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國學普及版】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33)
--- 養生與術數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124)
---- [轉貼]由《甲己化土》談桂枝湯的歸經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124&topic=20)


-- 作者: 0to1
-- 發表時間: 2004/09/18 06:10pm

由《甲己化土》談桂枝湯的歸經

對於方劑學來說,今人對其研究的態度和方法,皆向“用什麼中葯方劑,治療西醫所指的某一疾病有效”之方向傾斜,對於中華醫學劑之組方真義和深意,以及其中華文化之化精髓,則更是一竅不通。

“Fritz G.Wallnor說:西方(醫學)的葯理分析,目前仍未有方法去透徹解釋中葯複方組成物的葯理機制。故不能簡單地總結中葯是有效或無效;反之,應持一種‘外行人的態度’去研究,了解箇中機理”。(大公報─張美倫•不能以西方角度研究中醫葯)

“中華醫學非常重視方葯的研究,其深度和廣度,都是西方醫學無法了解的。“何謂方?”“方字”的含義,包括了方法、方向、範籌三個方面。 從組方層次、內容、技巧、配撘、歸經等去研究,絕非今人只從“能治何病有效”這一實用主義的目的去探求。(古今談•由《甘露消毒丹》談起)

其他不談,就以“歸經”學的學術觀點來說,西醫不但沒有這方面的概念,更無這方面的文化。何為優秀,優越,且看下回分解:

在中華文化中,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研究事物及其事物之運變規律中發現,其運變規律,是一個有速度,是一個有方向、有能量等的矢量之計運規律。這就是中華文化中,稱之為“術數”的學說。即在中華醫學•內經中所說的“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中之《術數》了。
在中華文化中,關於術數的種類不少,除五運六氣、陰陽五形、九宮八卦、紫微斗數、鐵板神算等等之外,其中還有“干支計運”的“納甲”一法。

在中國歷法形成中,其有天干和地支,用以表現“地對於天”和“天對於地”之運變規律計算。其中十天干以陰陽分為五組,化合而成五形。

如: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之五形化和。

而《甲己化土》則是五形生化之首,正合土生萬物的深意。而在十干中,甲為膽屬陽木,己為脾屬陰土。故在中醫學之生理學中,認為膽脾(木土)相合,則可生萬物。

這裡,為什麼不談肝(乙木)胃(戊土)化土呢?觀今所有醫著,皆未有深入討論這方面組成意義。然而,在古醫著:《內經》之中,對於六經氣化學說,早己闡明:厥陰與陽明,皆不從標、本而從中見之氣而的運化規律;而少陽、太陰則又是不從標,不從中見而從本氣之生化。故在陰陽五形十二經之氣運變化中,除少陽太陰二經從本之外,其餘各經皆不從標則從中見。故甲己化土中自當以少陽、太陰之生化為是。

而在今諸醫著之中,眾醫僅以“酸甘化陰”之法來合甲己化土之意。其實,這類解釋,在下認為皆與經義並不完全相符。因其問題之關鍵,不在“酸”而在“辛”。即不在“肝經”而在膽經。雖肝膽二經皆為木,然甲木與乙木則有陰陽之異。內經有云:厥陰肝經喜酸;而少陽膽經則喜辛。而木之“條達疏暢”之性,即符“辛甘發散為陽”之義。故經文明言甲(木)己(脾)化土,而不言乙(肝)戊(胃)化土。因而甲己化土應是膽脾之用辛甘,而不是指肝(酸)脾(甘)或肝胃之化土了。

故在下認為:若干年來,世人以酸甘化陰來釋甲己化土之說,非但不能中肯,更有片面之誤。如應用在臨床治療之上,則每不符証而又未能深究是也。

故在方劑學的歸經上,桂枝湯的歸經的真義深意,則又因此而被世人所忽略。

桂枝湯一方,本出自伊尹之《湯液經》,仲景編撰《傷寒雜病論》一書,在其傷寒論中,首方即選用《桂枝湯》。然對於桂枝湯之方義和歸經,多年以來,皆未能有其符合臨床和經義的確切解釋。現將諸醫之釋分述如下:

一•歸太陽經。仲景在傷寒論太陽病篇,用桂枝湯主治頭痛惡風無汗之太陽經証。故將其桂枝湯歸其太陽一經,自是順理成章。

二•歸少陰(心)經。桂枝通血脈,是在整個人類醫學裡,用來治療“心臟病”的方葯之中,中華醫學早在兩千多年前所建立之《人類醫學第一方》。古之柯琴,論桂枝色赤入血歸心,故有調和營衛之功。今之中醫學名家蒲輔周先生,更以桂枝之“滋陰和陽,調和營衛”的獨有特色,提出主治“冠心病”的主方。

三•歸陽明(胃)經。古今不少醫家,都有此說。今人中,劉渡舟先生亦宗此說。然在眾醫說之中,惜均未有深論。

蓋桂枝一湯,葯僅五味,盡符“甲己化土”之義。其中桂枝姜草大棗,辛甘化陽;芍葯甘草大棗,酸甘而又化陰。故此,桂枝一湯方,是具有其“雙向作用”的方劑。即以辛甘化陽合酸甘化陰之變化,故能有“滋陰和陽,調和營衛”之功。而仲景更能隨患者病機之陰陽變化,而在臨証之中,則有桂枝加桂與桂枝加芍等之變化法門,為後世醫家在運用辛甘化陽與酸甘化陰之陰陽運變諸法中,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而且在傷寒和金匱二書之中,以桂枝湯為主要架構中,則有建中湯法、黃蓍桂枝五物湯法等應用。

