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wingwing
-- 發表時間: 2004/11/08 04:39am
[這篇文章最後由WingWing在 2004/11/08 04:42am 第 2 次編輯]
[br] [b][color=blue]佛家所謂的八苦...轉貼[/color][/b] [br] [br]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憂悲惱苦、怨憎會苦, [br] 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 取要言之:五盛陰苦, [br] 是謂名為苦諦。 [br] -增一阿含經,佛告五比丘 [br] 再沒有更簡單的語言,能像佛陀如此明白說出人生的痛苦了。 [br] 誕生在這個世界,就注定要接受痛苦的折磨,因為我們有了身體,有 身體的人必然會老、會病、會死,年華老去的悲哀、輾轉病榻的折磨、 面對死亡的憂傷與畏懼,都是我們痛苦的緣由。 [br] 在青少年的時代,我們比較不容易體會老、病、死的苦,但我們差不 多在很年幼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人生的某些難以說明的憂傷、悲哀、與 煩惱,這使我們失落、無助,與徬徨。 [br] 接著,我們環顧四周,發現處處都是冤家聚頭,討厭、憎惡的人偏偏 與找們相會;而那些我們恩愛的人則往往必須別離。為什麼我們想求的 總是求不到呢?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痛苦了吧!我可不可以從這 種痛苦的羅網掙脫出來呢? [br] 其實,這個世界上人人都一樣的痛苦,只是痛苦的形式不同,痛苦的 本質都一樣的,痛苦的來源也沒有差別,簡單的說,就是色、受、想、 行、識五種障蔽與燃燒使我們聚集了這些痛苦。一個人到了中年,通常 已經歷練過無數次的八種痛苦了。 [br] 我們民間有一句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把它對了一個下聯 :「人人有些難言的苦」。我們在世間塵緣之中,看到了許多微笑著生 活的人,也看到了許多和樂的家庭,那是因為我們尚未看見他人苦痛的 實相,而我們反省起來,會發現人生的過程其實只是不斷療傷止痛的過 程罷了! [br] 所以,佛陀在悟道的時候,初對五比丘說法,就說出了人生的苦相, 然後他說了「苦、集、滅、道」四聖諦乃是修行佛法的人應該最先覺悟 的根本。 [br] 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 [br] 集,人生的痛苦是貪、瞋、痴等煩惱惡業所招集的。 [br] 滅,人生最理想的歸宿是常住於清淨安樂的涅槃境地。 [br] 道,是修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 念、正定〉,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 [br] 四聖諦講的就是因果,集是因,苦是果,苦集是迷的因果、世間的因 果。道是因、滅是果,滅道是悟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 [br] 人如何才能從痛苦中得到解脫呢?人如何才能解開身體的束縛呢?四 聖諦說的正是最清楚扼要的答案。
-- 作者: WingWing
-- 發表時間: 2004/11/08 10:19am
可以順便看看下面連接呢。^^ [br] [url=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1&topic=44] [u]電影《小活佛》中 印度王子悉達多對生老病死的體會[/u][/url]
-- 作者: 鐵公
-- 發表時間: 2004/11/08 00:2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ingWing[/u]在 [i]2004/11/08 10:19am[/i] 發表的內容:[/b] 可以順便看看下面連接呢。^^ 電影《小活佛》中 印度王子悉達多對生老病死的體會 [/quote] 一點神靈無界限。 。萬千大願皆慈悲 不同名號因風俗。 。佛道善根莫質疑 :em06: :em06: :em06:
-- 作者: Syren
-- 發表時間: 2004/11/08 03:07pm
放下,就是解脫~
-- 作者: WingWing
-- 發表時間: 2004/12/13 07:38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鐵公[/u]在 [i]2004/11/08 12:23pm[/i] 發表的內容:[/b] 一點神靈無界限。 。萬千大願皆慈悲 不同名號因風俗。 。佛道善根莫質疑 [/quote] :em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