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心靈雞湯】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48)
--- 心情小品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37)
---- 轉貼:關於中華民族的源頭,蘇三是不是胡說八道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7&topic=662)


-- 作者: GordonWu
-- 發表時間: 2004/11/14 10:33pm

蘇三是不是胡說八道                

•方舟子.

這個蘇三,不是起解“離了洪洞縣”的那個蘇三,而是北京一名業餘歷史研究者,兩年前辭職開始學習歷史,“但她不是到大學學習,而是在網絡上學習”,出版過《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和《向東向東、再向東》兩本書,重彈中國文化西來的老調,聲稱中華文明來自紅海文明,中國人是以色列人的後裔。近日又在學術網站發表“破解甲骨文起源”的文章,稱漢字的起源主要借鑒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同時還借鑒了包括腓尼基文字、楔型文字在內的其他文字系統云云。  


對這種貽笑大方、荒誕不經的“學術成果”,本來應該將之當成“科幻小說”看待,做為市民們飯後的談資,或小報的獵奇新聞即可。各大媒體都熱炒此事已屬不該,更奇怪的是還有人以專家學者的身份出來為其捧臭腳。例如“著名文學評論家”朱大可在《南方窗》上盛讚蘇三的說法“新奇大膽,佔盡風流”,是對“自我封閉的史學界”的挑戰,意味著“自由史學”的復興,是新世紀的歷史敘事。這位慣於歪曲史實信口開河,嘴巴比大腦還大的評論家,算是找到了知音。


不過朱評論家雖然已成名成家,畢竟是吃的“文學”飯,對史學的看法與蘇三一樣的外行,雖然對蘇三讚嘆有加,也沒有什麼含金量。但那些吃“歷史”飯的也來趕場,份量就不同了。英文《上海日報》在10月13日有一篇記者喬爭月採寫的報道,根據新浪網在第二天刊登的譯文,副標題為《專家評論:蘇三不是胡說八道 但觀點激進》,這指的是上海交大人文學院院長、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的評論:蘇三的觀點很激進,“要讓傳統學者接受她的觀點恐怕得100年”,“不過我讚同她有關三星堆的部分觀點,即便沒有歷史學背景的人也可以看出那些問題來。但中國的歷史學家們是不會象她那樣去思考問題的。她盡管沒有歷史學背景,但很明顯她做了大量的查閱工作,她的書當然不是胡說八道。”《新聞周報》2004年10月19日也報道了這位“上海古天文學專家”類似評論,“很顯然,她在文字考古研究方面的工作是非常卓越的。”他同時建議蘇三可以把(甲骨文起源假說)文章先在專業雜志上發表,這樣影響會更好。


那麼蘇三在文字考古研究方面的工作究竟卓越到何等程度,讓人文學院院長也大表佩服,惋惜其早生了一百年呢?我舉兩個例子,這兩個例子是蘇三在接受採訪時反復提及的,可見是其得意發現。


 一、蘇三稱:巴比倫象形文字中的“泪”,是一個“眼睛”加上“水”,造字邏輯與中國漢字完全相同。按:象形字用相似的造字法,本不足為奇,但是蘇三連例子都沒找對。讀過一點古書的人都知道,“泪”是簡體字(古代稱做“俗”字),雖然不是現代人發明的,但是出現的時間相當晚(據我所知,首見於明朝《字彙》),原來的正體寫法為“淚”,這是個形聲字,並非象形字。但是即使是“淚”,也是個後起字,在漢朝《說文解字》中沒有這個字,上古時候表示眼淚的字為“涕”,也是個形聲字。蘇三拿一個簡體字與巴比倫象形文字比較,莫非是想說明中國人直到幾百年前還在根據古巴比倫文字造字?

二、蘇三稱:巴比倫“星星”發音為“eng”,而中國的星發 “sing” ;古埃及象形文字“羽毛”的發音為y,漢字“羽”保留了其發音;腓尼基字母te,不僅外形像中國的“田”,而且中國“田”發音tian,等等。按:我不像蘇三那麼博學,不知道古巴比倫、古埃及、腓尼基文字的發音,但是懂一點漢字的發音。蘇三所舉的這些漢字發音全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發音,卻不知道這些字在上古時代的發音與普通話發音大相徑庭,其中“星”為心母耕部、“羽”為影母魚部、“田”為定母真部,它們在上古時代的具體發音,古文字學家們有一些爭議,但是沒有一個愚蠢到認為它們會是和普通話相同或相近。  在不同文化之間,有時會出現一些相似的現象,但是相似並不等於同源,也可能是巧合或相似的環境因素導致的。而蘇三甚至連真正的相似性都沒有發現,號稱研究“歷史”,卻連漢字的寫法、讀音都是經過了歷史演變這點常識也不知道,竟然拿現代漢字的寫法、讀音與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字相提並論,這難道不是胡說八道嗎?偏有人以專家身份稱讚“她在文字考古研究方面的工作是非常卓越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樣的專家評論,更是胡說八道!

2004.10.26.

《時代人物周報》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sohu/susan.txt



-- 作者: nana
-- 發表時間: 2004/11/14 10:5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GordonWu[/u]在 [i]2004/11/14 10:33pm[/i] 發表的內容:[/b]
蘇三是不是胡說八道                
......連漢字的寫法、讀音都是經過了歷史演變這點常識也不知道,竟然拿現代漢字的寫法、讀音與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字相提並論,這難道不是胡說八道嗎?[/quote]

[color=#8B008B]nana胡說八道 : 有語言學家研究謂, 世界多種語系均以"媽"(ma)或近似ma這個音來叫喚母(mu)親, 所以人類有可能來自同一母親![/color]


-- 作者: GordonWu
-- 發表時間: 2004/11/15 11:4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nana[/u]在 [i]2004/11/14 10:50pm[/i] 發表的內容:[/b]
nana胡說八道 : 有語言學家研究謂, 世界多種語系均以"媽"(ma)或近似ma這個音來叫喚母(mu)親, 所以人類有可能來自同一母親!
[/quote]


哦,那麼爸呢!?



-- 作者: nana
-- 發表時間: 2004/11/16 09:3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GordonWu[/u]在 [i]2004/11/15 11:49pm[/i] 發表的內容:[/b]
哦,那麼爸呢!?
[/quote]

嬰兒由母親哺育, 處於咀唇畤代, 與食物(求生)有關, 發音以m為主, 媽, ma, mom, mum, mother, mere.......

爸在外嘛, 無關痛癢!


-- 作者: GordonWu
-- 發表時間: 2004/11/17 06:5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nana[/u]在 [i]2004/11/16 09:34pm[/i] 發表的內容:[/b]
嬰兒由母親哺育, 處於咀唇畤代, 與食物(求生)有關, 發音以m為主, 媽, ma, mom, mum, mother, mere.......
爸在外嘛, 無關痛癢!
[/quote]


怪不得男人比女人命短!


-- 作者: nana
-- 發表時間: 2004/11/18 04:4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GordonWu[/u]在 [i]2004/11/17 06:55pm[/i] 發表的內容:[/b]
怪不得男人比女人命短!
[/quote]

對了!! 媽主內, 發m聲唇形內向(像親吻), 爸主外, 發音時唇形向外的(像噴氣趕走小昆虫), 如爸, pa, papa, pere, father....在外的冇咁親, 又危險D!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