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載:易學類] “中國式”含義

“中國式”含義
2006-11-26

  給國際關系理論冠予“中國式”的定義,初看起來好像有些偏頗,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中國人寫的只適合中國國情的理論。科學的國際關系理論應該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客觀規律對實際存在的影響是不會因時間和空間而發生變化的,科學的理論必須具有普遍性。 “中國式”的國際關系理論因為加上了“中國式”的定語,很容易被誤解,也有可能影響該理論的傳播。因此首先必須對“中國式”這一定語進行詳盡的說明,以此來解釋清楚為什麼一定要用“中國式”來定義這個國際關系理論。

  “中國式”並非是出於狹隘的民族情緒而專門加上的定語。“中國式”含有許多只有中國才有的特點,也包含了很多長期歷史發展總結出來的人類智慧。而這些“中國式”特點對於全人類來講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因此有必要加以總結和弘揚。下面就幾個要點對“中國式”的具體含義進行說明。

  第一節 和平是“中國式”的主要特點
  縱觀歷史長河,只有中國人真正的將和平的理念附諸實踐。在十七世紀前的中國一直就是世界最先進的國家,可是中國人卻沒有因為自己的先進和強大去隨意奴役和侵占別的國家。熱愛和平是中國的一大特點,中國人的和平的理念為什麼如此的堅定和牢固?這就要分幾個方面來闡述。

  一、世界觀的影響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觀點,世界觀的具體表現就是哲學思想。哲學的主要任務是透過現像看本質,解決世界的本質是什麼?以及事物怎樣聯系和發展的問題。所以,哲學也可以說是研究一切事物及現像本質的學問,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的哲學思維來源於古代的《周易》,文王的六十四卦來源於伏羲的八卦。“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正反構成了整個世界。是故易有太極,由是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初爻至六,講究的是量變到質變的關系。這是一個主要的哲學觀念,易理的關鍵是“物極必反”,然而事物又是相互關聯和轉化的,乾和坤、泰和否、謙和豫、損和益……等相互包含和轉化充分說明盛極而衰的道理。因此凡事不“追求極至”,只要求“恰如其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一直指引著中國人的行動。“過猶不及”的觀點一直影響著中國人,使得中國人做事都有所節制,留有余地,寧可不把事做絕,以免事物發生質變朝不利於自己的方向轉變。也正因為中國人秉承這樣的宗旨才得以成為唯一一個不間斷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中國的哲學思想使得中國在古代強盛的時候也不以掠奪侵占為目的,中國人的生存目的只是為了“自足”,為了順天道。因此和平思想貫穿於整個中國思想的發展史裡,它好像基因一樣深深的影響著中國人的行動。

  二、文化傳統的影響隨便翻開那一本的古籍就可以看到古代中國人對於戰爭的厭惡。“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審用”《韓非子.顯學》;“貧民傷財,莫大於兵;危國憂主,莫速於兵。”《管子.法法》;“聖人興兵,為天下除患去賊,非利之也。”《太公兵法》;“非危不戰”《孫子兵法》;……等等關於戰爭的論述都是限制性,明顯流露出對於戰爭的厭惡。而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儒學則更加具有和平的觀念和思想。儒學講究“仁義”、“中庸”。仁義的核心就是‘愛人、愛民、濟眾’,推而廣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庸的要求是合乎天道,也就是注意節制自己的行為。可以這麼理解“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不易謂之庸”,這來源於周易的“幾”的原理,在發與未發之間,照現代字義的解釋就是:保持在發與未發的狀態,做到不偏不倚,堅持這樣的原則不變就是“中庸”。另一層理解:天、地、人三極,人居其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要尊重生命,和諧是社會發展的保證。文化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的,它滲透到中國社會的每一個毛孔。因此中國的和平觀念來源於中國特有的文化傳統。

