衹能拿祠里的牌匾和塑像開刀。作家慕湘聞訊和副省長鄭林急忙趕到晉祠,衹從廚房柴薪堆里救出來一座明代木雕神像(流經山西的主要河流汾水之神)。 

    一九六六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首次接見百萬紅衛兵,驚天動地的砸爛舊世界的行動是第二天清晨開始的。一切外來的和古代的文化,都是『封資修』,要掃進歷史垃圾堆。 

    慘過八國聯軍洗劫北京 

    一九○○年八國聯軍洗劫頤和園時,曾槍擊萬壽山頂的那千尊琉璃佛像取樂,游人行至山頂,見到那些缺鼻子少眼、五官不全的佛像,無不痛惜萬分。而今北京的紅衛兵小將前去革命,似乎是為了替八國聯軍完成未竟的任務。凡是在戰火中幸存未毀而他們又夠得著的佛像,幾乎沒有一個幸免。 

    當年英、法侵略軍焚毀圓明園是為了洗滅其搶劫中華國寶的罪證。八國聯軍的兵痞槍擊萬壽山琉璃佛像純為取樂,并不存心毀滅中華文化。而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紅衛兵則有著崇高的革命理想,要鏟除『舊文化』,園內佛香閣中的大佛塑像就這樣被摧毀了。 

    頤和園內的三百米長廊及無數亭台樓閣,幾乎每一個雕梁畫棟都有精細的畫,不是人物、故事,就是山水、花草、蟲鳥。北京體院的紅衛兵在頤和園內仔細搜索,凡是畫了人物的,一律用白漆涂刷覆蓋,僅留下花草不予革命。『紅八月』過後,筆者到頤和園試圖尋找幸存的人物畫,發現一個都不少地被涂毀,連昆明湖西邊游人鮮至的亭台都不例外。 

    新疆吐魯番附近火焰山上的千佛洞的壁畫,曾被俄、英、德等貪焚商人盜割,賣到西方。但那運到國外的壁畫畢竟被博物館珍藏,並未毀掉。而中國人自己幹的『破四舊』卻重在一個『破』字:將剩下的壁畫中的人物的眼睛挖空,或乾脆將壁畫用黃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存心讓那些壁畫成為廢物。 

    龍凰獅子皆屬該砸的封資修 

    與封建的『封』字沾邊的東西以商店字號為多,北京前門外小飯館『都一處』,那門匾是微服出游的前清乾隆皇帝光顧後送的,卸下門匾,改個名,革命便成功。吉林省延吉縣龍井鎮,有一眼『龍井』。那塊寫著『龍井地名起源之井泉』的碑石被學生砸毀。河南安陽縣自明代完好保存至今的九龍壁,被砸成了一堵頹壁。 

    龍是『四舊』,凰也受累。浙江建德縣將商標上印有龍凰圖樣的大批商品焚燒。廣西南寧市邕江大橋的欄桿上有鳳凰浮雕,皆被砸毀。當年十月,毛澤東的表弟賀曉秋的兒子賀鳳生到北京向毛澤東告御狀,告訴他湖南農村怎樣砸『老祖宗積攢下來的古董』:『毀了好多值錢的東西。接新娘子的花轎砸爛了,凌波床也打爛了,龍鳳朝陽、百鳥朝鳳的圖案打爛了……』北京戲曲學校的學生,將京劇院抄出的龍袍戲衣、鳳冠、玉帶、朝靴等戲裝和各式道具集中到孔廟大院中,堆成一座大山,點起大火,燒紅了天。他們逼迫作家老舍、蕭軍、駱賓基、京劇名角荀慧生等二十多人圍著火堆跪成一圈,用皮帶、棍棒痛打這批『牛鬼蛇神』。 

