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心靈雞湯】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48)
--- 哲理與人生版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59)
---- [轉貼] 孩子,我應該留給你什麼?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59&topic=919)


-- 作者: 飛天
-- 發表時間: 2006/06/28 09:54am


文╱Carol(奧林大穎文化總編輯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個小男孩有一個好朋友,小男孩從小就跟這個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
這個好朋是 一隻小豬,而這個小男孩的爸爸是個以殺豬為生的屠夫,
小豬養大了,有一天會是爸爸要屠宰的對象。

小男孩一直很怕小豬長大,他怕失去最要好的朋友。

可是,小男孩不知道的是── 爸爸也快死了,因為爸爸得了癌症,
醫生告訴爸爸只剩半年的時間可活了。

爸爸還是每天靜靜的工作,他想只剩半年了,更要好好工作,多賺點錢
留給兒子過日子。

「除了錢之外呢?孩子,我還應該留給你什麼呢?」爸爸這樣想著。
爸爸告訴小男孩:「再過一陣子,我要殺你的那隻小豬了,到時候,請
你當我的助手,在一旁幫我。」

小男孩不只悲傷,還很生氣。他想:「爸爸真過分!真殘忍!」

爸爸依然每天工作、殺豬;小男孩對小豬很不捨,全心全意珍惜跟小豬
相處的每一天,  也因為對爸爸的不諒解,小男孩要求自己要更堅強面對這一切,他不願在爸爸面前示弱。

到了該殺小豬的那一天了 .......
爸爸沒有殺小豬,因為爸爸在那一天死了。

小男孩靜靜的流眼淚,他終於了解爸爸的心意了。小男孩沒有嚎啕大哭,
因為他對「失去」一直有準備,現在他更知道──爸爸要他一直有這種準備。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愛的方式通常只想到「保護孩子、給孩子快樂、讓
孩子得到很 多」,    但是,人生不只是一直得到的吧?我們還要面對很多「失去」。


大一點的失去,是像那個小男孩一樣,失去至親;小一點的失去,有可
能是丟掉一個心愛的玩具,  或是一個好朋友搬家、轉學。

這些不都是孩子每天都在面對的嗎?怎麼能不教呢?


怕孩子被綁架,最好的保護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跟著他,而是教他遇到
狀況時如何自保;怕孩子生病,不要將他關在無菌室,而是教他懂得自我保健,萬一生病 了,又該如何自救;怕孩子跌倒受傷,更要教他如何讓自己避免跌倒,萬一跌倒了,自己又該如何處理.....

愈是愛孩子,愈要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他身邊時,我該留什麼給
他?」

讓孩子學會面對「失去」、面對不那麼完美的人生、有能力安慰自己,
我想是必要的。


《莉莎的星星》、《獨自去旅行》、《好好哭吧》
是三本以不一樣的故事討論「失去」 這個議題的童書。
說是童書,其實裡面有很多的涵義也是很適合大人去想想的 ......

莉莎的星星》講的是一個小女孩莉莎生病了,需要長期住院、不能去上
學,其他小朋友對同學生病這件事的反應。

有些孩子一開口就問:「莉莎生的病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有些孩子
則是擔心莉莎會不會死 ......

每一個孩子面對同樣狀況,所思所想都不太一樣,這就是個可以跟孩子
好好討論的點。

最難過的是莉莎的好朋友班尼。莉莎生病後,班尼很自責,覺得一定是
自己沒有對莉莎好,她才會生病。
又在心裡偷偷許願要把玩具都送給別人,如果這樣可以使莉莎好起來的
話.....

班尼的這些屬於孩子的天真、善意情懷,讀來真是令人動容。
我們經由一個故事,看到了生命的美好,也學習到一種新的對應生命挫
折的態度......

《獨自去旅行》則是用很童話式的可愛動物、鮮豔色彩去詮釋一個有點
小悲傷的「失去朋友」的故事。

兔子要遠行,浣熊、鴨子、大象雖然不捨,但大家以「回憶和兔子度過
的快樂時光」來互相安慰,讓「失去」這個本來是負面的情緒,轉化成積極的生命能量。


《好好哭吧》卻是由一個溫柔的死神說故事給孩子們聽.