  三、中國宗教的特質眾所周知,中國存在著兩大宗教就是“佛教”和“道教”,也有人把歷代統治階層尊奉的儒學教育稱之為“儒教”。“佛教”的宗旨是勸人忍受今世痛苦,行善積德,以求下一輩子的幸福。“道教”的宗旨是講究現世修為,主張“無為退讓,與人無爭”。這兩種宗教都是平和的、善良的、毫無侵略性的宗教。信奉佛道兩教的人肯定心存和平理念,極少有爭勝好勇之心。佛道兩教在中流傳兩千年,常年累月的潛移默化使得中國人的思想深處有著極強的和平理念。再說儒學,也有人把它稱為“儒教”,儒學的宗旨是講究“仁義”、“修身”,基本著重於對人們的倫理道德教育,儒學經典裡根本見不到什麼爭勇鬥狠的教導語句,有的只是勸說人們遵守禮節、孝敬長輩與父母的訓導。兩千多年的儒學教育也使得中國人形成根深蒂固的和平理念。

  四、歷史的經驗總結。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從三皇五帝到現在,經歷了無數的戰亂時期,使得中國人明白和平的珍貴。中國的俗語“寧為盛世狗,不為亂世人”就深刻的表明了其中的道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人民對和平的渴望。中國的歷史經歷了無數次的戰亂,從有史記載的起就有:春秋的兼並離亂;戰國的群雄爭鬥亂像;秦朝覆滅漢朝建立的亂世;三國時期的爭鬥;南北朝時期的亂世;隋朝覆滅唐朝興起的殘酷;五代十國的亂世;元朝蒙古人滅宋的痛苦;建立明朝驅趕蒙古人的戰亂;明朝覆滅清朝入關的慘痛經歷;列強分割中國及日本侵略中國的慘痛經歷。相互的戰爭和爭鬥,只會使得爭鬥的各方都遭受巨大損失。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爭鬥的成本遠遠大於所能得到的好處,有時還使得自己的國家覆滅。本意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發展地位和機會的爭鬥卻意想不到的帶來了大的損害。即使是爭鬥的勝利方也不能從勝利中獲得好的發展機會,反而因為大舉興兵而加速滅亡,秦朝和隋朝就是鮮明的例子。眾多的歷史經驗教訓使得中國人民非常的珍惜和平,只要有和平就不用爭鬥,就可以免除爭鬥的損害和成本,這從實際講就是最大的獲利。另一方面,也正因為歷史的教訓使得中國人民明白要和平必須有自我保護的力量來維持和平的局面,有自保的力量就會打消一些外部力量妄想通過戰爭掠奪獲利的企圖。宋朝就是只顧發展經濟而不顧發展力量自保的朝代,結果只能給外部勢力滅掉。清朝由於閉關自守,不重視發展自保的力量也遭受別人的宰割。秦朝崇善暴力,導致了王朝的迅速毀滅;隋朝的窮兵黷武也一樣使得隋朝迅速滅亡;宋朝不善武被滅。這些明顯的例子使得中國人很清楚靠掠奪和武力並不能使國家真正的富強,而一味追求武力解決問題只能使得國家迅速崩潰。和平發展是國家真正的發展道路。但和平發展需要一定的實力來維持自保與和平,只講究和平而不能自保也難以保證和平。這些都是歷史經驗的總結。

  五、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歷史事實。在十七世紀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超一流的國家,這是公認的事實。但是中國在強大的時候並沒有進行什麼攻城掠地、廣拓疆土的侵略行為。元朝的蒙古人建立歐亞大國時根本不是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行事,因此蒙古人那時的行為不能作為中國文明好戰的例子。唐朝時的地理知識已經知道周邊有很多的國家,當時的國力可以說是無敵天下。可是並沒有出現什麼開疆拓土的行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鄭和下西洋,當時的科技水平和實力決不會遜於哥倫布的艦隊,可是鄭和的船隊所經之處並沒有大規模的屠殺和掠奪,有的只是可以考證的友好交往。而相反其後的西方船隊就進行了大規模的殖民、屠殺行為。兩相比較,大家對於中國人的和平觀念應該有所認識,也能因此了解中國人對和平的期盼。綜上所述,中國人的和平理念與和平共處的五項基本原則是有堅實的基礎和可信的。從歷史的經驗看中國的強大是世界和平的福音,也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種種的事實說明了中國的最大特點就是熱愛和平,所以“中國式”含義中一個主要的內容就是和平。