在傷寒論中,只要具備太陽經証,有汗無汗,皆可應用桂枝湯。同時有太陽經主証之各變証或兼病、併病者,皆可以桂枝湯加減主治之。

在葯理理論上,對於如今人視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之惡寒發熱頭痛等感冒傷風証。西醫主以清熱解毒之說,無效之際,更連抗生素也用上(當然亦會無效)。而中華醫學,早在兩千多年前,能用桂枝、芍葯、甘草、生姜、大棗五味,既不殺菌,又不消炎的中葯合方即能治愈,其中醫理葯理,在西醫葯典葯理之中,至今不但沒有這種文化,更無這一葯理之學說。這就是中西醫葯學在文化、理論,以及臨床治療上的本質差異。

何謂科學?何謂優越?是那些跟在西方病理學後邊的新中醫學者永遠無法理解的學識。

請問今日中醫委所謂之教授、學者袞袞諸公,在閣下等制訂“中醫師過渡審核考試中,能有如何之“標準答案”?

更不知閣下等,平生所學之中醫學知識中,是否有系統地學過或見識過上述之“淺論”呢?,希望閣下等能拿出點像樣的屬於中華文化、中華醫學的理、法、方、葯的標準答案來示眾,何謂中華醫學?依老杇愚見,似乎爾等不但要從新審視,恐怕還要從頭學起了。

不是之處,尚請指正是幸。


古今談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於香港靜遠堂─中華醫學研究中心


-- 作者: Maggie
-- 發表時間: 2004/09/19 11:51am

[這篇文章最後由Maggie在 2004/09/19 12:00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0to1[/u]在 [i]2004/09/18 06:10pm[/i] 發表的內容:[/b]
由《甲己化土》談桂枝湯的歸經
對於方劑學來說,今人對其研究的態度和方法,皆向“用什麼中葯方劑,治療西醫所指的某一疾病有效”之方向傾斜,對於中華醫學劑之組方真義和深意,以及其中華文化之化精髓,則更是 ...
[/quote]

前輩是古今談前輩嗎? 小妹於某論壇看過很多前輩發表對醫學精僻的見解,甚是仰慕佩服!


-- 作者: 0to1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0:21pm

不是..不過與古前輩很熟.


-- 作者: Maggie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0:2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0to1[/u]在 [i]2004/09/19 12:21pm[/i] 發表的內容:[/b]
不是..不過與古前輩很熟.
[/quote]

明白...在這站突然見到心儀偶像的貼文,有點激動..失禮了。


-- 作者: 0to1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0:27pm

^ ^...Maggie 也喜歡中醫嗎?


-- 作者: Maggie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0:4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Maggie在 2004/09/19 12:43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0to1[/u]在 [i]2004/09/19 12:27pm[/i] 發表的內容:[/b]
^ ^...Maggie 也喜歡中醫嗎?
[/quote]
學習中,但因完全「未夠班」,所以一直在那站都是旁觀。
初入醫藥論壇時,純是想觀摩學習,到後來不知不覺變成專案搜尋古今談前輩的貼文,真的寫得很好,雖然小妹仍是對中醫學認識不多。


-- 作者: 0to1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0:47pm

係啊....我尤奇喜歡兩篇甲己化土的文章。
時下好多人脾胃有問題,包括我自己...之前古前輩有開藥俾我..後來佢回四川...余下一些書俾我自學....我番睇甲己化土後...先用柴胡湯....再入平胃散..而家好佐好多...覺得中醫真係好神...

而且中醫與八字一脈相傳...而家跟蔡老師學八字...對中醫又有了新感覺。

祖先的文化真係好偉大。


-- 作者: Maggie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0:5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0to1[/u]在 [i]2004/09/19 12:47pm[/i] 發表的內容:[/b]
係啊....我尤奇喜歡兩篇甲己化土的文章。
時下好多人脾胃有問題,包括我自己...之前古前輩有開藥俾我..後來佢回四川...余下一些書俾我自學....我番睇甲己化土後...先用柴胡湯....再入平胃散..而家好佐好多...覺 ...
[/quote]
是啊,他說得真的很深入,很透切,就算一般中醫都未必懂得如此分析,真的很有學者風範。


-- 作者: 0to1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0:58pm

中醫與八字一樣,假術滿山走,真術海底藏.
是可惜也是機遇。

古前輩的醫術是學貫中西架,勁。


-- 作者: Maggie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1:0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0to1[/u]在 [i]2004/09/19 12:58pm[/i] 發表的內容:[/b]
中醫與八字一樣,假術滿山走,真術海底藏.
是可惜也是機遇。
古前輩的醫術是學貫中西架,勁。
[/quote]

oto1 兄也是學習中醫的嗎? 以後有機會真的要多多指點小妹啊。


-- 作者: 0to1
-- 發表時間: 2004/09/19 01:11pm

網絡之便,對認識與學習中醫係一大促長。
志同道合,以後要多多交流。
我都係初學,互相學習。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