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外掛程式   


>>> 歡迎討論各種斗數原理及技巧
緣生術數研究社【斗數原理研究】 → 引用回覆文章

主題標題: 斗數---庖丁解牛 各星各宮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5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禁止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允許
  • 音樂標籤  : 允許
  • 文字大小  : 允許
  • 文章數標籤 : 允許
  • 積分標籤  : 允許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插入 Real 聲音/視訊檔 插入 WM 類聲音/視訊檔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有回覆時使用郵件通知您?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加密此文章,只對部分會員可見,會員威望至少需要
    出售此文章,只有付錢才可以查看,售價 緣幣

    請輸入右邊圖片的數字 * 一共是四個數字,如果看不清楚,請重新整理
        

    文章一覽:斗數---庖丁解牛 各星各宮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阿詹 發表於: 2005/02/25 09:21pm
    這些是新竹易兄前兩年發表的東西吧
    請問 妳是易兄嗎?
     
    oTINGo 發表於: 2005/02/25 03:35pm
    謝謝^^
     
    Ray 發表於: 2004/11/28 10:39pm
    辛苦了
     
    Syren 發表於: 2004/11/24 11:13am
    支持,加油~謝謝~
     
    青蓉之季 發表於: 2004/11/24 05:19am
    冬至轉年自古就有,太陽自轉繞日而行其軌道為橢圓型,太陽在其中一個圓心上如此便產生近日點與遠日點,冬至在近日點上自轉較慢,夏至在遠日點上自轉較快,速度快慢每天不同,每月也不同,不考慮這些將之平均分佈稱為「平氣」,考慮這些將之分佈作調整稱為「定氣」類似真太陽時。

    因偏角23度半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產生寒暑變化,冬至日為最南點,夏至日為最北點分為二十四等分為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與陰陽曆配合推算,以節分月而不以氣分月,中氣氣專無法從中氣上分月,節為交替,一節一節的。沒有中氣的陰曆月分則置閏月,以平中氣。

    夏至冬至雖是中氣,但它是循環一年的兩個極端,日最長與夜最長,利於作觀察的起始點……曆法中的上元積年就是往前推到N年之前的某個冬至日是甲子年(癸亥年11月)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又是月朔日(初一)、五星連珠。

    如今以寅為正月一年之始甲己起丙寅,不會有甲子年甲子月……

    曆法是為百姓生活而設計的,太陽與植物生長有關,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時序亂了便鬧饑荒,以農立國,當然無法改變立春、雨水為木之始,該下田了……寅為年之首是可預知的。

    月亮影響著潮汐起落,在近海的漁民或潮間帶討生活的及沿岸養殖業者,是無法擺脫一日兩次的潮汐起落,初一、十五子時午時滿潮,每次晚近兩刻(30分鐘),實際是25分24秒。
    漁民只要知道是日子是初幾,就知道潮汐幾點滿潮,什麼時晨要下水工作,港口之外的舢板什麼時辰潮滿需回航停泊,等潮滿為漁民工作上之最重要事情,我成長於小島漁村知之甚詳。
    農曆是太陰與太陽合用的獨特曆法,也是世界獨有的。

    幼年時,我們鄉下一般家庭沒有日曆,只有在年終拜拜買金紙香燭時金紙店會送一張「春牛圖」,是一張黃曆,通書的縮影,一年間依此行事……看日子則依月的圓缺程度,新月出現了初三,月近圓了十三、四…清晨破曉眉月才昇便是二八、二九…雖大的約的捉,但初二、十六大家都會到社樹下拜拜,日子總不會弄錯………

    冬至是否要轉年是天文上的計算起始問題,與百姓的生活起落無關,不必遷就朝代興衰,干支計日六十日循環不已,月圓月缺亙古不變。
    八字用純陽曆,紫微純用陰曆,雖各有其理,也不是絲毫不能改變,八字的夜子早子時就很好例子,真太陽時也是更正確修正,一味泥古難免失之偏頗,而不自知。

    紫微有年星,月星,日星,時星。但之間有很清楚的星系分野,
    年星:四化、祿存、羊、陀、魁、鉞。
    月星:左、右
    時星:昌、曲、空、劫;生肖(年支)加時的火、鈴。
    日星惟有左右加日的三台八座及昌曲加日恩光天貴。