  第二節 中庸及馬列主義對中國的影響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特色

  中國兩千多年一直受中庸思想的影響,而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又受到馬列主義思想的深刻影響,在這兩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影響之下中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或許就是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所說的:“我願意出生在中國,因為我覺得中國今後對於全人類的將來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作為中國人,我想自己可以做某種有價值的工作”。他還論述了中華文明的優秀資質,並預言今後的中國是融合全人類的重要核心。作為著名的歷史學家他有自己判斷的根據和道理,但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特色是非常寶貴的。

  一、中庸的本質 中庸之道是我們中國人經常要提及的詞句,它很能代表中國人的生存態度和觀點,是方法論和世界觀。但有很多的人浮光掠影的學習《中庸》,錯誤的理解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是搞平衡;也有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庸。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在這裡講解一些對中庸本質的理解,以免以訛傳訛的風氣愈加嚴重,也可順帶宣傳一下中庸。

  中國的文化是從古代的祭拜、占蔔發展而來的,歸結起來就是“易”。古書記載,夏商周皆有《易》,夏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它們都是在以伏羲原創的八卦《易》的內容基礎上演變而來的,《連山》《歸藏》現已不傳。其中易的主要原理在於把握“幾”理,“幾”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是變化發展的樞紐。儒學繼承了上古的文化精髓,也就是強調把握“幾”理,由此而演化出中庸之道。中庸理念來自於易學的“幾”的概念,所謂“幾”就是在“發與未發之間”,也就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它居於事物的變化發展之中。因此中庸的原理就是把握變化的根本,而不是調和。朱子解釋中庸說的是在喜怒哀樂未發之時,這種狀態每個人都有,因此容易把握和理解。

  中庸事實上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處世的態度。這可以從《中庸》的篇首:“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一句來理解。“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這段話又是中庸是方法論的另一佐證。

  《中庸》全書的關鍵在於右19章《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感;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足合];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孔子的這段話主要在於說明怎麼運用中庸這樣的方法論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從“政”說起,列舉文武之政的關鍵是人,“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接著又根據中庸方法論講“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由修身到秩序,由秩序到治人,由治人到治國家、治天下,再由治國九經導出具體的細則和景像,說明什麼是關鍵,要怎樣把握關鍵。可以說《哀公問政》是絕為精彩的說明文,它講清楚為政發展變化的的各個層次,說明處理好各層次事物的要點,由此說明掌握中庸這樣的方法論的重要性。

  後世的一些迂腐學者把孔子的說明文當作教條,甚至演化出什麼“三綱五常”等教條化規則,完全背離了中庸的原則。孔子所說的 “中庸”是方法論,他要提倡的是把握好事物發展的關鍵,“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就是說掌握中庸終身受用。

  現在反對儒學的人經常把“中庸”當作攻擊的目標,典型的詰問是:“中庸怎麼處理處理好敵我的關系”。照他們理解,中庸是保持中間路線,保持平衡。而實際上中庸的精髓是要求人們把握事物發展的關鍵,並根據事物變化發展的關鍵找出解決的辦法,一種先進的、科學的方法論。

  就拿敵我關系來說,敵我之間的關系並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例如我國與美國的關系,在新中國建立之初是非常尖銳的你死我活的關系,美國想扼殺新中國於搖籃裡,這是兩國關系的關鍵。因此全力與之鬥爭是那時的策略。後來,到70年代,美國已明白新中國是消滅不了的,他們只有承認我國的正常地位,而且兩國之間的聯系可以牽制蘇聯。這又是不同的敵我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關系的關鍵點又發生了變化,這時正常的國家往來就成為了這種敵我關系的主調。21世紀以來中美關系又有了變化,兩國間的關系成為了“利益悠關者”,相互合作兩國都有利,而兩國之間的小摩擦還經常的發生,合則兩利。但美國方還不願意見到中國迅速的發展會經常的施展小動作。只要抓住要點,明白美國的國家目的和本質,再根據我們自己的需要,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則是非常容易的事。

  中庸經常給誤解為調和、中立。這是不懂原理的人錯解中庸原理的通病。就像外國人怎麼也難以明白,中醫是怎麼根據“望、聞、問、切”就可以診斷病情一樣,他們不理解中醫的原理就有可能認為這是巫術。我們知道中醫治病,很少有相同的藥方,就是醫治同一種病,中醫也會根據實際的情況,根據看病的人是老人或者是女人又或者是小孩而開出不同的藥量和不同的藥方。好的醫生藥到病除,壞的醫生則會醫死人。這個道理跟我們運用中庸來處理實際的事情的原理非常的相像,原理通了則沒有什麼大的困難是我們無法解決的。

