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Fineness
[這篇文章最後由Fineness在 2004/10/31 09:00am 第 2 次編輯] 肯定是我們都沒法子把話說清楚,所以愛情才會日漸枯乾,以致缺少養分。 看過乾掉的葉子吧。沒有根與莖的輸送,愛情別想再長大,我們的愛情是屬於這一類的。 接受彼此時,什麼話都想聽,什麼話都想說。 五官中「最愛逞強」的器官,剛好都沒長骨頭,你知道我說的是嘴巴與耳朵。 人最不愛獨處的年紀,你錯過了?還是輪不到別人提醒──兩人都把愛看得太自我,沒有伸展的空間,以為愛就該捨己助人(但是該把那個自己藏到哪兒呢?)。 你何時會審問自己的惡行呢?是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 從青春的樹上,擰下一片清新的嫩葉,聞起來很像是清晨吻過朝露的味道,沒有太多沉重,色澤也好淡雅;愛情剛要成形時,就被我們無意的舉動給弄傷,隨即就能馬上復原,痛的感覺還無法形容。 同窗情誼的相識與愛戀,有多少是出自於學習與碰撞時所產生的誤解,把愛說得分明,簡單的兩條線;彼此互不相通時,就直往前去,未來就在下一步時臨門──揮手說再見時,愛情還小,不及我們成熟。 看著街上結伴出遊的男女,多半在人前表現濃情蜜意,走路時也要像是同一步伐。心裡就想:「愛情真的能叫自己服從別人,而違背自己的心意?誰是誰的影子?」 兩個靈魂裡的兩顆心,頻率不一的跳動著,誰能保證心意不變質?情人裝是同一家牌子出品,可人不是單數──是複數,要加S的。 兩個人,同時就有兩種心境,傳遞愛時,也就有時差。 愛情的苦,是嘗過它的甜,所以知道苦,更苦的是明明相愛,卻在苦裡嘗愛,哪嘗得出美味? 身旁的那個人可能會帶給自己錯覺,以為是愛,其實不是愛,只是類似愛的感覺而已。 有天,一對情人,彼此都發現用太多愛對待,讓人失去自我,硬要對方以同等的方式回應──那樣好辛苦,也太自私。 能不能把愛平均分配,一半是給對方,另一半留給自己。 我不是天生靠別人施捨愛而活的個體,我何時才想到為自己想愛的渴望,向彼此表露可以承受的範圍? 愛是由誰澆灌──是被愛,還是愛人?──兩者皆是,早晚各一次。中間就讓陽光曬曬,好讓光合作用把多餘的水分蒸發,以免愛溺斃。 愛人就先營造彼此舒服的感覺開始,那騙不了人。隱忍與否定都不適宜。 愛從嘴裡說出來,也可以把愛收回(在必要的時候),除了能讓愛滋長,蛻變,也能強韌。 知道人的不同,就能包容愛有時也會令人感到陌生;知道愛人本是犧牲,就不會有太多的勉強。 愛人的方式也許適用於自己,但不見得對別人也管用,那人本是我們不瞭解居多。 細分愛的品種:有的四季皆能種值,有的只在特定的節令時開花。有資格成為那愛的主人,就得先為愛提供生長的環境。 愛不在於次數的多寡,在於品質;被愛,能滿足多少?唯然,有些愛就是需要等待,給予一些必要的暗示,而這個動作,很多人都忘了做。 愛戀中的兩人,都是施予者,同時也是收受者。 何時我們都懂得彼此的表情所代表的意思?懂得愛的分寸,出錯的機率自然就減少,至多不會到都受不了的地步,憤怒已是底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