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緣生術數研究社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leobbs.cgi)
-- 【斗數原理研究】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forums.cgi?forum=65)
--- [轉貼]天干的性情與屬性 (http://leold.yuensang.com/cgi-bin/topic.cgi?forum=65&topic=173)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1/25 00:41pm

http://88say.sina.com.tw/ViewDoc.aspx?ViewMode=1&ID=818


天干的性情與屬性


人的性情除受後天環境與家庭教養而改變之外,主要決定於先天的生成,從天干的屬性亦可了解一個人的先天潛在的性情、外在相貌、處事態度...等的不同。


甲木:十天干之首,主宰四時,生育萬物,在地為棟樑之材,陽木,可喻為大樹, 性情剛直,具有惻隱之心,重德望講理性,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但也具有猜疑之心與驕傲之性。


乙木:陰木,花草灌木之類,比較柔弱矮小。溫和中帶有執拗性,也有嫉妒心。乙木彎曲柔韌,比較聰明而知變通,擅於創造自己的機會,卻也會諷剌別人。


丙火:陽火,可喻為太陽之火,普照大地萬物,在天為日,在地為爐火,性情急躁,有機智,處事明快敏銳、熱情、勤勉、愛好權勢及聲望,易怒,感情敏銳、好客,故有好酒之性。


丁火:陰火,可喻為人間燈火,供人取暖照明,指引方向,有善於照顧人的習性,表面沉穩溫和,實際具有暴發性,知禮節,敬長輩,慈晚輩,因有揭露黑暗面的特質,故易得罪人於無形中。


戊土:陽土,性格穩重頑固,可視為高山、土丘、硬石、城牆之類。孕育萬物、聚於中央,外柔內剛,沈著雅量、富有同化力,成為山嶽、城牆堡壘、有善於照顧別人、講信守誠的特質。


己土:陰土,性情含蓄,於四行無所不在,怕生是己土的一個特性,不易主動與陌生人接近,表面溫和文靜,擅長協調事務,重感情,抗壓性強,猜疑心重,講義氣不服輸,富可塑性。


庚金:陽金,如兵刃、刀劍之類,鋼強銳利是其持點,掌天地肅殺之權,主人間兵革之變,勇敢果斷、強悍不屈、重義氣、好面子、無通融性、好權勢不易屈服他人,帶有直言無畏之個性。


辛金:陰金、金玉、珠寶、水銀之類軟性或定型之金屬。性柔和,重視形象,耐久力強,愛好權勢,力求上進,重義氣,但易生不滿,能慎思明辨。

壬水:陽水,可視為江河、大海及水庫之水,性好奔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喜陽土而為堤岸之助,陽木成林而可防洪成災,才智高而富於理性,坦誠不掩飾,道德觀念高,但易激動惹事,卻也易怒易解。


癸水:陰水,可喻為雨水。性冷靜而自我,天上的雨水並不因地上乾旱就立刻降下,也不因地上已成水災而停止,冷酷無情亦為它的一大特徵,水有潤下的特性,滋生萬物之德,在天為雨露,在地為泉脈。故而沉靜內向富於忍耐,臨機應變能力強,本性節儉但膽小,雨露之水一動則力大無窮,故較缺乏收拾殘局的能力。

作者:善存老師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1/25 00:43pm

http://88say.sina.com.tw/ViewDoc.aspx?ViewMode=1&ID=814

十干五行的生剋

天干與地支是陰陽五行學的兩大靈魂,十天干即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為了記事方便,於是將它們加以排列使其陽干加陽支,陰干加陰支,依序排列循環而成為六十甲子,於記載,年、月、日、時皆可。四柱推命學便藉此一路演繹而來,而達到使人能預知吉凶,以利趨避。

干者猶如物體之主幹,始於甲終於癸,單數者為陽,偶數者為陰,其代表之一般意涵如下:

甲乙:五行屬木,木屬青色,代表東方,司春天,重仁。
丙丁:五行屬火,火屬赤色,代表南方,司夏天,重禮。
庚辛:五行屬金,金為白色,代表西方,司秋天,重義。
壬癸:五行屬水,水為黑色,代表北方,司冬天,重智。
戊己:五行屬土,土為黃色,代表中央,重信。

十干五行相生相剋之原理:


大自然的各種現象無窮無盡,雖能以陰陽加以類別:如白天(陽)、夜晚(陰)、正面(陽)、背面(陰)、男(陽)、女(陰)、剛(陽)、柔(陰)、熱(陽)、冷(陰)、善(陽)、惡(陰)…等,但不足以形容其他微妙的「互動」關係,於是就有了代表事物性質的五行產生:金、木、水、火、土。

五行表徵於事物可引申為:


五方:東、南、西、北、中央。
五音:宮(屬土)、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
五色:紅、黃、青、黑、白。
五常:仁、義、禮、智、信。
氣侯:春、夏、秋、冬與四季之最後十八日屬土。
五臟腑:肝(屬木),心(屬火),脾胃(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五行的「行」,具有變易,運動和發展的意義,所以木、火、土、金、水五種宇宙間是具有質能互換的特性,木的動態是向四方放射、火的動態是向上延伸(炎上)、土的動態是左右穿梭(崩散)、金的動態是向中央凝聚(內斂)、水的動態是向下滲透(穿透)。也由於「動」的作用,使五行產生了互相扶持與剋制的錯綜複雜關係,當其相生時彼此依伴、信賴、幫忙,而當其相剋時,互相互遠、爭執、牽制各不相讓。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綜合以上對五行生剋的了解,再將之帶入天干演繹,你會發現天干也動了起來,而命理學就根據它的兩大要角天干與地支相互間的生剋結果而來。

作者:善存老師



-- 作者: 緣生
-- 發表時間: 2005/02/02 02:37am

吸收了上述的五行觀念,大家認為在斗數上可如何運用?

對於上述問題,現時的習斗數者,主要分開三類,
一是完全排除五行的用法;
二是積極運用五行的生剋來觀察星曜之間的關係及宮垣對星曜的影響;
三就是一半一半。

您會屬於那一類?大家不妨提出看法一起討論。


-- 作者: 擇流
-- 發表時間: 2005/02/02 06:02pm

或許先想想,斗數推算所用的,核心是什麼?

譬如有人問路,想由甲地往乙地,可以:

※用準確的方向坐標、距離單位--向幾多度行多遠、再轉幾多度行多遠……去指出路徑;
※用路上所見的地標--朝醫院的方向行、再向教堂走……去標示路徑;
※用簡單的常理--一路沿著[B]大道[/B]走﹙如果甲地往乙地有一條明顯的、多數人都走的大路﹚,不要理會岔路小徑。
※或許是夾雜以上的方法。
※或許還有其他很多很多方法,但總之能夠達到目的地,便是好方法。

八字用的核心是什麼?斗數用的核心又是什麼?其他方法用的核心又是什麼?
人家用的是什麼?自家用的是什麼?

要清楚知道自己用的是什麼。不能因為要比附人家,而自亂體系。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2/23 03:35pm

(有一篇文章寫的還不錯)


五行生剋制化關要


作者:周發


http://www.yihching.org.tw/yich11.htm


前言


中國之各種命理哲學,各有其優點及缺點,並沒有一科能夠符合人類的需求,因而衍生出林林總總的命理學,其每一科之學說理論都各有其特色。例如「卜」類之學說,著重在天感人應及人與人之會通。「相」類之學說,強調在於當下所看到之狀況,顯示出之吉凶悔吝。「命」類之學說,依據出生的時辰,和天時的感應、地域性的呼應及人類的互動,形成一個固定推論人類一生吉凶起伏的準則圖表。在此三大類中,又可細分各式各樣的命理論斷方式。當我們粗窺各種推命方法時,覺得各種命理推論吉凶好像各有其特色而互不相關;但我們再深入研究時,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五行生剋制化』的理論與應用,在每一種推斷命理方法皆採用此『五行生剋制化』理論,只是所佔之比例不同而已,這也顯現出「異中求同」的易經之特性。


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

『五行生剋制化』其實是包含兩大現象,一為相生的原理,一為相剋的原理。


壹:相生的原理→簡而言之就是父傳子的原理,古人也將相生的原理用母生子的各種不同狀況來說明。其相生之序排列如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及水生木,作無始無終之生生不息的循環。

在標準之相生循環狀況下又可細分三種現象:


(一) 強者洩之→為人父母者在黃金歲月時期,無條件養育子女、關懷子女、為子女付出,心中無所期盼子女應該要有反哺回饋的表現。也就是說當我們身強體壯時,為子女付出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元理賦』中有提到: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洩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害。


(二) 母旺子衰→在現今社會中,每一個家庭的子女數很多不是一個或者只有兩個,因而每個子女皆很容易成為父母的心肝寶貝,所以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捨不得子女吃苦,而形成過度保護子女,沒有機會讓子女如何學習獨立自主的生活,子女自然而然就好像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挫折及打擊。『元理賦』也有提到: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三) 子旺母衰→每一位母親剛生完小孩時,身體都會顯得很衰弱,而每一位母親之虛弱程度都不盡相同,會造成此種不同現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剛出生之嬰兒的體重之多寡也是其中因素之一。以前醫學中剖腹生產並不是很發達,所以在分娩過程大多數乃採用自然生產,故嬰兒的體重之多寡則會關係到母體的身體狀況的良否。如『元理賦』中: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貳:相剋的原理→ 其意義就是被剋制而受到阻礙傷害。


著重於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皆必須在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相互制衡中,而依序循環形成一種平和的狀態。在戰國末年,鄒衍的「五德終使說」中提出了五行相勝的理論,用以說明社會歷史發展過程。鄒衍為了證明「五德終使說」的理論正確,乃對以前的歷史,按五行相勝的順序,提出了「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說明。而五行相勝的理論,也就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五行相剋的理論,其相剋的現象為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循環相剋。


相剋的現象也有三種:


(一) 弱者愈強者之剋→是毀滅性的剋,是所有相剋中最不好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中清朝末年,滿清政府國立衰弱,而世界各國正處於國力強盛時期,不斷對外侵占擴展版圖,國力正處於衰弱時期的中國,自然而然也就成為遭受列強侵害的受害者,此種相剋的現象正是弱者愈強者之剋。如『元理賦』中:金衰遇火,必見銷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遇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二) 反剋→就是弱者主動去剋強者,因剋不動而造成自己受傷,此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反剋。這種現象警誡我們:當我們若要去制衡他人時,須先了解自己本身實力有多少,同時也需要探悉他人的實力,方可做判斷而決定制衡的動作,這也正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例如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走向失敗投降之路。『元理賦』中也說明此種現象:金能剋木,木堅金缺。木能剋土,土重木折。土能剋水,水多土流。水能剋火,火炎水熱。火能剋金,金多火熄。

(三) 相成→這是相剋組合中,最完美的組合,也就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組合。此種現象大至兩國處於敵對狀態下,在武器上研發,或者數量擴充方面互相競賽,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美、俄兩國。小至運動競賽上,如我國的鐵人楊傳廣和美國的強生在十項運動上的相互競爭,相互激勵對方,而相互成就對方。『元理賦』也提到: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樑。

應用於紫微斗數

在坊間紫微斗數書籍中,很少論述五行生剋制化之理,甚至於「紫微斗數全書」中也只略略提到而已,並沒有特別闢一個章節來加以闡述,因而許多研習紫微斗數的人,相對也較不重視五行生剋制化之理,會偏重於星性的研討。


其實關於五行生剋制化之理的應用在於紫微斗數中可以歸納四個方面:在說明之前先提一個「三才」之觀念,『月令』→代表天;『星』→代表人;『宮支』→代表地。

(一) 星與宮支的五行生剋制化→這是一種人與地互動的關係。人與地互動關係,除了須考慮北斗星入南地或北地,及南斗星入南地北地之行運上互動關係之外;還要考慮星本身在宮支上的互動,是得到生扶或者得到抑制,來評斷此星的狀態是加強或減弱。如同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或者在其他星球的生存,何者較能獲得有利的生存空間?又如在繁華的都會城市,或者高山峻嶺叢林中,或者冰天雪地的南北極,何者較適合人類活動?這就是星(人)與宮支(地理環境)的五行生剋制化的影響。

(二) 星與月令之五行生剋制化→由於地球在自轉過程中圍繞太陽而公轉,引動其他星球在不同時空中,跟地球互動狀態造成各種不同的對應關係。此種現象引發先賢們,在觀察天文星象的一種啟迪,而將各種星球在不同的季節,展現各種不同的力量,作一番具體的引述,用「旺」、「相」、「死」、「囚」、「休」的五種力量強弱來表示。跟我們在感受太陽的光與熱一樣,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形成對太陽的喜歡與討厭。