把生跟死、快樂跟悲傷、歡笑跟哭泣,這些原本看似對立、但其實應該是並存的情感放在一起看,  讓孩子理解生活裡本來就有正面和負面的東西,應該快樂去面對正面的、好的事情,也需要有度量接受生命中不好的、負面的人事物。


所有對孩子的發展觀察及研究報告都一再顯示, 一個孩子將來賴以為生存的、足以跟別人競爭的能力, 絕不是 英文、數學、電腦這些技能 ,
而是抗壓性 、挫折忍受力、處理問題的能力、能不能自我管理、知不道自己要什麼、  能不能體諒別人、跟別人好好共處.....等等這些作為一個人的  "  完整人格特質  "  。


技能 ,只要想學,一段時間就可以學會;天生的人格特質 ,則需要從小很精細的觀察、引導、培養,長大了, 帶著這些特質去面對自己人生的種種問題,從小沒學會這些 ,長成大人了,人格特質成形了,再要彌補往往辛苦加
倍,有時也未必能扭轉得過來。


一個有美好人格特質 的孩子,不管父母在不在身邊、不管將來會碰到多
艱困的環境和人事,我想他都可以自己泰然自若的生活下去吧!


-- 作者: 文風
-- 發表時間: 2006/06/28 10:1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飛天[/u]在 [i]2006/06/28 09:54am[/i] 發表的內容:[/b]
文╱Carol(奧林大穎文化總編輯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個小男孩有一個好朋友,小男孩從小就跟這個好朋友每天形影不離,
這個好朋是 一隻小豬,而這個小男孩的爸爸是個以殺豬為生的屠夫,
...
[/quote]

要學習失去, 不是很悲哀嗎?
可是, 這就是人生的其中一課 :em07:


-- 作者: 酷豆
-- 發表時間: 2006/06/28 10:37am

過分的保護將成為溺愛,也間接降低小孩子對這個社會的適應力。

待業在家,便與父母在小孩子的管教上出現觀念上的衝突,在小孩子的個性發展上,個人偏向自由發展,在旁只做修正的工作;然而阿公、阿禡在帶孫子的觀念就是不同,什麼都幫孫子弄好好的,保護到了極至。

前天兒子補習回來,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阿禡問他洗澡沒,他說沒,阿禡去浴室看原來忘了幫他放洗澡水,一邊放一邊罵,長這麼大了還不會自己放洗澡水。

我趁此機會教育老媽,之前就要求過什麼事盡量讓小孩子自己動手你又不聽,飯都幫他盛好,連菜都夾得好好的,洗澡水也都先放好才叫他洗澡,現在罵他有什麼用,還不是你寵出來的,將來萬一要到外地就學,可能連阿禡都要一起過去照顧才行,否則可能一個禮拜都沒洗澡,回到家才洗。

雖然是個笑話,台灣越來越多都是父母在外打拼,小孩交給組父母帶,加上台灣的政治、經濟、教育一直衰退,若不及早強化下一代的適應力,很容易走上絕路。


-- 作者: nlut
-- 發表時間: 2006/06/28 10:58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酷豆[/u]在 [i]2006/06/28 10:37am[/i] 發表的內容:[/b]
過分的保護將成為溺愛,也間接降低小孩子對這個社會的適應力。
待業在家,便與父母在小孩子的管教上出現々l的々l弄好好的,保護到了極至。
前天兒子補習回來,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阿禡問他洗澡沒,他說沒,阿禡 ...
[/quote]
我在家的时候我爸爸妈妈也是对我无微不至呢, 连刷牙的牙膏都会挤好. 可我自己觉得很压抑, 好象自己很白痴. 很烦他们的. (不知道是否有人同感) 所以上大学就坚决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城市去. 我爸妈当时陪我在学校住了一个月才回去. 那时候学校还没有洗衣房, 都要学生自己手洗衣服. 我爸爸妈妈临走前居然告诉让我买一次性内衣,把大件衣服寄回家洗. 我简直都要...... 好在我属于杂草性格, 并不觉得离家是苦. 不久手忙脚乱地也可以把自己安排得很好了.

第一个寒假回家, 我爸爸妈妈就对我刮目相看了. 所以个人的意见是: 不是孩子的能力问题, 而是家长的自以为是过分保护. (孩子可能还不领情.)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程式版本:LeoBBSX Plus 商業版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