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潮流特區】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26)
--- 電子資訊版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29)
---- 聖士提反創校百年  新宿舍吸海外生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29&topic=1370)


-- 作者: 德吉千瀚
-- 發表時間: 2009/10/16 01:17am


[color=#C10066] <b>
[size=5] 聖士提反新宿舍吸海外生
[/size]
</b>[/color]
<BR><BR><BR>

[color=#2F4F4F]

斥資6000萬 研開IB課程

【明報專訊】香港銳意發展成教育樞紐,吸引更多海外生來港入學。老牌名校聖士提反書院將斥資6000萬元興建多一幢4層高、可提供150個宿位的宿舍,預留最多半數宿位招收海外生,新宿舍預料2011年落成,並考慮屆時推IB課程(國際文憑課程),讓海外及本地學生多一個升學選擇。

每年學費5萬元

聖士提反書院上學年起轉為直資中學,每年學費為5萬元,住宿學生每月宿費為5200元,是全港學費連宿費最貴的學校。書院現時設有4幢宿舍,提供近250個宿位,但當中約100個宿位撥給中一、中三及中五級「走讀學生」,分批作為期4至8周的體驗宿舍生活之用,故實際約有150名學生可長期住宿,居所較偏遠的學生獲優先考慮。

2011年落成 半數供海外生

聖士提反書院發展部經理李高凱盈表示,因目前宿位有限,故書院將耗資6000萬元,再興建多一幢4層高宿舍,預計2011年落成。宿舍分2人房及6人房,共提供150個宿位,其中兩層則為休息及活動室。

書院首名宿生來自菲國

聖士提反書院校長羅懿舒稱,為促進香港成為教育樞紐,加上書院創校的宗旨是為本地華人及其他亞洲學生提供高級英式寄宿學校服務,「校方計劃於新宿舍落成的同時,招收海外生,並將不多於半數宿位預留給他們,預料首批海外中一學生約有10多人」。羅表示,招收海外生亦可促進本地生與海外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學習有幫助。

書院的入學歷史名冊顯示,書院首名宿生便是來自馬尼拉,歷年海外宿生中,以泰國及東南亞學生最多。

羅校長表示,若學校日後招收海外生,會研究開辦IB課程的可行性,供本地及海外生選擇。她補充,新高中學制實施後,有家長憂慮中學文憑試的認受性,建議學校推IB課程。

逾百年歷史的聖士提反書院,是仿英國公立學校架構建校,除住宿學生,書院還會安排「走讀學生」體驗獨立、自律的住宿生活,要學生「學會學習」,同學需傳承學校傳統,學習英式的餐桌禮儀、高桌晚宴以及裝修家具等技巧。

明報記者 蔡惠華

[UploadFile=pCAVN0W29_1255626948.jpg]
聖士提反書院保存着一本由1903年創校至1950年代入學學生的名冊,因名冊相當珍貴,校長羅懿舒打開名冊時亦戴上手套,珍而重之。(葉漢華攝)


[/color]

<BR><BR><BR>

[color=#C10066] 文章刊登日期 [/color]
[color=#2F4F4F]2009年10月12日
[/color]
<BR><BR>

[color=#C10066] 資料來源 [/color]
[color=#2F4F4F]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291932/1.html
[/color]

[br][br][color=#990000][b]-=-=-=-=- 以下內容由 [i]德吉千瀚[/i] 在 [i]2009年10月16日 01:18am[/i] 時新增 -=-=-=-=-[/b][/color]

[color=#C10066] <b>
[size=5] 創校百年 會議紀錄見證淪陷[/size]
</b>[/color]
<BR><BR><BR>

[color=#2F4F4F]

【明報專訊】聖士提反書院雖受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洗禮,但仍保存着一本非常珍貴、記載由1903年創校至1950年代入讀學生的入學名冊至今。翻開名冊,不難發現一些海外學生名字,亦有為人熟悉的名人,包括詠春宗師葉問以及前泰國副總理陳裕財,書院考慮應政府要求,將珍品交由政府保存。

校園列二級歷史建築

1903年建校的聖士提反書院,校園內有不少建築物被古蹟處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如馬田宿舍及東、西翼宿舍等,書院尚保留一本非常珍貴的入學冊及會議紀錄「訴說」歷史,校長羅懿舒每揭一頁也小心翼翼,以免名冊受損。她笑言,政府盼學校能將這些古物捐出,由他們妥善保存,學校將再與政府商討做法。

二次大戰期間,書院被用作緊急軍用醫院,惟日軍於同年聖誕節入侵該校及展開大屠殺,學校被闢作集中營,書院到1947年戰後才復課。

「上課期間受戰火侵襲,需即時停課」、「學校被『日本仔』掠去全部現金」等。這一幕一幕的歷史情節,盡收在學校當年的會議紀錄中。

而書院的入學冊亦記錄了第一名海外宿生是來自馬尼拉,名冊中尚有不少熟悉的名字,如葉問(原名葉繼問)、王德輝及鄒文懷等(詳見表),顯示了書院顯赫的歷史。

鄒文懷重訪宿舍房間

羅懿舒稱,年屆80、著名老牌電影公司「嘉禾」創辦人鄒文懷5個月前更重返母校,尋回自己昔日的宿舍房間,興奮不已。

[/color]

<BR><BR><BR>

[color=#C10066] 文章刊登日期 [/color]
[color=#2F4F4F]2009年10月12日
[/color]
<BR><BR>

[color=#C10066] 資料來源 [/color]
[color=#2F4F4F]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291931/1.html
[/color]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