    全國的獅子都遭了殃。大連星海公園一對漢白玉獅子被砸得腿斷身殘。瀋陽遼寧省博物館門前的一對彩陶獅子被砸爛。湖南寧鄉縣鄉間,橋頭多有石獅子為飾物。那些石獅子『在破四舊中絕大部分被毀』江西安遠縣宗祠,門前多立石獅,屋脊正中安放小石獅,門樓鑲嵌石雕門額。『紅衛兵掃四舊,視石刻為封、資、修的產物,肆意毀壞,今存甚少。』 

    山西運城博物館原是關帝廟。因運城是關羽的出生地,歷代修葺保養得特別完好。門前那對高達六米的石獅子可能是全國最大的。如今,那對獅子被砸得肢體斷裂,面目全非﹔母獅身上的五隻幼獅都砸成了碎石塊。 

    各地孔廟遭殃大小寶塔被炸 

    還在文革之前,『四舊』已屬被破之列。王陽明(1472-1528)在世時,曾委托江西崇義縣縣丞建了一所文廟。一五一八年建成後,屢經修建,成一組古建築群,占地闊二十九丈,長四十丈。王死後,後人為紀念他在文廟東側建的王文成公祠也已有了四百年的歷史。幾百年來,王陽明一直是當地人的驕傲。但他巡撫江南時鎮壓過福建、江西的農民起義,是為『反動派』,文廟和王文成公祠兩組建築包括王陽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前被當局平毀無遺。 

    安徽霍邸縣文廟,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龍、虎、獅、象、鰲等粉彩浮雕皆為精美的工藝美術品。『房飾浮雕在文化大革命中統被砸毀。』文革後省、縣撥款數萬修葺,『尚未完全復原。』山東萊陽文廟,『大成殿雕梁畫棟、飛檐斗拱,氣勢雄偉……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成殿被拆除。』全國四大孔廟之一的吉林市文廟,『破四舊』中嚴重受損,荒廢多年,文革後歷時五年方修復。 

    唐代高僧褒禪結蘆安徽含山縣花山,死後弟子改山名為褒禪山。宋王安石游覽此山,作《游褒禪山記》後,褒禪山遂名揚四海。因是『四舊』,褒禪山大小二塔被炸毀。 

    浙江三門縣文峰塔被炸毀:臨海縣城六座牌坊全部摧毀。山東萊陽縣文筆峰塔,文化大革命中毀沒。江西崇義縣文峰塔,《崇義縣志》形容為『高聳插天』,如今成『四舊』而被拆毀。湖南武岡縣有個斜塔由磚砌成,七級呈八面角錐狀,各級檐下均畫有精細的飛禽走獸、亭石樓閣、樹木花草,已有九百年歷史。不僅歷史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更古老,塔身傾斜度也大于比薩斜塔。紅衛兵祗用了一百公斤烈性炸葯,就一下子轟倒了它。 

    千年文化古跡被毀于一旦 

    因東晉書聖王羲之的不朽名篇《蘭亭集序》,紹興蘭亭成為文化人心中的聖地,也是國家重要的文化古跡。景仰者去蘭亭流連憑吊,一千六百年間從未斷絕。如今因王生時曾任右軍將軍,名列『帝王將相』,王墓被砸不說,蘭亭亦被殃及而毀壞。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經另一宋代大家蘇東坡手書,刻石立碑于安徽滁縣琅琊山腳當初歐陽修作文的醉翁亭,至今已近千年。前去革命的小將不僅將碑砸倒,還認真地將碑上的蘇氏字跡鑿去了近一半。醉翁亭旁堂內珍藏的歷代名家字畫更被搜劫一空,從此無人知其下落。 

    唐詩『漁陽鼙鼓動地來』中的『漁陽』即今河北薊縣,縣城中心鼓樓上的『古漁陽』匾被卸下焚燒。明代文學家、畫家兼書法家徐文長(徐渭)在浙江紹興的故居『青藤書屋』被砸。青藤砍去,『天池』用土填平,石欄則被砸碎。 

