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本有正念 "過期"觀念(二) 要有耐性,
據說有團契導師煞有介事的問團友一個老套得不得了的問題:「如果你賸下三個月命,你會做什麼?」 有團友說:「買一套『靈格風』,三個月學好外語囉。」 三個月就能代替十年寒窗,好一個叫人死得瞑目的理由。 快!快!快!這年頭我們已被馴養得愈來愈急進,明明不趕時間,但就是禁不住要衝紅燈;前頭的人走得比較慢,心裡就暗暗地咒罵他。與人交談時,愈來愈沒耐性聽對方講話,只想盡快把自己想講的話講完;碰到問題時,很少能靜下心來從詳計議,不管有效無效總要作些行動才感安心,搞得一團糟時就說:「但我有做事情啊。」電視劇裡的男女主角也愈來愈沒耐性談情說愛,只要擦出火花,最好當晚就上床,速戰速決,反正觀眾同樣沒有耐性等。大器晚成彷彿是虛度光陰的同義詞,三十歲前賺到第一桶金才算有效率。整個社會好像得了躁狂症一樣。 而當教育體系也變得沒有耐性時,可以想像這種躁狂症將變成遺傳病。大凡學有所成的人都知道,學習是一個緩慢、磨人的過程,如果說不愉快就不能學習,只是把自己的前途推卸為老師的責任,這種人大概只能做個不學無術的人,偏偏這正是現在教育的主流。一位老師告訴我,「學生愉快學習」的結果,就是「老師吃不下飯」。現在老師上課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控制教室秩序,講課舉的例子若有學生已聽過,那位學生就會嚷著要老師舉別的例子,完全不理其他同學的意願;講課的娛樂性若不足,學生又會喊叫沉悶。如是者撐持到中午,還能有什麼胃口?我並不打算批評年輕人,只能說活在這樣躁狂的年代,他們的反應是「正常地不正常」。 為甚麼要有耐性?緩慢、沉悶不是一種罪過嗎?緩慢、沉悶的人、事、物不是應該提高一點效率、喜感嗎?快一點、樂一點不是好一點嗎? 追求效率,也許是推動世界前進的一種動力;但缺乏耐性,卻可能令我們與世界愈來愈疏離。欲速則不達,耐性不等同縱容包庇、沒有要求、麻木遲鈍,耐性是一種尊重生命、尊重世界的態度。當我們說要有耐性時,都有一個指涉的對象,這個對象可以是人、事或物,譬如說對別人有耐性、對學習有耐性、對一盆植物的生長有耐性……。萬事萬物都有它自身存在的形式、狀態、規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語),所以耐性背後反映的,就是承認客觀的世界不必遷就我主觀的意願而運作,世界與我之間是有界線的,想要真正認識它,必須調校自己的韻律以遷就對方,無論是學習一門技能、認識一個人、思考一個問題,都必須如此,這個調校的過程,就需要耐性。一個有耐性的人通常不會是個自我中心的人,因為他過著的是一種「當對方有到」的生活。然而今天,我們卻企圖否認萬事萬物皆有其限制。 譬如說,時間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限制,時間太強橫了,我們只能尊重它。我剛出來教書時,很羨慕那些教學與班級管理都一級棒的老師,前輩們會說:「不用急,十年後你就可以。」無論如何努力,有些東西就是需要時間來醞釀、發酵、積澱。不少夫婦雖然上了許多婚姻成長課程,學了許多技巧,仍然離婚收場,常常是因為有一方已失去耐性─「雖然你願意改,但是我不願意等。」 秉賦是一種限制,所以不設上限的資源增值根本是一種殘忍。聰明的人常不明白笨拙的人為甚麼那麼笨,世上雖然有自甘墮落的人,卻沒有人自願當個笨蛋,許多人雖然很努力,卻每天都要在自己的限制中掙扎求存。潛能是否真的無限,我們不清楚,只知道縱然有無限的潛質,最終也只能化作有限的實質。每個人都有其長處短處,當別人硬是要以自己的長處為尺,來衡量我們的短處時,我們每個人都受不了。 墮落後的生命更是充滿限制,所以我們對別人以至對自己都要沉得住氣。當主觀意願與客觀表現不相符時,我們連對自己都缺乏耐性,怪自己這樣、怪自己那樣、發自己脾氣。許多心理問題就是源自我們對自己缺乏耐性,以致我們不單與世界疏離,甚至與自己疏離。 要有耐性,因為世界不是以我為中心,萬事萬物不但千差萬異,而且各有規律。有耐性的人不是沒有情緒、沒有脾氣,只是他能分清何時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何時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面對這個躁狂的年代,我們可不可學習,容許停頓,容許無為,容許事物不一定在我的掌握之中?這是培養耐性的第一步。至於第二步,你耐心等等自然就會知道。 http://www.npac.org.hk/newsletter/2004-04/2004-04p02.htm
-- 作者: 本有正念
-- 作者: az259 不能因為性格這樣就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