    四化是年干加諸於諸星的特性,如丙年生的蘇軾(西元1036),文昌化科,他的文章脫胎於莊子與戰國策,書法出於顏真卿,很典型書冊學習型成格(文昌化科)人物。
    如辛年生的李白(西元701),文曲化科,他的文章從生活周遭來,很典型環境學習型成格(文曲化科)人物。
    羊陀依傍著祿存,無傷則享先祖之餘蔭,
    這些年的特性,經多年求證,往往在年之前冬至後即產生……
    星性有傳承或補不足的特性,如甲武曲化科單純直接的學習方式,重點在於找誰學習,乙紫微化科是找權威,人性貴古賤今,丙文昌化科從古籍書冊入手,盡信書不如…………癸太陰化科觀察入微,還須劍及履及,甲武曲承之。

    冬至盤多年來結合陰陽曆而並行之。依日月之旺弱,定諸星之盛衰。
    經多次改良求證,有奇想就演繹,有時間就應證……
    人少力孤,緩如秋葉滴露,風吹即散,日曬即溶,
    雖毀多於譽,君子故窮,時道故晦,野人獻曝,寥以自娛,
     
    青蓉之季 發表於: 2004/11/24 05:18am
    古代曆法簡史〈上〉

    曆法就是人們為了需耍而創立的長時間的記時系統,利用和經驗密切有關的自然視象的變化規律,作為天然計量時間的尺度。我國古代曆法的起源是很早的,成文的曆法則從周朝未年到漢初的古四分曆開始,經過一百多衣的曆法改革,達到了相當高的科學水準。所包含的內容不僅是年月日時的安排還包括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的預報,節氣的安排等等。

    只考慮回歸年變化的稱為陽曆,如現行的公曆;固定十二個朔望月為一年的,叫做陰曆;這兩種計量單位並用的曆法,稱為陰陽曆,如農曆。我國古代的曆法大都使用陰陽曆。

    中國古代所定的曆法,是以夜半作為一日的開始,朔旦作為一月的開始,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所以規定冬至到次年之冬至為一歲,朔旦到次月之朔旦為一月,夜半到次日之夜半為一日。

    中國古代先民治曆注重曆元.一定要以甲子那天恰好是夜半朔旦冬至,作為起算的開始。他們於曆元之外,還要求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定為上元。於是還要推算七政的週期,使它同時發生於曆元,作為出發的始點,起算的開端。後來,治曆的人都一直從事於上元積年,努力於各種週期的測驗。所以中國曆法史,實際上可以說是上元的演算史。

    古人因為要實現這個甲子夜半朔旦冬至而且同時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理想,遂努力從事於星象的觀測,而天文學遂也隨著而進步。其中最顯著的有下列三項:

    一、因為推算冬至朔旦同在一天,所以白天觀測太陽的影子,夜晚則觀測中星。尚書堯典根據鳥火虛昴來定四時,禮記月令還論及昏旦。遂把周天分為十二次,來決定節氣的早晚;又把星空分為二十八宿,來決定日月五星的行度。

    二、因為推算日月合璧,就知道日月相交在朔則發生日食,相交在望則發生月食。後世都憑藉交食,來測定曆法的疏密程度。

    三、因為推算五星聯珠,就知道五星運行的順、逆、見伏的週期,行星由西向東行叫做順行,由東而西叫做逆行,見與不見叫做見伏。

    中國古代天文學就是藉若上述三方面的觀測推算而邁進發展的。


    中國古曆因原書久佚,推究困難,無法詳細加以考究。漢書藝文志載有黃帝、顓頊、夏、殷商、周、魯六曆;然而漢初百年間,還用顓頊曆。

    黃帝時代至大禹時代,傳說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閨餘,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氖,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逮首作算數,容成作調曆。一傳說雖未必可靠,但是我們若從相當於黃帝時代的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晚期或龍山文化早期出土的文物來看,當時農業已相當發達。畜牧業也很發達。所以當時中國先民對日月星辰,四季的變遷應已有足夠認識,己有一定治曆基礎的知識,是可能的。
    -