    一八九八年『戊戌變法』的主要人物唐有為在青島的墓被刨平後,在杭州三潭印月碑亭里保存的他撰寫的『如此園林,四洲游遍未曾見』的對聯也被砸爛。 

    清高宗乾隆下江南時,對無錫惠山寄暢園喜愛有加,命在清漪園仿建,即今頤和園內的諧趣園。園中乾隆手書『雨中游惠山園』碑被砸毀。山西絳縣華山腳下,始建于唐、元代重修的太陰寺的壁畫,『其繪畫藝術之高超可與永樂宮壁畫相媲美,可惜毀于十年內亂。』 

    上海寶山縣城內,宋抗金大將韓世忠駐節之參將署,雖已改為寶山小學,門前的『江南重鎮坊』卻還保留未破壞。文革時被拆除。 

    河南省延津縣城南街的明代牌坊,四柱三孔,高大庄嚴。殿閣式屋頂,脊上蹲獸造型生動。梁柱皮壁,浮雕花紋通體皆畫,或為飛天仙女、誦經立僧、演奏樂伎,或為鬧梅喜鵲、報曉晨雞、待露荷花。老百姓俗稱為花牌坊。這個被公認為『河朔諸縣石坊之冠』的牌坊,于一九六六年『毀于紅衛兵之手』。山東肥城縣,『破四舊』中『近千近文物丟失﹔十一處古墓、二十二處古建築、十處古遺址、三十多塊重要石刻遭到破壞。』 

    京劇《玉堂春》流傳幾百年『蘇三起解』也被唱了幾百年。當年關押蘇三的監獄是全國保存得最好的明代監獄。蘇三案情的檔案也一直保存著,按周恩來的說法,『解放洪洞縣時,蘇三的檔案還在呢!』是文革應予保護的文物。但紅衛兵反了:『一個婊子有甚麼可紀念的?拆!』雖然八十年代重新修復,卻已不是明代建築。 

    焚燒家族宗譜遍地焚書燒畫 

    家族宗譜也是『四舊』。湖北通城縣焚毀的十萬餘冊古書中,有一萬四千五百八十本是民間家族宗譜。京劇名演員梅蘭芳的祖先在太平天國年間避亂北上,定居北京已四代。一九五六年他曾率梅氏劇團到江蘇泰州演出並尋根,根据梅氏族人保存的族譜找到族人、拜了祖墳。而今那本梅氏家譜也被紅衛兵燒成了灰。上海外語學院教師劉小蕙是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劉半農的長女。抄家時,家中保藏的資料被扔出窗戶,在弄堂里燒了四五個小時,《劉氏家譜》就此永遠消失。 

    北京有十一萬四千多戶被抄家。全國被抄家的以數百萬計。抄家中毀壞的字畫、書刊、器冊、飾物、古籍無可計量。譬如當年諸葛亮病死葬身的陝西勉縣,『珍藏于人民群眾中數以萬計的古字、古畫和玉石珍品,大部份丟失或毀壞。』四川蒲山縣鶴山鎮盡五千戶人家,三百餘戶被抄,抄家銷毀的古書也多達兩千多磨,古畫二百餘張。上海奉賢縣青村公社僅五千戶人家,三百餘戶被抄,毀字畫二百二十七幅,書刊六千餘冊。此外,毀廟庵十六所,菩薩一百八十六尊。 

    北京名學者梁漱溟家被抄光燒光。文革過後梁漱溟回憶抄家時紅衛兵的舉動時說:『他們扑字畫、砸石玩,還一面撕一面唾罵是『封建主義的玩藝兒』。最後是一聲號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親在清朝三代官購置的書籍和字畫,還有我自己保存的,統統堆到院里付之一炬……紅衛兵自搬自燒,還圍著火堆呼口號……』 南京著名的書法家林散之珍藏多年的字畫及自己的作品全部被毀之一炬,他被趕回了安徽老家。當時在上海居住的畫家林風眠家被抄家、畫被焚燒,又在風聲鶴唳中自己將留存的作品浸入浴缸、倒進馬桶、沉入糞池。 

    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八十四歲的杭州名學者馬一浮的家被搜羅一空。抄家者席卷而去之前,他懇求道:『留下一方硯台給我寫寫字,好不好?』誰知得到的卻是一記耳光。他悲憤交集,不久即死去。 

