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技淫巧」反倒影響一生"a!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p
香港開埠二十年後,本書的主人翁周壽臣在香港島黃竹坑一條鄉村中出生,年紀稍長即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創校不久的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即後來的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唸書,初步接觸西學。在那個封建的年代,十年寒窗只為金榜題名,接觸西學反而被視作奇技淫巧,為士大夫階層所唾棄。周壽臣父母這種大膽的安排,或者只想兒子將來可以覓得一工半職,萬萬沒有想到這種安排卻深深地影響了周壽臣的一生。`Z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fz
歷史的發展既有一定的偶然性,亦有一定的必然性,連番遭遇外敵侵擾的滿清皇朝,最終同意「放下身段」,走上自強自救的道路,甚至接納美國耶魯大學首位華人畢業生容閎的建議,派出「幼童」赴美,接觸西學,希望藉此強國強兵,抵抗外敵。至於正在中央書院唸書的周壽臣,則在機緣巧合之下獲容閎賞識,選為120名「大清留美幼童」中的其中一員,年僅13歲便登上了前往美國的遠洋輪船,負笈西洋,希望「讀書救國」。.9ul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YZ:)
可是,這次被李鴻章形容為「中國創始之舉、古來未有之事」的留學計劃,竟因保守勢力的諸多阻撓而「爛尾收場」,而「深染洋習、舉止洋化」的「幼童」,回國後又因「懂洋文、熟洋技」的緣故而先後被派到不同崗位上。主修「語言文字」的周壽臣在機緣巧合之下被調配到朝鮮,與其他「留美幼童」如唐紹儀、梁如浩、蔡紹基等人共謀共事,合力籌劃設立海關事務。%I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Gy_c
作為滿清藩屬,十九、二十世紀的朝鮮同樣「命途多舛」,既有西方列強的虎視眈眈,亦有島國日本的伺機吞併。在這樣一個風雲色變的環境下,周壽臣等「留美幼童」既要協助總管朝鮮事務的袁世凱約束日本的野心,亦要平衡列強的爭奪,彷彿置身於多股交侵競奪的政治漩渦之中。雖然朝鮮的內部事務可以安然撫伏,但日本的侵略則無法抑制,最後甚至引發了中日之間的甲午戰爭。K{s0b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
晉身議員地位一時無兩S^Z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H$zD_
戰爭的結果震驚世界,全盤西化的「倭寇」擊敗了局部變革的「天朝大國」,令有識之士既悲且痛。部分人士認為由上而下的變革已經沒法引領中國走出任人魚肉的困境;部分則堅持仍然聽由上層領導,並提出全面變革的設想。大部分「留美幼童」選擇後者,亦有個別「幼童」選擇前者,至於一向堅持在體制內解決問題的周壽臣,似乎沒有投身革命洪流,而是在不同的崗位上默默貢獻一己所能,希望力挽狂瀾於既倒。$r?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V\^
歷史的發展規律並非個人意願所能轉移,腐敗的滿清皇朝最終雖然遭到洶湧湃澎的革命洪流所吞噬,但國家並沒有因此而繁榮昌盛,人民亦沒有因此而安居樂業。或者是對時局紊亂感到失望,年過半百的周壽臣並沒有像其他「幼童」般捲入新舊政權、不同勢力的另一場糾纏不清的政治鬥爭之中,而是選擇悄然而退,告老還鄉,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香港。h~M_CS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由於個人既有放洋美國的留學背景,操流利中、英文,又有豐富行政及管理經驗,更具備穿梭不同政治勢力的人脈關係,周壽臣不但成為香港商界爭相招攬的生意合作夥伴,連港英殖民地政府也認定他是「精英吸納」的理想對象,不但先後委任他為潔淨局(即後來的市政局)及定例局(即後來的立法局)議員,還冊封他為爵士,並打破過往的禁忌,任命他為殖民地政府權力核心──議政局(即後來的行政局)的議員,地位可謂一時無兩。u^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b>,
憑著個人卓越的才幹,周壽臣曾經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層面上為港英政府及香港社會出謀獻策、奔走西東,並因貢獻卓著而贏得各方的認同和讚許。今日,周壽臣雖然離世已經接近半個世紀,但壽臣山、壽山村、壽臣劇院以及其生前風趣幽默的舉止,則仍然經常被人們提及,可見「人死留名」的傳統智慧應驗不爽。q>wwp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Al04O
總結周壽臣幾經波折、歷盡風雨的百歲人生,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近代中國起伏跌宕、波譎雲詭的歷史發展軌跡,另方面則可感受到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貫通東西、聚合華洋的樞紐位置,至於生於香港、肄業美國、任職滿清、服務港英的事跡,以及那種亦政亦商、宜中宜西的背景,多少又讓人看到一個十分典型的「香港故事」。要結合當時波濤洶湧的歷史背景,將周壽臣的一生準確無誤、不偏不倚地勾勒出來,絕對不是易事。面對這項挑戰,我們多次碰到困難和障礙,亦想到放棄。幸好,在各界友好的協助和支持下,我們最終還是完成了這樁心願。RTv~ac ©緣生術數研究社 -- 術數研究 D)S2&p
gVH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