  中庸的另一個主要的方法論原則是“過猶不及”,這有點像毛主席講的“量變到質變”,這是古老的中國智慧的具體表現。易經裡面就有這樣的觀念“老陽”會轉變為陰,“老陰”會裝化為陽,什麼事物發展到了極至,就要發生質變。所以好的方法論就是做事不要過分,什麼好事做過分了就會從好的轉化為不好的。例如澆花,整天澆水會導致花的根莖腐爛,澆水只能適量。“過猶不及”是中國人古老的哲學智慧,做什麼事都要有所節制,這是其他哲學體系裡所沒有的觀念。這樣的觀念指引著中國人保持了兩千多年的先進,也使得中國不會像其他一些文明古國那樣消亡。這樣的世界觀直接表現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為就是中國人不喜歡掠奪、侵略。

  總而言之“中庸”是一種世界觀,是方法論。有正確的認識世界的態度,把握好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不愁找不到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因此要根據實際的情況的判斷和解決問題。教條式的辦法難以解決好問題的,例如平常下午六點天黑了,就要開燈。可是如果規定六點開燈就不能適應全部的實際情況,在夏天或者是在冬天開燈的時間是不同的,在緯度高的地區和緯度低的地區開燈的時間也不同,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確定開燈的時間才不會浪費。“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中庸的把握說難很難,說容易也很容易,那就是毛主席所說的“抓住主要矛盾”。願中庸之道發揚光大!

  二、馬列主義從20世紀初就開始影響中國的思想發展,以後經過幾十年的鬥爭,共產黨掌握了中國的執政權,這五、六十年來中國的發展完全是在馬列思想的指引下進行的。這也形成了現代中國鮮明的馬列主義特色。

  A.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影響

  唯物論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並能夠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是意識的根源。唯物論的哲學觀是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存在決定意識的產生。

  唯物論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各種群體間的關系,無論是國家關系、種族關系、區域間的關系都由實質性的物質互動決定的。因此唯物論的觀點可以清晰的分析各種國際關系。以物質為基礎的觀點又可以避免唯心的主觀論,像權力政治、文明衝突論等就明顯的帶有唯心意識的主觀判斷,難以客觀的分析國際關系的發展態勢。而像布什這樣的宗教狂熱分子則不免受唯心觀念的影響而作出偏執的政策決定。

  再談辯證法,它的特征是三段式:正題、反題、合題。先有某種觀念或理論或活動,可稱之為“正題”。這一正題往往生出對立面來,因為像世界上的大多數事物一樣,它多半只有有限的價值,而且也會有缺點。對立的觀念或運動叫做“反題”,因為它一直與正題對立。正題與反題之間的鬥爭一直進行到得到某種結果,它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正題和反題,因為認清了各自的價值,並試圖保持兩者的優點、避免兩者的局限性。這一結果是第三步,叫做合題。如果達到的這一合題又成了片面的或者是難以使人滿意,就要繼續發展。周而復始,螺旋上升。這源於黑格爾,黑格爾把它教條、理性甚而唯心化。馬克思進一步發展把它建立在唯物的基礎上,發展成唯物辯證法。哲學是方法論,因此唯物辯證法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的方法論。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對馬列理論存在著很多的誤解,看了很多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書,發覺這麼多的理論家沒有一個完整正確的理解馬列主義的精髓。愛得華.卡爾在《二十年危機》把馬列主義理解為空想社會主義和烏托邦;馬丁.懷特把馬列主義理解為共產主義者憎恨資產階級,這種仇恨遠超過法國人對德國人或美國人對日本人的反感;以上兩種類似的言論可以說是完全不了解。還有一知半解的,肯尼思.華爾茲講到列寧的階級鬥爭理論:“資本主義必然導致帝國主義,帝國主義一方面消耗了先進國家的能量,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落後地區的發展,從而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並用20世紀中下期沒見到資本主義滅亡的跡像,來否定馬列主義。小約瑟夫.奈只理解了馬列主義的極少一部分,就是用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來解釋戰爭,他也是用與20世紀下半期的情況不相符和來否認馬列主義,還用中國、越南、蘇聯之間的戰爭來加強說明馬列主義過時。挪威的托布約爾.克努成在他的《國際關系理論史導論》中對馬列主義有較多的論述,把馬列主義理解為只是對達爾文和黑格爾“通過鬥爭取得進步”觀念的繼承,他對列寧的階級鬥爭理論也有較多的論述。綜合起來講西方的國際關系理論家們只了解馬列主義的階級鬥爭部分,而且還沒吃透,一知半解。究其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一直敵視馬列主義理論所導致的,他們所生活的社會環境和政治條件讓他們難以了解馬列的精髓,也難以知道辯證唯物主義的精妙。歐美較多講述的是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西方理論家把它作為解釋國際爭端的旁門支流來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全部根基有兩個,一個是唯物觀,也就是說物質決定意識;另一個是辯證法講的是正確認識的生成方法。一切的理論都是依據這兩個原則而產生。馬克思和恩格斯強烈主張,不應把科學解釋成最終的、既定的知識總體,或“永恆真理”的總體。而應當把理論解釋成某種發展著的、前進著的東西。應該說科學的發展觀是馬列主義的主要宗旨,它是由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決定的。