    名滿天下的上海書法家沈尹默是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也是八十四歲。他擔心『反動書畫』累及家人,老淚縱橫地將畢生積累的自己的作品,以及明、清大書法家的真跡一一撕成碎片,在洗腳盆里泡成紙漿,再捏成紙團,放進菜籃,讓兒子在夜深人靜時攜出家門,倒進蘇州河。 

    作家畫家被抄家批鬥作品盡毀 

    作家沈從文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工作。軍管會的軍代表指著他工作室里的圖書資料說:『我幫你消毒,燒掉,你服不服?』『沒有甚麼不服,』沈從文回答,『要燒就燒。』于是,包括明代刊本《今古小說》在內的幾書架珍貴書籍被搬到院子里,一把火全都燒成了灰。 

    字畫裱褙專家洪秋聲老人,人稱古字畫的『神醫』,裝裱過無數絕世佳作,如宋徽宗的山水、蘇東坡的竹子、文徵明和唐伯虎的畫。幾十年間,經他搶救的數百件古代字畫,大多屬國家一級收藏品。他費盡心血收藏的名字畫,如今祗落得『四舊』二字,付之一炬。事後,洪老先生含著眼淚對人說:『一百多斤字畫,燒了好長時間啊!』連遙遠的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新華書店的存書,通通被燒成了灰。 

    湖南江永縣有一种僅為婦女懂得的文字,人稱『女書』。雖流傳已近千年,因為不入男子的社會,流傳並不廣,許多用女書寫成的詩歌被婦女珍藏,代代相藏,從未與世人見面。江永縣地雖偏僻,『破四舊』卻逃不脫,許多本應成為社會學、文字學乃至民族學研究資料的女書手稿被焚毀。 

    燒書污染空氣,送到造紙廠打成紙漿才是好辦法。江浙一帶人文薈萃,明清兩代五百年,著名書畫家大部分出在那里,留存至今的古籍也就特別多。僅寧波地區被打成紙漿的明清版的線裝古書就有八十噸! 

    紅學家俞平伯自五十年代被毛澤東批判後,便是欽定的『資產階級反動學者』。抄家者用肮臟的麻袋抄走了俞家幾世積存的藏書,一把火燒了俞氏收藏的有關《紅樓夢》的研究資料。當時,中國特有的刻瓷藝術家僅剩北京朱友麟一人。周恩來曾規定朱的作品是國寶,不得出口。可是前去抄他家的紅衛兵將他的作品摔了個稀爛。不久,朱凄慘地死去,國寶不復再現。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畫家凌虛,五十年代曾手繒一幅長達五十尺的《魚樂畫冊》,由中國政府拿去,作為國寶贈送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他化了幾十年的功夫,收集到各地上千張古版畫,如今被燒了個一乾二凈。 

    中國畫院副院長陳半丁年已九十,批鬥之餘,作品被焚燒。上海畫家劉海粟珍藏的書畫被抄後,堆在當街焚燒。幸虧一位過路人以『工人』的名義鎮住革命小將,打電話給上海市委,才派人制止。但已燒了五個多小時,焚毀的字畫、器皿不計其數。 

    陝西畫家石魯被拉到西安鐘樓大街的鐘樓外,當街吊起來,在人群的圍觀中接受批判。他的『黑畫』被一幅幅拿出,批鬥一幅即撕毀一幅或在畫面上用紅筆打個叉。 

    因江青點名咒罵了名畫家齊白石。北京的紅衛兵砸了他的墓和『白石畫屋』。又逼著齊的兒子齊良遲刨平齊白石自書的匾上的字跡。上海畫院七十五歲的畫家朱屺瞻,家中收藏的名人字畫被搜羅一空,七十餘方齊白石為他的刻的印章一個沒剩。 

    一九五二年,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前妻楊宛君將張在甘肅敦煌石窟現場臨摹的二百六十幅唐代壁畫全部獻給了國家,自己僅保留十四幅張氏為她作的畫。如今抄家者光顧楊宅,那十四幅畫被搜走,從此全都沒有了下落。 

    著名的木刻家劉峴(中央美術館館長)被勒令交出全部『四舊』後,默默地把多年的木刻原版摞在壁爐旁,然後,點著火爐,一塊一塊地投進火爐,全部燒光! 