(三) 星與星之五行生剋制化→在紫微斗數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依據易經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的原理,而將天上星辰互動現象,複製於人類中群體社會互動關係。所以此種星與星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也就是在討論,大至於人與人的互動,小至於個人的不同情性的表現。例如紫微星與貪狼星在卯宮安命,我們可以依其不同狀態,來論述此人是紫微星表現較明顯,或者偏重於貪狼星的展現,而有三種不同的現象。一為極居卯酉格,達官貴顯。一為脫俗僧人。一為桃花犯主,為至淫。所以我們再深入研究紫微斗數時確記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乃是紫微斗數進階的關鍵至要。

(四) 五行局與星的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五行局是「體」,是先天的,是內在的,是隱藏的。星是「用」,是後天的,是外在的,是開顯的。所以在論述一個人的內在生命潛能,與對外的展現能力是否一致?若是有衝突的話,則個人在人生歷程上會覺得很累,付出與所得會無法成正比,甚至覺得自己的才華沒有舞台可以發揮,相對就會影響自己的人生觀,而灰色悲觀的思維就會漸漸滋長,終其一生無法開創燦爛的生命人生。


五行生剋制化的影響

「五行生剋制化之理」對我們的影響,是在隱藏中默默影響且非常深遠。因為自漢朝以後獨尊儒家,認為「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乃是數術家所應用,因而鄙視此原理。但是我們又可以從歷史中得到「五行生剋制化之理」被應用的現象,從秦朝以降至宋朝之間,每位開國君主當其推翻前朝時,都會先定德運,重頒臘日及社日,而進行臘祭,以表示自己是應天命而獲得社稷,以示正統。這也說明「五行生剋制化之理」是在傳統科學和傳統神秘學互動下,在同一歷史劇中身兼正反二種角色,互相滲透,互相排斥,互相成就在影響我們人類。

古代聖賢對於五行生相剋制化原理,非常重視。認為宇宙間萬物能長期處於均衡的狀態,主要建基於五行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排斥、相互制衡的關係,由於此種關係的協調結合,方能為人類提供美好的生存空間。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2/23 03:38pm

五行生剋制化關要


作者:彭郁雅

五行為金、木、水、火、土。從很久以前遠古時代的人們,對自然界的觀察體驗認識,用五行代表生命的基本元素來化生萬物,用五行來表現生命的氣—生氣、長氣、化氣、收氣、藏氣—不同的狀態。五行從「自然力量」漸漸在空間方位、農時曆法、天文星相、地理風水、深入到生活文化乃至於政治體制運作,形成五行哲學思想。

在國語活用辭典解釋「陰陽五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古代哲學家認為「陰陽」是貫穿一切事物的三個對立面。西周末年以來,思想家就開始從自然界本身來理解自然現象的變化與根源,以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來說明各種事物的起源,以陰陽來解釋自然界對立和消長的原理,以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現象變化的根源。到了漢代與政治結合,而成為讖緯學說的主要組成部分。

三命通會:五行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以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水火木金土,而水木為陽,火金陰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而火木陽也,水金陰也。又統而言之,則氣陽,而質陰也。又錯而言之,則動陽,而靜陰也。蓋五行之變,至不可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

為什麼五行生之序和行之序是這樣呢?五行氣行於天是依自然界四時變化:春天萬物生長,用「木」來代表生命力。夏日炎炎就是火。秋天生物茂實,以「金」肅殺來表達生物盡收。冬日寒冷,以水的寒虛為體、潤下為性來作代表,繼續著生命依時運作循環。而土是萬物所生存依賴的環境,與生命密不可分,所以土在四時之中。五行質具於地,則從生命最原始的狀態,地球生命之源,生命之始是「水」。以現代生命的認識,想探尋地球以外的生命,仍是先看看有沒有「水」的存在。如周敦頤太極圖說。……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佈,四時生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質具於地又可從河圖生成之序為—天一生水第六成之,第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以一二三四五為五行的生數,生數加中數五為成數,五行得中土五而生成萬物。而五行的生成皆為一奇一偶代表一陰一陽而生成,而化生萬物。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中國人探討宇宙天地的「道」。

