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無尾蜂
[b]那便是兩口子去一次自助旅行。[/b] 這是一件真人真事︰某年我跟友人P到歐洲旅遊,在雅典時遇上一對比我們早幾天到埗的情侶。通常在異鄉遇上香港人,為了打開話匣子,我「循例」都會問︰「XX好不好玩?XX美不美?」 這些基本的問題。萬料不到這卻引起他們的紛爭:當男方說好玩時,女方便說不好玩;女方覺得美的地方,男方卻認為一點也不美,連一些客觀的問題(例如:XX離這裡遠不遠?XX貴不貴?)他們也各執一詞,你說遠時我說近,我說貴時你說平,雙方更吵得臉紅耳赤,好像若果當時現場有兩把刀的話,他們一定會拿來互「片」似的 (互相廝殺)。 這個時候,我跟P早已被嚇得不知所措,唯有急急想辦法撤退,可是兩人卻好像早已厭倦了身邊只有對方的日子,不斷邀請我們一起同遊;我們深怕會成為兩人吵架時的磨心,只好一味的推搪。安全「脫險」後,我跟P都有相同結論:他們返香港後應該很快便會分手。 一起去旅行可以說是同居關係的「超濃縮版本」:雖說同居男女理論上需要跟伴侶朝夕相對,然而,撇除上班時間,兩人真正在一起的只有大約12,3小時,加上若果有時你想獨自外出透透氣,也可以有「約了朋友晚飯、開OT、回阿媽屋企飲湯」等等十萬九千個藉口,故此算起來其實各自擁有的時間還真不少。然而,若一起去旅行的話,在旅程每一天的廿四小時中,除了上廁所及洗澡的時間外,基本上可以說是分秒相對、寸步不離,所以,去兩星期旅行,其實就等於同居一個月。 人們在說同居能夠考驗情侶是否適合共同生活時,往往只著眼於一些生活上的細節,例如︰擠牙膏的方法、廁所板牽起或放下、如廁後會否沖廁、睇波還是睇電視劇等等。不過,我卻認為生活習慣上的差異還是其次,因為若果大家能夠互相容忍和體諒,事情總可以有解決的方法;對於我來說,了解彼此的處事態度才是最重要,就這一點來說,同居的效果便遠遠不及去一趟旅行來得快。 在人生路不熟的國度裡,情侶們往往會遇上不少考驗,需要作出很多重要的決定,解決層出不窮的突發問題,面對種種困難及挑戰,這時候,便不難看出彼此的目標是否一致,處事方法是否有共識:女的會了解到男友是否值得依靠,是否可以保護自己;男的則可以體會到女友是否願意「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若果彼此在某些層面中出現了分歧,衝突便會發生。 在香港,兩口子若果「吵架」,也可找朋友傾訴,或者寄情工作,又或者索性藉著一些行動(例如:唱K、瘋狂購物、飲酒)來抒解鬱結。然而,身在異地,跟朋友相距十萬八千里,遠水也救不了近火,當然也沒有工作的寄託,更惶論可以輕易找到麻醉自己的方法:除了日本、大陸、台灣等地,想找唱K的地方並不容易,即使有也恐怕沒有你喜歡的劉德華,李克勤,楊千嬅陳奕迅;瘋狂購物不是不可,除非你帶備了充足的「金錢」,否則便要有「彈盡糧絕」、「流落異鄉」的心理準備;若果選擇獨個兒上酒吧劈酒,醉醒後人財兩不失就真的要劏雞還神。 於是,在鬱結不能得到宣洩的情況下,彼此間的怨氣只會愈來愈深;當雪球愈滾愈大的時候,後果可會是不堪設想。 利時神婆在某報的專欄中提及到以下事例︰一對拍拖年多的情侶興緻勃勃地的到澳洲旅行,豈料頭一天便發生磨擦:女方責備男方駕車時魯莽又糊塗,男方則埋怨女方領航時搞不清方向。到達酒店後,女方發覺質素欠佳,於是又再責難男友。第二天出發潛水時,女方看見別的遊客坐的船較豪華,便開始抱怨;其後女方因做不到指定安全動作而不獲准下水,於是只好眼巴巴看著男友「風流快活」,事後當然又責罵他不理女友的死活。這時,男方亦開始按捺不住怒火……如是者每天雙方都會因事起爭執,彷彿只看見大家的缺點,完全忘卻了彼此的好。當旅程結束時,男方即時向女友提出分手,抵達赤鱲角機場後,兩人便頭也不回地各行各路,情況就有如日劇「成田離婚」的真人版。 有結婚打算的情侶們:還是趕快計劃一下行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