    以上這些罄竹難書的痛心史實,又怎能以拍賣行的估價統計!當年紅衛兵在大火中砸爛舊世界,老奸巨滑的康生卻在劫火中精選了上千件文物據為已有,這大約是他對中華文化的一點貢獻吧。 

    資料來源:http://www.shuwu.com/library/ar/fanti/120994.shtml

    ---------------------------------------------------------------
    這是很久之前搜集的一篇文章。
     
    鵲踏枝 發表於: 2006/05/22 09:58am
    世界視線:「文革」爆發四十周年 
    22/05/2006

    第一冤案 

    文革時期很多人蒙冤而死,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之死,是共和國第一冤案。當時林彪、江青等人,利用紅衛兵頭目首先開炮。

    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所寫「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張大字報」,矛頭指向劉少奇。

    同年十二月廿五日,清華大學造反派領袖蒯大富,在天安門廣場召開五千人大會,為徹底打倒劉鄧而誓師。

    一九六七年一月四日晚,三千紅衛兵直奔中宣部,一夜之間打倒中宣部部長陶鑄。他被指為中國最大保皇派。陶鑄後來一直遭批鬥,六九年十一月卅日含冤死於合肥。

    一月六日,蒯大富組織「井岡山兵團」,詐稱劉少奇女兒平平被汽車壓斷腿,把劉少奇夫婦騙到醫院,然後將王光美綁架到清華大學。至十日,清華舉行卅萬人批鬥王光美大會,北京市市長彭真等人被押來陪鬥。到七月十八日,數百紅衛兵在中南海內揪鬥劉少奇夫婦,要他們低頭、彎腰,繼而抄家。劉少奇「罪狀」包括「叛徒」、「內奸」、「黨內最大的走資當權派」、「中國的赫魯曉夫」。劉少奇於八月七日寫信給毛澤東,辭去國家主席職務,並寫道:「我已失去自由。」劉、鄧、陶同時被打倒。

    毛澤東防範劉少奇變成赫魯曉夫,大搞「修正主義」,決意將他打倒,以防日後遭清算。

    蘇聯的赫魯曉夫,在史太林一九五三年三月死後於九月上台。他與中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出現分歧,使中蘇關係惡化。這尚屬事小,最可怕是他在五六年二月蘇共廿大所作「秘密報告」,批判史太林血腥整肅、專橫暴戾等種種罪行,實行對其清算、鞭屍。史太林於一九三六至三九年為鞏固權力,迫害四、五百萬「敵人」,其中五十多萬人遭槍決,包括大批紅軍將領。

    一九六一年十月一個大雨滂沱之夜,史太林的遺體從紅場列寧陵墓移走,草草埋在克里姆林宮的牆下。同月十七至卅一日,蘇共廿二大召開,通過新黨綱。赫魯曉夫宣布已徹底消滅敵對階級。他的確清算和處死大批親史太林人物,包括槍斃特務頭子貝利亞。

    赫魯曉夫就是這般可怕,所以毛澤東嚴防「中國赫魯曉夫」。

    劉少奇遭殘酷迫害和囚禁三年,於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清晨含恨而死,終年七十一歲。堂堂的前國家主席,死亡人姓名卻寫成「劉衛黃」。一九八○年五月十七日,中共中央為劉少奇舉行國葬儀式,平反昭雪。(八)

    •李集慧•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國際版》
     
    鵲踏枝 發表於: 2006/05/22 09:57am
    世界視線:「文革」爆發四十周年 
    21/05/2006

    彭總之死 

    文革時期有五大學生領袖,是指揮紅衛兵的舉足輕重人物。他們是北大的聶元梓、譚厚蘭、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清華大學造反派「司令」蒯大富。