五行生剋關係—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將五行排成圖形表達生剋關係,是不斷重複運作的循環。

1.從「元理賦」(傳說作者為徐子平)更進一步探討五行生剋制化。相生有三種關係—相生、母旺子衰、子旺母衰。相剋也有三種關係—相剋、相成、反剋。
相生可用母與子關係來看,生我為母,我生為子,母付出去幫助子,母親付出為洩氣。「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泄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正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害。」

2.母旺子衰—因為母行的力量太大,而無法產生自然相生的作用。「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滅、木賴水生水多金忱、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相剋是力量弱遇到了強者,被強者滅。「金衰遇火必見銷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遇木必為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相成是兩種作用為相剋的力量產生了相互成就的運作。「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才成相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楝樑。」

反剋是原本在性質上可以剋對方,反因對方力量大而被剋。「金能剋木木堅金缺、木能剋土土重木折、土能剋水水多土流、水能剋火火炎水熱、火能剋金金多火熄。」

五行之間彼此生剋的運作互動關係、互相對立也互相依存,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不息之謂易、五行之氣化生萬物循環不息,也深入中國人的思想層面,形成五行哲學思想。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2/23 03:44pm

五行生剋制化關要


作者:孫玉玲


雖然幾乎每個中國人對五行金木水火土這幾個字再熟悉不過了,但是一般人對它的了解頂多只在於單向的生與剋的關係,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等。而容易造成一聽到相剋就認為是非常不好的情況,相生就一定是好的。

事實上,中國的學者自古最強調的兩個中心思想,一是陰陽互根﹔一是五行中和的觀念。陰陽互根所代表的就是人事物皆具有一體兩面的性質,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就剛剛所提的相生的情形來說,相生一定是好的嗎?既然陰陽互根,相生當然就有變壞的機會了。相剋也一樣是有吉有凶的。至於相生相剋的情況在什麼時候是吉,什麼時候是凶的看法,宋朝徐子平所著的[元理賦]就一一解釋得非常清楚。茲分成六段節錄於下︰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水能生木木盛水縮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金能剋木木堅金缺

木能剋土土重木折

土能剋水水多土流

水能剋火火炎水熱

火能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見銷鎔

火弱逢水必為熄滅

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衰遇木必遭傾陷

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強火得土方正其焰

強土得金方制其害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木旺得金方成棟樑

相生的說明有以下三段︰

在第一段文字中解釋的是五行相生時,若施者過度而受者無力消受時,反而會造成受者的傷害。我們稱這種情形為母旺子衰。

在第二段中解釋了五行相生時,若施者無力而受者太強勢時,會造成施者的傷害。我們稱這種情形為子旺母衰。

在第五段的情形是我們真正認為五行相生最有利的情況。若施者強勢而受者又有力時,我們才稱這種情形為相生之功。

相剋的說明有以下三段︰

在第三段中是解釋五行相剋時,若剋者無力而受剋者強勢時,反而會造成剋者的傷害。我們稱這種情形為反剋。


第四段是解釋五行相剋時,若剋者有力而受剋者衰弱時,則受剋者就會被完全剋倒。這種情形是我們一般認為的相剋。


在第六段中是解釋五行相剋時,若受剋者強勢而剋者有力時,反而會同時達成兩者的成就。我們稱這種情形為相成。

以上的六種情況,主要說明了兩種五行的生剋制化並非只有單向的發生,也並非只會是單一的結果。當討論到三種以上的五行同時存在時,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分析其中的變化奧妙,才能透徹其間的關係。

中國的五行理論不僅應用在術數還有中醫等各方面,是非常細緻與複雜的。古人效法大自然景象,推衍生剋制化之理,生中有剋、剋中有生、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生中有化、化中有生、生中有化、剋中有制、制中有剋、剋中有化、化中有剋、制中有化、化中有制,萬物全自生剋制化之中生生不息,永無休止。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2/23 03:48pm

五行生剋制化關要與「元理賦」


作者:劉虹姿


1、金賴土生土多金埋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母旺子衰


列:父母很強勢,把子女保護的無微不至,造成子女難以吃苦,就無法求上進。


2、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水能生木木盛水縮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子旺母衰


