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tkm
人類應更自省內斂面對21世紀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錢鋼,曾任記者,並曾在審判「四人幫」及中國發射第一枚洲際導彈和潛艇導彈等重大新聞中作現場報道。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國唐山發生大地震,巨災造成二十四萬二千多人死亡,錢鋼當時在災場採訪三個月,之後,他著有《唐山大地震》及與耿慶國教授主編《二十世紀中國重災百錄》。 剛過去的聖誕假期十二月二十六日,印尼、泰國、印度及斯里蘭卡等南亞地區發生九級大地震及海嘯,世界為之傷痛仍深,令錢鋼回憶二十八年前令他「一夜成長」的地震災難經歷,並且重新翻視資料。他說,巨災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而每個世紀都會發生若干次巨災,值得深思的是人類應如何與地球相處、如何保護自己? 問:南亞國家發生的大地震、海嘯,勾起你對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記憶,你曾經參與救災、採訪,這些經歷有沒有令你改變對生命的看法? 答:當然!我能想像災害的慘烈。巨災令你看到生命的脆弱,命運的無常。這次受災國家的人民,在整個二十一世紀都難以完全擺脫這次大海嘯的陰影。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第一位的關係。當巨災降臨,無數人生命終止在一瞬間,一切人間爭鬥都會退居其後。災難讓我們看到,「活」,是多麼寶貴,人類的互相依存,是多麼值得珍惜。 問:在你所掌握的資料中,上一次大地震海嘯發生在甚麼時候?香港、或香港鄰近地區,包括中國內地沿海地區省巿及台灣,有沒有發生過地震海嘯?中國會不會發生地震海嘯? 答:1960年5月22日下午3時智利發生8.9級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平均高達10米、最高25米的巨浪,猛烈沖擊智利沿岸,死亡5700人。時速707公里的海嘯波橫貫太平洋,猛掃夏威夷,沖擊1.7萬公里外的日本,日本有15萬人無家可歸,輪船都被掀到了城鎮大街上。 在我和耿慶國教授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重災百錄》中,記載了「二十世紀中國大陸發生的唯一一次海嘯」──「一九一八年廣東南澳地震海嘯」。著名科學家翁文灝在《近十五年中國重要地震記》中記載:「民國七年二月十三日,福建、廣東沿海地震。其震中區域在泉州至汕頭一帶,地裂土崩,海水騰湧,房舍傾覆………」。他的記載,提到了「海水騰湧」,另有記載提到「地震引發的海嘯潮高7.5米」。 但是仍有科學家說,二十世紀中國大陸沒有發生過地震海嘯。我在印度洋海嘯發生後,即去重新查閱舊報紙,看到上海的報紙記錄那天地震(當時稱「汕頭地震」)很詳細,但卻奇怪地看不到對海嘯情景的描述。所以這一歷史事實,仍待考證。 但我們由此可以知道,在距離香港很近的地方,是可能發生強烈地震、也可能發生地震海嘯的。台灣,則有確鑿的地震海嘯紀錄。1781年5月22日,台灣及台灣海峽發生地震海嘯,淹沒了120公里長的海岸線,死亡4萬至5萬人,直到這次印度洋地震海嘯之前,這個死亡人數都是世界海嘯之最。另外,1867年12月18日,台灣基隆北海中發生6級地震,這次地震伴隨有火山爆發和地震海嘯,基隆幾乎全部被毀。 問:看到今次南亞大地震、海嘯的媒體新聞報道及相片,你有何感受、反應? 答:看到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我的感受:這是一次數碼時代的海嘯。現在有一批令人慘不忍睹的海嘯照片在網路上流傳,還用了「傷痛無國界」的名字。這到底是賑災呼籲還是數碼圖片show?這到底是要讓我們的世界從劇痛中平復下來還是要在人們的傷口上撒上鹽粒?請想一想此時此刻那些驚魂未定的幸存者的心情吧,請念一念那無數的亡靈──讓他們安息吧。 就像在SARS(沙士)期間,內地媒體不能報道疫情真相,卻可以大肆報道伊拉克戰爭。這一次,我們又看到內地主流媒體對別國災難的「放開」、「充份」報道(和對本國災難的報道控制形成對比)。而且,愈來愈多的報道開始集中到中國的救援,說中國的救援「彰顯大國風範」。那些宣傳色彩很重的報道,表現出的,是一種急於「崛起」的心態,而不是一個真正偉大的民族的寬厚、善良和同情心。 無論44年前的智利地震還是28年前的唐山地震,媒體都沒有像今天這樣的「海量」報道,這是令人類尷尬的現實:在智利地震44年、唐山地震28年後,我們在這次海嘯時發現,面對一場巨災,人類提高最快的竟然不是抗災能力,更不是防災能力,而是報道(傳遞)災害資訊的能力! 印度洋上沒有海嘯警報系統。這次地震震央在海底,波動傳到海岸一般要20分鐘到2個小時,如果有人報警,這段時間足夠人們逃生。但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專家在檢測到地震後,竟然無法找到與印度洋沿岸各國溝通的途徑,反而是通過媒體才知道發生了甚麼。這不能不說是對這個數碼時代的反諷。 問:科技的迅速發展為甚麼沒有使人類在災害面前變得更強大?你個人意見中,自然災害對人類有甚麼警示? 答:從智利大地震到今天近半世紀,是人類從「工業時代」跨入「資訊時代」的關鍵時期。資訊時代,或者叫數碼時代,人類提高最快的,就是對地球的「索取」的能力。 同樣是先進的技術,強大的資本,遠遠沒有像「索取」的時候那樣,應用於對保護地球的「付出」,對人類安全的「付出」。 在財富聚集的激烈競賽中,人類如同把脆弱的雞蛋愈愈高,最後把自己置於「危如累卵」的險惡境地。人類的心理也是這樣,在上世紀末的網路泡沫時期,許多人充滿醉意,躁動不寧,不要過去,不要未來,只要眼前的暴利。但是自從1997年開始,巨大的災難一個個降臨:金融風暴;九一一;SARS;海嘯。地球還是那個地球,但人類卻差一點誤以為自己已經成為巨人。 問:我們應怎樣保護地球、保護自己? 答:有許多人認真地問我,巨災是不是「天譴」?是不是大自然在對人進行懲罰和警示?我相信科學,現在還沒有證據,說地球上的哪些巨災是人類活動所直接導致的。但我認為,無論有無宗教信仰,對天空、大地和海洋,對宇宙,常懷敬畏,對自然和人類都是有益的。 我曾在《20世紀中國重災百錄》的序言中寫道:「21世紀人,應當比他們的前輩享受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和諧,更多的寧靜。他們將更智慧而不是更蒙昧,更自然而不是更異化,更溫和寬容而不是更會自相殘殺,對自己的母親地球,將有更多的孝子之心而不是更會索取和摧殘」。 人類的進步沒有近路可走。21世紀還會有別的「巨災」降臨。人類只能自省內斂地面對。只有寧靜下來,清醒,從容,人類才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