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國學普及版】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33)
--- 中國文化介紹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35)
---- 『轉貼』 規劃北京城 - 禮制、五行、風水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397)


-- 作者: dddada
-- 發表時間: 2006/09/17 10:50pm

[UploadFile=Palace_1158503827.jpg]


在清代,每逢新年,紫禁城各宮殿都張掛春聯。太和殿的春聯是:“龍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廣運;鳳城回北鬥,萬邦和諧頌平章。”□“龍德正中天”是一句風水中的語言,說的是太和殿地處中央龍穴,是風水中最高境界、最佳選擇。

中國古代都城、宮殿的選址,特別注意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務必使其在全國的地理位置、京畿的外局大勢、城市內局布置等諸方面,都臻於盡善盡美。風水上認為,國都的西北要有龍脈。所謂龍脈,就是連綿起伏的青山。龍脈的中心為祖山,是王氣鬱積之處。以此起始,引入京城,到達宮殿背後的靠山即“主山”。主山兩翼,左以河流為青龍,右引道路為白虎。主山之前、青龍白虎之間的最佳選點,是萬物精華的“氣”的凝結點,為龍穴,明堂就應座落此處。紫禁城處於北京城最佳位置,三大殿所處即明堂所在,它居天下中心,與天空中央天皇大帝所居紫微宮對應。

一、北京城的大勢與外局

北京是從元代起作為全國的首都的。據《元史﹒巴圖魯傳》記載,元世祖忽必烈的近臣巴圖魯建議忽必烈定都燕京,其理由稱:“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形勢甲於天下。”忽必烈的謀士、太保劉秉忠說:“上都(開平府,在今內蒙古正藍旗)國祚近,大都國祚長。”□這裡指的都是北京城在全中國版圖上的地理條件,是從大勢著眼的。作為地方政權或割據政權,限於其范圍,其大勢的選擇余地不大;但要成為“天下”共主的泱泱大國的首都,大勢的選擇必須從全國著眼。明代王析將全國龍脈歸納為三支,稱北幹、中幹、南幹,北京位於北幹,燕山是其來龍。

在經歷了數百年的人工開發,特別是近代以來的人為損害之後,當我們乘上飛機,俯視京畿地區的時候,還是能體會到這座神京的鐘靈神秀:城西,巍巍太行山山脈婉蜒逶迤,由南向北奔騰而來;城北,浩浩燕山山脈羅列簇擁,拱衛著京師。兩股山脈交會、聚結,形成風水上所謂龍脈。森林覆蓋著山巒,山色蒼茫,雲氣鬱積。就在這青山之中,來自黃土高原的桑幹河與來自蒙古高原的洋河會合為永定河。永定河洶湧澎湃,穿行於深山老林之中,到京西三家店,陡然沖出山谷,在北京小平原的西緣伸展流淌。甘冽的河水透過石灰巖滲濾,形成了西山諸泉,把那裡滋潤得林豐樹茂,鳥語花香,並造就了北京小平原形同蛛網的河水、溪流,星羅棋布的湖海、澱泊。山川襟帶之間,北京城溫潤豐饒,土肥人美,遂成天府。這符合風水上要求的“藏風聚氣”、利於生態的最佳風水格局。這是北京城和紫禁城的宏觀環境,即風水上所稱“外局”。

二、元代的堪輿工作

北京古城原在現北京城西南廣安門外蓮花池一帶。元世祖忽必烈建造大都城,命劉秉忠和他的弟子郭守敬、趙秉溫等負責城市和宮殿的規劃設計。為解決大都城水源和防范永定河水患,舍棄了金中都城舊址,改用高樑河水系,將城址移至中都城東北郊外。關於風水堪輿,元代史書《析津志》記載道:大都城“內外城制與宮室、公府,並系聖裁,與劉秉忠率按地理經緯,以王氣為主,故能匡輔帝業,恢圖丕基,乃不易之成規,衍無疆之運作……蓋地理,山有形勢,水有源泉。山則為根本,水則為血脈。自古建邦立國,先取地理之形勢,生王脈絡,以成大業。”