    上述五大紅衛兵頭目各有「功績」,聶元梓寫第一張大字報;譚厚蘭搗毀孔廟;王大賓先搞高校紅衛兵串連;蒯大富指揮清華百日武鬥,又「智擒」王光美,抄劉少奇家;韓愛晶捕、打彭德懷,使他十條肋骨骨折。

    彭德懷雖然在一九五九年八月已被打倒,但參與整他的大員無人願出面對他進一步揪鬥,擔心解放軍不滿而跟隨彭氏路線走。

    文革爆發後,一九六六年下半年某天,江青指使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戚本禹,設法把彭德懷從四川成都揪回北京。戚本禹不敢親自出馬,因為只要稍出問題,就要負上罪責。他環顧五大紅衛兵頭目,認為韓愛晶最厲害,可擔起重任,戚本禹給韓愛晶打電話說:「現在文化大革命深入,你們可以到四川把海瑞揪回北京。」韓表示馬上就辦。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某夜,成都永興巷七號被一批來自北京的紅衛兵包圍。韓愛晶指揮紅衛兵翻牆而入,逮捕彭老總,宣布中央文革小組的指示,要把他押往北京。彭德懷被指為修正主義一面黑旗,是現代的海瑞。十二月廿七日,紅衛兵把彭德懷押回北京,剛抵北京車站,周恩來就表示由他處理,通過北京衛戍區把彭看押,暗中保護。

    周恩來還指示,對功勳卓著的彭老總不准打、不准掛牌、不准開萬人以上大會揪鬥。韓愛晶帶領大批殺氣騰騰的紅衛兵,堅決對彭老總開審鬥大會,逼他在反對毛澤東罪名的字條上簽字認罪。

    韓愛晶七次把彭德懷打倒在地,頭破血流,斷了十條肋骨,肺部受傷。

    他在文革中不斷遭毒打揪鬥。一九七○年被專案組判處無期徒刑,開除黨籍。彭德懷後來在獄中患直腸癌,病重時被送進解放軍三○一醫院,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廿九日去世,終年七十六歲。蓋著他遺體的白布,寫上「王川」的名字,死後也得不到最起碼的尊嚴。他的骨灰亦以「王川」名字運回成都。

    彭德懷去世時,連彭夫人浦安修也不准見丈夫最後一面。彭氏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獲平反。浦安修在文革時亦遭受迫害,六七年八月卅一日投湖自殺未遂,九一年五月二日在北京逝世。(七)

    •李集慧•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國際版》
     
    鵲踏枝 發表於: 2006/05/22 09:56am
    世界視線:「文革」爆發四十周年 
    20/05/2006


    毛澤東在政治鬥爭的拿手好戲是首先引蛇出洞,然後一網打盡。一九五九年,他突然提出幹部要講真話,提倡學習明代清官海瑞「剛直不阿,直言敢諫」的精神。

    海瑞(一五一四——一五八七)廣東瓊山人,即現在海南島。他在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其時世宗寵信方士,妄求長生不死藥,疏於朝政。只有海瑞犯顏直諫。世宗震怒,海瑞罷官入獄。這年(一五六七)世宗去世。後來海瑞獲釋,隆慶三年(一五六九)任應天巡撫。他一生剛直不阿,力懲貪官,平反冤案,被稱為海青天,即包公再世。

    一九五九年,北京副市長、北大教授、明史學家吳(日含),在《人民日報》發表「海瑞罵皇帝」一文,繼而又寫出「海瑞罷官」及「論海瑞」文章,一看便知是借古諷今。

    一九六○年底,吳(日含)又編寫歷史劇《海瑞罷官》,六一年一月廿九日開始在北京上演,轟動一時。觀眾都明白劇情影射甚麼。當時有人說,三百多年前海瑞為民請命,罵皇帝,罷了官。一九五九年歷史重演,彭德懷被罷了官。

