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法界
-- 發表時間: 2009/06/02 10:35pm
[討論] 阴阳平衡是伪中医 --- 莫让伪中医毁了传统文化- ----计然 序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平阳秘”,秘:固守、固密。人体阳气有向上向外发散的趋势,“秘”就是要守得住,不能妄发。 但是自近代以来,很多中国人竟然,以讹传讹,盲目,糊涂的认为“阴平阳秘”中的平、秘都是一个意思----平衡。 认为“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证"。“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生命的根本,阴阳要是平衡,那么我们人体就能够健康,如果阴阳失衡,那么就会患病,就会早衰,甚至于死亡。”。甚至恬不知耻的宣传“阴阳平衡是中医学对人体最佳生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 事实上中医,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没有“阴阳平衡”这种混账说法! 一。阴阳平衡是邪说,我华亘古阳为尊 《周易》──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地理知本金锁秘》── :“一部大易,扶阳抑阴。” 卢铸之、卢永定──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徐小圃── 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的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的主力。(《名老中医之路》) 阳气一潜,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宋*朱熹── 乾坤阴阳以位相对而言,固只一般,然以分言,乾尊坤卑,阳尊阴卑,不可并也。(《语类》) 明*张景岳── 阳之为义大矣。夫阴以阳为主,所关于造化之原,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类经附翼》) 明*方以智── 天道以阳气为主,人身亦以阳气为主,阳统阴阳。(《物理小识》) 清*徐大椿── 人得天地之气以生,有生之气,即是阳气,精血皆其化也。(《医学源流论》) 郑钦安── 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 人身立命,就是这一个火字,火即气,气有馀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夫人身一点元阳,从子时起,渐渐而盛,至午则渐渐而衰,如日之运行不息。 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转成生机。 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 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 业医者,果能细心研究,即从真龙上领悟阴阳,便得人身一付全龙也。 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 仲景一生学问,即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元阳上探求盈虚消长,揭六经之提纲,判阴阳之界限,三阳本乾元一气所分,三阴本坤元一气所化,五臟六腑,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 元气为人生阴阳之主宰。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阳气包括先天阳气和后天阳气。先天阳气来自父母的遗传,存在于肾中;后天阳气则来自各种食物,产生于胃。从生理上而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存,依靠的是阳气,人体各个脏腑、各个器官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以及精、气、血、津液的化生、运行,都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清代名医郑钦安说“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理论认为“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动力”。该理论的超凡之处在于抓住关键因素,因势利导,只要把阳气补足,身体就能自动祛除疾病,达到不治病而病自愈的疗效。一个人健康与否首先取决于元阳的多寡及其存在状态,“阳不患多,其要在秘”即元阳越多越好,而且还要潜藏。元阳好比是一个国家黄金储备,黄金储备越多,国家越富裕,人民的生活越好;如果黄金储备少,这个国家的钱币就会贬值,社会就要动荡,百姓自然就不会有好日子。同理,一个人的阳气不足或元阳不能很好贮藏在肾中,他(她)就要生病,病有万端,但根子只有一个即阳气出了问题。有的人同时患几种疾病,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一旦阳气补足了,几种病都会好。 明代的李念峩曾云:“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天之运行,惟日为本,天无此,则昼夜不分,四时失序,晦暝幽暗,万物不彰矣。在于人者,亦非此阳气为要,苟无阳气,孰分清浊?孰布三焦?孰为呼吸?孰为运行?血何由生?食何由化?与天无日等矣。”火神派开山鼻祖、清廷名医郑钦安明确指出:“人身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而郑钦安的弟子——四川名医卢铸之更是将钦安学说发展成纯粹的扶阳学派,提出了“人身立命,在于以火(阳气)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阳气)消阴”的学术观点,卢氏心法曰“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吾道一以贯之,曰:扶阳气也”。 《素問?生氣通天論》有“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張志聰《素問集注》意見:“此總結上文之義,而歸重於陽焉。,蓋陽密,則邪不能外淫,而精不內亡矣。無煩勞,則陽不外張,而精不內絕也。” 亚伯拉罕·林肯一幕句名言----“你可欺骗所有人于一时;或欺骗部分人于永远;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阴虽然可以暂时战胜阳,但从长远的观点看,阳的力量注定大于阴的力量。 如果阴阳是平衡的,世界将永远保持原初状态, 如果阴阳是平衡的,历史将永远不会发展进步! 如果阴阳是平衡的,生命将不会长大--不,生命永远不会产生!
现代西方科学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这仅是触及到了世界的表现,其根本就是按中国传统的文化讲“阳气才是有序之源”,西方人眼 中的所谓“非平衡”是果,是表象,它的因,本质是阴阳对待中略为胜出的阳气---这才是有序的“源中之源”!! 马克思讲历史是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如果阴阳是平衡的,从长远的观察,它只能是一个终将回到原点的圆。正是由于阴阳对待中略微胜出的一点阳气,才使他不会回到原点,而成为一个螺旋![br][br][color=#990000][b]-=-=-=-=- 以下內容由 [i]法界[/i] 在 [i]2009年06月02日 10:42pm[/i] 時新增 -=-=-=-=-[/b][/color] 阴阳平衡是邪说吗? 各位大大认为该如何认识?
-- 作者: supralex
-- 發表時間: 2009/06/03 00:01am
後學想中醫是希望做到陰陽平衡,將問題降到最小。術數也是,正如斗數是要善用12宮,每個人都有四化,都有116粒星曜。如你只側重一方,其他便失平衡,問題隨之而來。四柱八字有所謂財多身弱,小弟想也正是這道理。 一點淺見。
-- 作者: 法界
-- 發表時間: 2009/06/09 10:35pm
假如阴阳平衡是邪说,那许多门术数的基础理论就有大问提了。。。。
-- 作者: Maggie
-- 發表時間: 2009/06/09 11:39pm
小妹才疏學淺,對這篇文章不便評論,看後只想到一句說話, "沒有母親那來的兒子"。 中醫有說"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想當然,兩者缺一不可。 陰陽是對立而統一,任何一方過多或不及都會產生不同的身體變化, 而"平衡"只是陰陽互相制約下中醫所追求的結果。 中醫角度,除了先天體質的影響,自然界有六淫,人受環境人事所引 致七情六慾的內傷,亦有外傷等。 身處現代這個花花世界,個人認為追求陰陽平衡才是中醫最高的境界。 一點淺見,如有錯漏,請各位前輩不吝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