記述趙秉溫生平事跡的《趙文昭公行狀》也記載道:公“與太保劉公(秉溫)同相宅,公因圖上山川形勢、城郭經緯,與夫祖、社、朝、市之位,經營制作之方。帝(世祖忽必烈)命有同稽圖赴功。”□這說的是元大都城營建時,由劉秉忠一班人士進行風水堪輿。劉秉忠所取“地理形勢”,從“大勢”來說,是燕山山脈的聚結,具體而言,是西山玉泉山方面,即把玉泉山作為“祖山”,王脈從此生發。

北京西山諸泉以玉泉山的泉水水質最佳。提供優質的地上地下水源,是都城選址的主要內容,所謂王脈,實際上就是這股地下水流經的路線。當時是這樣引入京城和皇宮的:

地上,將玉泉山的泉水用人工開鑿的河道引進京城,經今太平橋大街南行、東轉,再經今西四南大街的甘水橋、太液池南池(今中、南海之間),流到大內正門崇天門前的圍橋“周橋”,然後東流並入今南、北河沿即當時的通惠河。這條河流按五行中西方“金”的方位,稱為“金水河”。金水河的水是十分神聖的,不準洗灌、不準飲馬,不準民間引用。元朝海子(包括今什剎海、積水潭及附近地域)自京北白浮泉引水,經甕山泊(今昆明湖)下注高樑河入城。海子水由海子橋流出,經今南、北河沿,出文明門水關,一直通向通州張家灣,連通大運河的漕運,所以稱“通惠河”。這條河流從實用上說,比金水河更為重要,但卻沒有“生王脈”的重任,隻能作為大內東側的青龍水,不如金水河神聖。

大都宮殿地下脈絡的引用更是匠心獨運。

位於紫禁城內東南方傳心殿院內的大庖井,是宮中數十口水井中年代最久遠的。和其他水並不同的是,在北京城地下水水位嚴重下降的今天,這口井仍泉水充足,不升不降。明清兩朝宮中祭祀“龍泉井神”就在此處。朝隆帝曾測試天下名泉□,玉泉水鬥重一兩,塞上伊遜河(在承德木蘭圍場內)水亦一兩,而濟南珍珠泉一兩二厘,其余則更重。明代黃諫作京師泉品,謂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利用地上、地下水源解決城市用水,是城市選址的基本要求,而提供優質的地上、地下泉水為皇家服務,則是皇宮選址的要求。乾隆皇帝指出,玉泉水一部分在山中“山勢中豁”處“噴躍而出”,成為地上泉水,另一部分則繼續“□流”地下。劉秉忠、郭守敬都深諸天文、地理、水文,他們以地下袱流的玉泉水為線索、脈絡,把它作為“王脈”,來選擇皇宮地址,確定“龍穴”位置。現在可以推定,這條水脈由故宮西北方而來,穿過中、北海之間,由故宮西北角向東南曲折穿行,先後□流經過慈寧宮、中和殿、文化殿與文淵閣之間、傳心殿大庖井、東華門外至東安門大街少南、王府井的井,然後向東南斜插,經今協和醫院正樓,投古觀象台北鄰而去。中、北海在元代為皇宮中央的太液池。太液池西畔處於這條水脈上遊,建造隆福、興聖二宮區,分別供太子、太後居住。太液他東畔建皇宮大內。忽必烈與劉秉忠商定,以麗正門(京城正門)與門外第三橋南一樹為兩點,確定南北縱向軸線,軸線與王脈的交接點,即為“龍穴”,建大明殿(相當於現太和殿)於其上。王府井的井故址在今王府井十字路口以南100多米處,可能即當時堪輿時留下的。故宮傳心殿大庖井可能也是當時的遺留,忽必烈建元大內時將此放在大內南門崇天門外東側御膳亭內,供皇家飲食使用。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實施地下工程,在慈寧宮東山牆下挖方時,發現柏木樁筏形基礎並滲出泉水;在箭亭西南開挖時,發現同樣情況;在文華殿西側開挖時,地下很淺便水出不止。這股“王脈”因此進一步揭示出來。

如果說大都城范圍是依高樑河水能夠達到的范圍確定的;那麼,元皇城的位置,則是根據玉泉水袱流路線即王脈來劃定的。漢、唐、宋各代皇宮都安置於京城北部,元大都則因上述原因改變了歷來傳統。

