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鳳翼
源自:http://www.literature.idv.tw/data1/view.asp?articleid=20040507102117&Discuss=c2&Page=1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南宋當時,金兵屢次南侵,中原板蕩,揚州城首當其衝,到處蕭條,一片殘破。此時的姜夔約二十餘歲,在他的漫遊途中小駐揚州,卻是觸目驚心,想到揚州過去的輝煌,令他無限感傷。他對苦難的百姓感到關懷,對當局的茍延殘喘也表示憤慨。上半闋透過情境的對比,除了反映揚州的蕭條城容之外,也有深刻的政治嘲弄意味。下半闋寫承平之世的風流杜牧與亂世淪落的憂愁姜夔,造成強烈的對比與感慨。詞中多化用杜牧詩句,突出表現昔盛今衰的感愴,蘊含著深沉的懷古傷今情調與民族意識,顯見作者並非只是泛泛的江湖旅人,而是悲天憫人、關懷時事的文學家了。 他也還有許多懷人的名篇,也是深情悽婉而動人,如〈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此時,姜夔四十多歲,他年輕時曾在合肥遊歷,當時的文人,都有青樓調笑的習尚,在勾闌中,他認識了一個善彈琵琶的女子,擅長音樂的姜夔與她成為知音,時相往來。後來,姜夔迫於生計,不得不離開合肥而終於分手。從此,分飛的勞燕始終動如參商,但心中的深情與思念卻難以忘懷,青年時的情事也屢屢見於他後來的許多詞篇之中。二十餘年後,故人又入夢中,於是,姜夔在夢醒之後寫下了這首〈鷓鴣天〉。 往事湧上心頭,當初的愛戀,恰如種下了會結紅豆的相思樹,愛情應該像東流的肥水一樣綿長,可是,水流雖然無盡期,紅豆也會春來發幾枝,但是相見卻遙遙無期,早知相思如此難耐,當初實在不該相識。在迷離的夢境裡,倩影朦朧,飄緲遙遠,總不能如圖畫所繪般清晰,況且這依稀夢境又被山鳥啼聲所擾,令人惆悵萬分。春天尚未來到,好景未及重見,而鬢絲早已花白,這大概是離愁太深所致吧!而「別久不成悲」,難道是離別太久,讓心情變得魯鈍了嗎?當然不是,每年元夕花燈滿城之時(紅蓮指花燈),觸景生情,兩地沉吟,這無盡的懷想之情,依然是深刻而綿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