    夏朝之曆法,迄今尚未發掘到夏代文字之記載,夏小正相傳是夏代的曆法。它根據天象、物侯、草木、烏獸等天然現象上定季節、月份,並記有各月昏旦伏見南中的星象,並指明了初昏斗柄方向和時令的關係,儘管夏小正作於西周末年至舂秋年間,但其中一部分確信是夏代流傳下來的。

    殷商時代之發展達到高度的古代文明。由於大量甲骨交和青銅器銘文的出土,使我們對它能夠得到比較具體的認識,也使我們對商代曆法的發展有比較可靠的認識。到現在為止,我們根據
    甲骨文字卜辭。完整的記有干支,它是為了便於檢查日期而刻的。六十干支貫行直下,中雜以月份的名稱。殷伐干支相配,以干為主,甲骨交中很多只記干日而不記支日。有了系統的干支記日的曆法,也就可逐日無間斷的日期記錄,得出朔望月與回歸年日數的基礎。擬出一個簡單的曆法。
    從甲骨卜辭中,已經發現過殷代曆法有
    平年十二月,閏年十三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殷代還沒有四季劃分,卜辭中還只有春秋兩季。


    周初大概已經知道觀測日影,並且利用這種觀測來定南北線以正南北,
    春秋前半期以殷正為歲首,冬至後一個月。
    春秋中葉以後以周正為歲首,冬至為正月。已採用了十九年七閏月的閨法。

    曆法的確立時期應當在戰國中葉,當時採用四分曆,以365又四分之一日為一年,以七十六年為安排頻大月和置閏的共同週期。從此以後,制訂和改革曆法就成了我國古代天文學的一項主耍任務,而石氏星表又是從戰國到秦漢時期天文曆法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

    秦始皇時受戰國時代占星術的影響,聽信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認為
    「秦得水德之瑞而有天下,服色宜黑,應以以十月為歲首」,即是周正。採用了當時比較接近實際測量值的顓項曆(古四分曆)。

    劉邦建立漢朝後,有漢一代在曆法上,天文觀測儀器、觀測、理論及天文著作等方面一樣,有飛躍的進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黃金時代。
    劉邦根據張倉的建議,繼承秦代正朔,以十月為歲首,使用顓頊曆。
    但長期使用以後,曆面和實際的節氣,以及朔望的狀態,漸不一致,有改曆的必要。
    於是漢武帝征召民間天文學家二十餘人,在顓頊曆的墓礎上共同測算,提出改革方案.,經過三十年的爭論,對各種天象進行多年觀測和比較,制訂了比較符合天象的新曆太初曆。到了漢武帝元封七年改曆建寅為歲首。

    太初曆是我國古代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的曆法,它是我國最早根據實際觀測解決爭論而制定的曆法;它具備了後世曆法的各項主要內容,如二十四節氣、朔晦、閏法、五星、交食週期等。 它的頒行,可以說我國曆法史上第一次大改革。


    到了西漢未年,劉歆把附會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三統說附會在太初曆上而編成三統曆譜,西漢成帝綏和二年,把太初曆改稱三統曆。其主要補充內容是日月食週期和五星運行方面。為我國曆法內容具備最廣泛者,後代曆法也都以它為規範。

    王莽篡漢時,以夏正十二月為正月,以它為歲首,而曆法的常數仍用三統曆。
    東漢初期已經發現三統曆和真實天象不符,倡議改曆。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甲寅改用新曆,它是一種四分曆,蜀漢延用至蜀亡。

    三國吳國使用,東漢靈帝光和年間劉洪創造乾象曆。
    三國魏國楊偉改造乾象曆為景初曆,魏用至亡;晉武帝改名為泰始曆,南北朝宋又改名永初曆,共使用二一五年。

    何承天用調日法,改善曆法計算技術創元嘉曆,元嘉二十二年起使用至劉宋亡。

    南朝祖沖之把歲差計算入曆法中創大明曆,開始考慮每年改變冬至日躔的位置。
    梁、陳實行共八十年。
    為我國曆法史上第二次大改革。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緣生術數研究社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