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易門】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47)
--- [轉貼]高島斷易析評◎遇《需》之《小畜》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47&topic=107)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6/03/18 00:17pm

筆者剛在找資料時,無意中找回一篇昔日在緣網舊站上的一篇《易》學討論文章,
是當時易友 c 兄 為《高島斷易》其中一篇文章的見解,覺得仍有討論空間,特轉貼回來供大家研究。

[quote][b]下面引用由[u]C[/u]在 [i]2002/06/08 09:59am[/i] 發表的內容:[/b]

遇《需》之《小畜》

*********************************************************************

  一日友人伊東貞雄氏來告曰:「余小兒自又為京都吳服商某之幹人,近來久絕消息,余甚懮之,幸請一筮。」得《需》之《小畜》。

  《需》上六爻辭曰:「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斷曰:需者,待也。內卦乾為父,待外卦坎中男,消息之象。今得上爻,其爻辭「入于穴」,想必令郎與同僚三人,流連花柳之巷,耽女色也。然此爻變則為巽,巽為風、為人,是本月之末,可必與同僚歸宅也。

  果如此占。

  爻神之驗,隨時隨變,不可拘執,如此卦「入于穴」一語,皆當活用,方見靈變,讀者宜玩味之。其他各爻亦皆如此例,爻辭得豕字,小為鼴鼠,大為象,就其形而活用之類是也。考《易》象者,不可不知此義也。

節錄自 高島吞象•《高島斷易》

  ◎書名:高島斷易
      易經活解活斷案例集
  ◎作者:高島吞象(日本)
  ◎翻譯:王治本(清朝人)
  ◎點校:淨凡
  ◎出版:延邊大學出版社(中國•簡體字版)

*********************************************************************

  C評曰:「入于穴」斷曰入花街問柳之象,臆測之「神斷」也。高島流循辭索象之隨機、靈變竟可玩味至此田地,「穴」女陰門之象,「入于穴」即男陽入於女陰之象,引申為「流連花街柳巷」之象耳。

  象當據卦畫之陰與陽來說解,「穴」象〈兌〉,《需》六四曰「出自穴」,明說九二、九三、六四成〈兌〉,六四正處於穴之上﹔並說六四上臨上六、九五、六四所構成的〈坎〉,〈坎〉為「溝血(洫)」,故曰「需于血」。上六應九三(為穴位),上下往來,成正反兩〈兌〉為「穴」,故曰「入于穴」耳。

  下卦〈乾〉在人為「父」象、九三上應上六,曰「三人來」,速者,召也。象呈父召之急也﹔上〈坎〉在人為「中男」,亦為「畏懼」,故曰「敬之」,象呈小兒已知父之急召,心懷戒慎,正陷溺於無力之象,但終將也有所回音。

  循辭臆解,占,不如不占。

                         2002/04/30


[/quote]


-- 作者: 怀予
-- 發表時間: 2006/03/18 03:4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怀予在 2006/03/18 03:48pm 第 1 次編輯]

象生辤,辤係象。循辤取象,活論人事,亦一途也。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6/03/20 00:09pm

筆者認為此卦中的『穴』象,並非言互體的兌卦。

而且高島前輩在解卦時的重點不是把卦死解,

而是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余小兒自又為京都吳服商某之幹人」

因而作出上述評論。

歡迎各易友參與評析。


-- 作者: mccann
-- 發表時間: 2006/03/22 05:17pm

易道廣矣、大矣,於象無所不具。
高島評《需》上六爻辭曰:「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為:
需者,待也。內卦乾為父,待外卦坎中男,消息之象。今得上爻,其爻辭「入于穴」,想必令郎與同僚三人,流連花柳之巷,耽女色也。然此爻變則為巽,巽為風、為人,是本月之末,可必與同僚歸宅也。
果如此占。

~~~~~~~~~~~~~~~~~~~~~~~~~~~~~~~~~~~~~~~~~~~~~~~~~~~~
其文云:「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三人,指下陽三爻,即初九、九二、九三。
此三陽務欲前進,但畏于險難,不能前進。
其難既通,三陽務欲上升。不須召喚而自來,故云有不速之客三人來也。
上六居險之終,為無位之地,以一險而為三陽之主,不可怠慢。故須恭敬此三陽,乃待終吉。

高島僅謂:想必令郎與同僚三人,流連花柳之巷,耽女色也..............,是本月之末,可必與同僚歸宅也。

「想必」二字堪玩味。
其重點乃在最末一句:本月之末,可必與同僚歸宅。
果如此占!

豈如此君所言:「穴」女陰門之象,「入于穴」即男陽入於女陰之象,引申為「流連花街柳巷」之象耳。

斷章取義,斯為一例!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6/03/23 09:5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緣生在 2006/03/23 09:58am 第 2 次編輯]


[size=4][b]水天需[/b][/size]

[UploadFile=BBDD_1143078842.gif]
卦辭  需:有孚,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  
象曰  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彖曰  需,須也﹔險在前也。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上六爻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上六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 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size=4][b]風天小畜[/b][/size]

[UploadFile=A4pAFb_1143078867.gif]
卦辭  小畜:亨。 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象曰  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彖曰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 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上九爻辭: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 月幾望,君子征凶。  
上九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6/03/23 10:40am

習《易》心法中,有以陰待陽之原則。

如用在筮占之上,亦有所謂“問題決定答案”的看法。

這情況就正如像玄空風水學理上:
“見水即知龍之所在,觀龍即知水之何去”。

從高島前輩引述事主的問題,再看筮出之卦,
富經驗者其實已可從卦中得出“象”之顯隱。

原文:
“一日友人伊東貞雄氏來告曰:「余小兒自又為京都吳服商某之幹人,近來久絕消息,余甚懮之,幸請一筮。」”

這段其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項目輸入,若疏忽之,便不能明白高島前輩為何有此“想必”之聯想。

此外,在古漢《易》中的飛伏運用,在卦上亦表露無遺。

有志於研究古漢《易》者,切不可粗疏視之,錯過了學習的機會呢。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6/04/14 11:48pm

古筮法乃《易》之遺法。

古之國師無一不精,實為好《易》道者深研之對象....


-- 作者: keyarea
-- 發表時間: 2006/04/14 11:55pm

外卦橫看,水變成風    

水風井,思飲水思源,守規則吉.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6/04/18 11:1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緣生[/u]在 [i]2006/03/23 10:40am[/i] 發表的內容:[/b]
習《易》心法中,有以陰待陽之原則。
如用在筮占之上,亦有所謂“問題決定答案”的看法。
這情況就正如像玄空風水學理上:
“見水即知龍之所在,觀龍即知水之何去”。
...
[/quote]

風水學理上的“形、理兼察”之法,實遠兆於古筮的原理呢。

在古筮的學理上,所得之“卦”只是關鍵之一,
所佔之“氣”是其二,
所在之“場”是其三。

三才之道也。

因此若從先賢之卦例上學習,『虛心』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b]因為心廣自然眼開也。[/b]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6/11/06 03:01am

如對古漢《易》象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多在此題上探討呢^^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7/08/16 00:0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緣生[/u]在 [i]2006/11/06 03:01am[/i] 發表的內容:[/b]
如對古漢《易》象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多在此題上探討呢^^
[/quote]

習《易》的同好不妨多看再看^^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