三、明代的沿與革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後,對元大都城和元代宮殿是保護的,但對元朝的王脈還是做了一些破壞,把周橋上的御道盤龍石鑿掉,把金水河廢除。所以,剛過四年,奉派到北京的翰林學士宋訥,就看到“御橋路壞盤龍石,金水河成飲馬溝”。經過這番破壞,大都城黯淡失色,“黃葉西風海子橋,橋上行客吊前朝。鳳凰城改佳遊歇,龍虎台荒王氣消。”“鬱蔥佳氣散無蹤,宮外行人認九重。”

明成祖朱棣為燕王時,以元西宮為燕王府,在此養得羽翼豐滿,在其父朱元璋死後僅四年時間裡就一舉奪取皇位。朱棣對元朝宮殿很有感情,登基後先是以元大內為北京宮殿,永樂十四年決定就元皇宮改建自己的皇宮。改建時完全繼承了元代規劃設計的科學體系,充分利玉泉□流。元代的西宮,明朝辟作西苑,又稱西內、西宮。由於開挖護城河等新規劃的需要,大內需向東推移,但要使明堂仍在龍脈上,同時就要向南推進,所以紫禁城較遠大內向東南推移。明朝一向將三大殿作為一個整體,以“奉天三殿”稱之,故將三大殿中心的華蓋殿(即中和殿)置於龍穴正中。在元朝大明殿故址附近,永樂帝建造了自己的別宮“仁壽宮”(現慈寧宮的前身)。又將原本在元大內南門外的大廟井納入宮中,在其附近建造皇太子正殿文華殿及太子宮。這條水脈出紫禁城後即元代東苑,永樂帝辟為皇太孫宮,後代發展為“南內”。元代哈達王府(故址即今協和醫院)則辟為“十王邸”,作為親王晉京朝宗時居住的館邸。

終明之世,對玉泉□流的上遊一直注意保護。《明英宗實錄》中有“禁京城外掘土治窯者。”原因是“武驤諸衛擅於西直門外河次掘窯,御史劾罪之,以為京城外自永樂來置陶冶俱有定方,其西北俱堪輿家當忌。”於是“上命行在都察院(當時北京稱“行在”)出榜禁約:京城西北俱不得掘土。其東南許出城外五裡,天地、山川壇(當時天地山川合祭,均在現存天壇)許去垣外三裡,違者罪之。”□成化十四年,朝廷重申“禁人於西山鑿石”,並指出:“西山形勢,天地設,環拱京師,千萬載靈長之氣,會聚於此”,“再犯者杖八十,依律擬罪如舊例”□。西山關乎京城水源和環境,採取保護措施絕對必要。但山上的石材為建築所需,山中煤藏更是生活、生產所急需,所以“軍民人等往往投托內外勢要,或開窯取煤,或鑿山取石”,朝廷便又不得不三令五申禁止。

按照風水理論,主山──基址──案山──朝山,是宮殿、陵寢中心建築的基本格局。元代皇宮分散在太液池東西兩岸,太液池中瓊華島,是皇城的主山,像皇帝陵寢的後靠山一樣。瓊華島在金朝曾經大規模經營,傳說當時蒙古境內有一座小山,山石玲玫秀峭,金代有望氣的人發現山上王氣鬱積,就奏請皇帝將此山運到中都城,以搬掉蒙古的王氣,這就形成了瓊華島。但此舉並未能阻止蒙古發展壯大,反而把蒙古人引到了金中都。元朝建立後,忽必烈把這座山命名為“萬歲山”。

明成祖朱棣營建紫禁城,特在北門外堆築鎮山,即景山,作為後靠山。景山是一座東西伸展、兩端略向南攏抱的五峰形筆架山,這是後靠山中最高級別的形體。清代乾隆時五峰之上各建樓亭一座,其中供奉佛教造像,其作用即民間的“風水樓”。鎮山、五亭及亭中佛像,作用相同,都是坐鎮都城的。

北京風景名勝從金代起就有“燕京八景”,八景中有六景在上述地理形勢中,是紫禁城環境格局的組成部分。“居庸疊翠”、“西山積雪”在後龍上,“玉泉垂虹”在祖山上,“薊門煙樹”在城頭,“瓊島春蔭”、“太液秋風”在皇城中心,隻有“蘆溝曉月”、“金台夕照”與紫禁城關系不大。現代社會經濟規模擴大了,很多建築比故宮豪華,但給人的審美感受,都不如故宮完美,其重要原因就是它們沒有故宮那麼完美的環境。

:em10:  :em10:  :em10: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