列:一個母體生太多或是生太強勢的子體後,母體易衰退,不易明顯突出。


3、金能剋木木堅金缺 木能剋土土重木折 土能剋水水多土流
水能剋火火炎水熱 火能剋金金多火熄:反剋


列:本來要欺負別人,但對方太強硬,拿別人沒辦法,反被欺負。


4、金衰遇火必見銷鎔 火弱逢水必為熄滅 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衰遇木必遭傾陷 木弱逢金必為砍折:相剋


列:本身都已沒有抵抗力了而又生很嚴重的病。


5、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強水得木方瀉其勢 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強火得土方正其焰 強土得金方制其害:相生


列:一個人如太強勢須有人控制他不然就像秦始皇一樣專制,目中也無人存在。


6、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水旺得金方成棟樑:相成


列:金很多時須用火來製造可用金屬品。火大時用水給它燒,燒出來水用處很多。水多時用土把它堵塞成水池好處很多。土很多時用來種樹、植物、五榖雜糧、菜。木多時用金來製造成有用木製品。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2/23 03:52pm

五行生剋制化關要

作者:林紀美雄

五行為金、木、水、火、土.。


A),周敦頤太極圖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而後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佈,四時生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B),三命通會:


五行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以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水火木金土,而水木為陽也,火金陰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而火木陽也,水金陰也。又統而言之,則氣陽,而質陰也。又錯而言之,則動陽,而靜陰也。蓋五行之變,至不可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

木居.少陽之位,春氣和煦溫柔,弱火伏其中,故木以溫柔為體,曲直為性。

火居太陽之位,炎熾赫烈,放人以明熱為體,炎上為性。
土在四時之中,處季夏之末。陽衰陰長居位之中,總於四行,積塵成實。積 則 有閒,有閒故含容成實,故能持。故土以含散持實為體,稼穡為性。

金居少陰之位,西方成物之所,物成則凝強,少陰則清冷。故金以強冷為體, 從革為性。

水以寒虛為體,潤下為性。潤下者,水流濕就汗下也。北方至陰宗廟祭祀之象。冬陽之所始,陰之所終。終始者,綱紀時。

C) 淮南子云: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

一、五行生剋制化之要

A)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B) 相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金能剋木木堅金缺木能剋土土重木折。土能剋水水多土流
水能剋火火炎水熱。火能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見銷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衰遇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拆
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泄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強火得土方正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害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土旺得木方成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樑


二、陰陽生死之理(我覺得這是最懂的一段...)

甲木生在亥 死於午 乙木生在午 死於亥。

丙戊生在寅 死於酉 丁巳生在酉 死於寅。

庚金生在巳 死於子 辛金生在子 死於巳。

壬水生在申 死於卯 癸水生在卯 死於申。

三、 五行生剋賦


大哉干支。生物之始。本乎天地。萬象宗焉。有陰陽變化之機。時
候淺深之用。 故金木水火土無正形。生剋制化理取不一。
假如死木。偏宜活水長濡。璧若頑金。最喜紅爐煆煉。太陽火忌林木為讎。棟梁材求斧斤為友。火隔水不能鎔金。金沉水豈能剋木。
活木忌埋根之鐵。死金嫌蓋頂之泥。
甲乙欲成一塊。須加穿鑿之功。壬癸能達五湖。蓋有併流之性。樗木不禁利斧。真珠最怕明爐。弱柳喬松。時分衰旺。守金尺鐵。氣用剛柔。
隴頭之土。少木難疏。爐內之金。濕泥反蔽。雨露安滋朽木。城牆不產真金。劍戟成功。遇火鄉而反壞。城牆積就。至木地而愁傷。癸丙春生。不雨不晴之象。乙丁冬產。非寒非煖之天。極鋒抱水之金。最鈍離爐之鐵。
甲乙遇金強。魂歸西兌。庚辛逢火旺。氣散南離。土燥火炎。金無所賴。木浮水泛。火不能生。
三夏鎔金。安制堅剛之木。三冬濕土。難隄泛濫之波。
輕塵撮土。終非活木之基。廢鐵銷金。豈是滋流之本。
木盛能令金自缺。土虛反被水相欺。火無木則終其光。木無火則晦其質。
乙木秋生。拉朽摧枯之易也。庚金冬死。沉沙墜海豈難乎。凝霜之草。奚用逢金。出土之金。不能勝木。
火未焰而先煙。水既往而猶濕。大抵水寒不流。木寒不發。土寒不生。火寒不烈。金寒不鎔。皆非天地之正氣也。然萬物初生未成。而成久則滅。其超凡入聖之機。脫死回生之妙。不象而成。不形而化。
固用不如固本。花繁豈君根深。且如北金戀水而沉形。南木飛灰而脫體。東水旺木以枯源。西土實金而虛己。火因土晦皆太過。五行貴在中和。以理求之。慎勿苟言。掬盡寒潭須見底。


