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章:
等級: 使者
資料:
威望: +2 積分: 1133
現金: 4145 緣幣
存款: 281 緣幣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保密
發文: 898 篇
精華: 1 篇
資料:
在線: 79天22時25分34秒
註冊: 2004/09/22 09:56pm
造訪: 2022/02/12 01:01am
|
|
短訊息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引用 回覆 只看我 | [樓 主] |
|
|
劉獻廷的《廣陽雜記》,乃清代一本很有分量的筆記。劉獻廷字繼莊,抱天人之略,非三代以下之才。其學主於經世,自象緯、律曆以及邊塞關要、財庫、軍器之屬,旁及岐黃釋道無不留心,自謂生平於聲音之道別有窺,足窮造化之奧,百世而不惑。誠可謂學究天人矣。:|+sr%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IO4
王輔臣有萬夫不當之勇,清軍兵將見之畏避之及。文中記及吳三桂與康熙殫智竭慮收買這個好漢,各出奇謀,各施手段,物質與心理攻勢,無所不用其極。康熙以九五之尊,當然有優勢,他更可使用行政命令,非三桂可及。但三桂與輔臣,同為漢人,則又可作精神上有機聯繫。t4=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Agv
吳三桂坐鎮雲南,王輔臣一度是帳下一員虎將,三桂將最好的東西都賞賜給他。Fv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k
康熙要招納此人,便指名要他去鎮守平涼,到任前要去京師見皇帝。_ky7V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k=l@F
三桂知不能留,王輔臣辭別三桂之日,三桂執其手涕泣道﹕汝至平涼,無忘老夫。汝家貧,人口眾,萬里迢迢,何以當此﹖%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LsG
隨即相贈路費二萬O。明知此人不為己用,仍能慨贈巨金,欲留下一段交情,將來好說話也。A4WkG*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0MO
及輔臣至都,輪到康熙登台了。他是好戲之人,一見輔臣就說﹕有武臣如此,朕復何憂。p>t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M
輔臣高七尺餘,面白少鬚,臥蠶眉,如世俗所繪呂布像焉。?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m9p
王輔臣在都,康熙無日不見,見必語久。又給輔臣賞賜無數,搞到輔臣不知所措。GF\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uZ[lJ
康熙何以同一個武夫咁好傾﹖此中必有原因。二人之談話,必涉雲南事。他想從輔臣口中,知道更多雲南概況,康熙亦云用計深矣。T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輔臣赴平涼,由欽天監擇日於年底。康熙說想多見輔臣一些時日,叫欽天監擇日於上元節之後,依依之情表露無遺。>N$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eB{n
御座之前有一對槍,蟠龍豹尾,康熙對槍謂輔臣曰﹕兩支槍乃先帝所遺,朕每出必列此槍於馬前,示無忘先帝也。汝先帝之臣,朕先帝之子,他物不足珍,今分一槍賜汝,汝持往鎮平涼,汝見槍如見朕,朕見另一槍如見汝。Qx/v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7
輔臣拜伏於地,泣不能起,並表效死之心。康熙的演出,神乎其技。{-<)]?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NX
但是,機關算盡,亦有萬一之變。J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F
吳三桂殺巡撫朱國治起事,大軍出湖南,陷諸郡,直趨岳州。廣西孫延齡、福建耿精忠、廣東尚可信紛紛響應,聲勢浩大。當時有三個主要戰場,一為湖南廣東,二為江西福建浙江,三為陝甘四川。康熙命莫洛為三大戰場總指揮,遂有「秦州之變」。經略大臣莫洛悕韟鳩苤C6yr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q
秦州之變與王輔臣有關,原來輔臣的文武將吏多為三桂舊部。舊部見平西起事,四方響應,便紛紛進言,要求風從三桂。輔臣處境左右為難,新恩雖好,故主難忘,他雖不反清,亦不忍反吳。但部下決定造成既成事實,脅逼輔臣非反不可,莫洛便只有死路一條。gQyi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Zvo>`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F!iA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y0@* 經略大臣莫洛是三大戰場總指揮,死於秦州之變。京都聞警報,康熙堅信王輔臣並無叛變,為部下脅從,不得不爾。是以幾度降旨勸諭輔臣來歸,官爵富貴如舊,其部下當罪者概行寬宥,決不食言。a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Z%q75j
王輔臣部下戰意正盛,認為事有可為,王輔臣面對招降,只採緩兵之計。事實上清軍亦難取勝。-H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huKF`
此時孝莊太后出來說話,她對康熙說﹕圖海才略出眾,不妨重用。tt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康熙即召見圖海,委以指揮全責。im&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圖海是第一流人物,在他領導下戰場形勢主動,王輔臣已見勢窮,遂生出降之心。x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p+<A
《廣陽雜記》寫他出降前種種,細緻周詳,為其他書籍所未載。L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C
原來他初在大同,城破之日,結髮妻自縊死。後貴,復置妻妾七人,平涼被圍時,輔臣顧七人嘆道﹕「死大同者,今無其人矣。」七人聞言,皆自縊死。Kr`u0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sS
輔臣後復娶一女,至此忽與婦反目,怒極欲出之,召其父來,與訣別,並密語謂﹕「領汝女速離此地,遠嫁他方。我出汝女,所以保全之也。」.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fPCSj
圖海後征戰四方,輔臣每役俱赴,立功頗多。事平,圖海還朝,召輔臣入京,輔臣知朝廷蓄怒已深,難得饒命,遂自戕。及圖海入朝,康熙問及輔臣,圖海言王輔臣作反非其本意。康熙忽然怒道﹕「汝與王輔臣一路人也。」圖海大懼,歸而吞金死。這一情節,奇之又奇。04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R}E(
rz
| | |
|
|
|
|
2007/07/01 09:00pm IP: 已設定保密 | [本文共 3225 位元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