    吳(日含)是受人之託,寫出「海瑞罵皇帝」等文章,目的是希望為彭德懷辯冤,無意挑戰毛澤東的地位。

    江青研究過該劇內容後,立即樹起革命旗幟,磨刀霍霍,跑到上海找張春橋、姚文元等,合謀炮製批判《海瑞罷官》的文章。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在上海醞釀。據稱,是康生首先肯定「罷官」就是指彭德懷被撤職,而吳(日含)背後有彭氏和劉少奇等人支持。

    吳(日含)從一九六一年開始與鄧拓、廖沫沙,共用吳(日含)南星筆名,在《人民日報》寫「三家村札記」雜文專欄,寫到一九六四年七月為止。

    鄧拓是前《人民日報》社長,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廖沫沙時任北京市委統戰部部長。一九六六年五月,吳(日含)、鄧、廖三人同遭批判迫害,被指為「三家村反黨集團」。

    鄧拓是「文革」第一個被誣陷致死的人。他在一九六六年「五•一大通知」發表後兩日,向北京市委領導人寫了辯誣遺書,五月十八日凌晨自殺。吳(日含)於六九年十月十一日在獄中自殺,其妻袁震被折磨死,養女吳小彥神經錯亂自殺。廖沫沙在文革中捱過批鬥和獄中折磨,一九七九年八月獲平反,九○年逝世。(六)

    •李集慧•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國際版》
     
    鵲踏枝 發表於: 2006/05/22 09:55am
    世界視線:「文革」爆發四十周年 
    19/05/2006


    禍起躍進 

    文革起因迄今仍是個謎,但可從事前發生的一些事件窺探其秘。

    一九五三年七月,有百萬中國志願軍參戰的韓戰結束。大陸經濟日益困難,整風亦未能消除內部矛盾。毛澤東為了急於搞好經濟,鞏固個人權威,於是在五八年發起「三面紅旗」運動,即是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目的是要在短期內使中國成為一個富強國家,還高喊超英趕美。

    「大躍進」適得其反,再加上六十年代初大饑荒,「三面紅旗」徹底失敗,死人無數。

    毛澤東承認犯了錯誤。一九五九年四月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毛澤東不再任國家主席,由劉少奇出任國家主席。同年七月,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廬山舉行,毛澤東表示,搞大躍進、人民公社,他是始作俑者。

    當時的國防部長彭德懷寫信給毛澤東,指出過去一個時期,中央的思想和工作作風,浮誇風氣普遍滋長——犯了左的錯誤。

    毛氏看信後大怒,信中字字針對他。彭德懷是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曾是毛澤東的愛將,彭氏是參加韓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後來毛、彭之間據稱有私人恩怨,源於毛澤東長子毛岸英參加志願軍,在司令部辦公室工作,擔任彭德懷的秘書兼翻譯。他於五○年十月廿三日入朝,僅約一個月,十一月廿五日便在美軍空襲司令部中喪生。毛澤東怪彭氏保「太子」不力,亦屬人之常情。那年代共產世界另一「偉人」蘇聯領袖史太林,其長子雅可夫,在衛國戰爭中擔任炮兵營長,一九四一年七月被納粹德軍所俘而犧牲。這是歷史的巧合。史太林在二戰前後血腥整肅數以十萬計政、軍人物及知識分子,有史可證。

    一九五九年八月二日,中共八中全會廬山揭幕,毛澤東親自主持。至十八日,大會將彭德懷、黃克誠(總參謀長)、張聞天(政治局候補委員)、周小舟(湖南省委第一書記)打成反黨集團。六十年代初,天災再加「左禍」,饑饉蔓延。大躍進慘敗收場。六二年一月,劉少奇在一個七千人的幹部大會上承認,中央在大躍進失誤。五個月後,彭德懷寫了一封八萬字長信,上書毛澤東辯冤。至此,毛氏察覺劉、彭等人已部署反擊,必須先發制人。(五)

    •李集慧•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國際版》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
    目前頁面執行消耗時間: 320.00 毫秒 [Gzip: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