-- 作者: mouse228
-- 發表時間: 2005/02/23 03:56pm

五行生剋制化關要


作者:夏邦基


在初接觸紫微斗數的時候,大多數的書籍都認為就是排命盤,定出命、身宮及其餘各宮位,排好十七顆主星及八顆助曜,安好年月時各神煞,定出大、小限,就可以依照命宮所坐的主星所在宮位、其星等的強弱,斷出一個人的個性及才能;再根據財、官、遷三宮所坐主星及神煞,對命宮有無六吉星輔助(左、右、魁、鋮、昌、曲)或六凶星沖破(火、鈴、羊、陀、天空、地劫),再加上生年四化,來論一個人一生的吉凶,再依此推大限、流年。


許多人寫紫微斗數的書,都附有排命盤的公式和表格,也有人開發了排紫微命盤的電腦程式,花個一千多元買片光碟,鍵入生辰八字,不消一分鐘,命盤連各宮位講評都出來了,算命真是太簡單了,何必花那麼多錢拜師。所以一般人論紫微命盤,只是以命宮坐守的主星星等、三方四正所加會的星曜吉凶、生年四化科祿權忌。但因紫微斗數自宋發展至今,已有許多散逸或失傳的地方,有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的地方,很多人嘗試著用各種方法來解釋,似乎很少有人將紫微斗數與五行生剋一起論述。


有些古書上同樣格局的命盤,常常會有差距極大的不同表現,譬如紫微居卯酉稱極居卯酉格,與貪狼同宮。有人說極居卯酉加會吉星為達官顯貴;也有人說紫貪同在命身宮:喜當老大,人格不夠光明正大,有桃花,常為異性感情困惑煩惱,喜與小人為伍,不忠不義。單從貪狼星來看,貪狼化氣桃花,似乎符合後者的看法,雖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但是常容易為情所困,又如何成為英雄?原來這還要觀察紫微星的五行屬土,是否能剋制貪狼星的五行屬性木,因此除了星曜亮度代表是否有力,而個人出生季節五行的旺相死囚休,對星曜組合的相生相剋就會有不同的結論了。再以極居卯酉來解釋,四立生人,紫微土旺、貪狼木囚,1.土剋木如會吉星,為達官顯貴;2.土剋木會空劫,為脫俗僧人;3.春生人,木旺土死,狼貪剋紫微,為貪狼犯主,至淫。

其實依照前面所舉極居卯酉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五行生剋在紫微斗數論命時,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有心學習紫微斗數,除了命照出生時五行旺相,各星曜的五行屬性、化氣、所主何宮,與宮干的會通,都需要牢牢記住。但是五行生剋並不只是單純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生剋之間仍有許多變化,所以徐子平先生所著的《元理賦》,有關五行生剋的「母旺子衰」、「子旺母衰」、「反剋」、「相剋」、或者「相生過強喜洩」、「相剋反相成」。

想要能體會其中的奧妙,需要見先了解一個人:


1.出生時的月令(星曜五行的旺相死囚休)
春 夏 四季 秋 冬
旺 木 火 土 金 水
相 火 土 金 水 木
死 土 金 水 木 火
囚 金 水 木 火 土
休 水 木 火 土 金

2.各宮主星與宮干之關係(星與宮之生剋比和):宮生星則福利悠遊、宮星比和則相互扶持、星剋宮則為環境付出、宮剋星則易遭排擠。


3.星與星(相互間的生剋):如前面所說的極居卯酉格。


4.五行局的相互生剋的關係。

五行生剋的奧妙,尺度的拿捏,雖有元理賦做概略的說明,和邵老師的細心指導,但其間的運用,非經長時間的研究,無法深入的了解,這也是個人認為研究紫微斗數最因難的地方。


© 版權所有: 緣生術數研究社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版本: LeoBBS X Plus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