  下面再來說明怎樣用馬列主義來解釋國際關系:1. 物質決定意識 一切的國家行為都是圍繞著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展開,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什麼大衝突,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為了利益美國這樣所謂的民主政府可以支持極端的薩達姆政權、諾列加政權、皮諾切特、阮文紹政權、李乘晚政權、….。為了利益相同的民主國家可以開戰,阿根廷與英國、秘魯與哥倫比亞、…。為了利益美國可以支持意識形態完全不一樣的南斯拉夫。為了經濟利益美國可以不用借口就侵略伊拉克。為了經濟利益歐盟可以跟美國翻臉。如果用馬列主義來解釋國際關系,那些什麼權力、均勢、安全、極理論等都不如從經濟利益方面來分析實在中肯。2. 同樣的也是基於物質第一性的原理,生產力的發展需要生產關系改變來適應。現在的全球化與生產專業化就是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具體表現。不管怎樣的采取關稅壁壘、反傾銷、操控技術都不能阻止全球化的大趨勢,而且這樣種種的措施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弱化。3. 階級鬥爭理論裡面關於帝國主義轉移國內矛盾的論述現在還是正確的。美國侵略阿富汗、伊拉克就是為了經濟利益和轉移國內視線而采取的措施。在“9.11”發生前,安然公司就有了破產的征兆,如果沒有阿富汗戰爭轉移世界的視線,安然這樣的醜聞是什麼破產法都不能維持經濟安定的。4. 再說明為什麼馬克思關於帝國主義危機周期現在為什麼沒那麼明顯。原來在資本主義國家裡頭,經濟較為封閉,國際資本流轉緩慢,帝國主義每隔二三十年就要爆發經濟危機。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開放,技術進步把生產力釋放出來為資本主義經濟增加了活力,延緩危機爆發。而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世界市場互相連通使得原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規模驟然增大許多,資本主義可以將他們負擔轉嫁到新興的第三世界國家裡,這會延緩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落後國家的資本市場開放也稀釋了資本主義經濟的泡沫使得經濟危機周期延長。再加上資本主義國家也學習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國家的宏觀調控,這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危機爆發的能量。現在的資本主義國家虛擬資產高,大都資不抵債,危機爆發是遲早的事。 再來解釋馬列主義一些過時的論斷。馬列主義是一百多年前的產物,現在有一些誤差是在所難免的。但辨證唯物論的方法和發展觀點卻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證明是正確的。

  b.公有制及馬列政治經濟學的影響

  由於馬克思具有堅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他相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因此他從大部分民眾的利益出發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思路,提倡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制度的出現和具體執行是社會管理制度的一次飛躍,它使得社會的物資和資源可以統一的調配進行合理的配置。

  馬列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從最根本的商品生產說起,進而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由此而闡述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社會矛盾,再進而說明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質是為了資產階級服務的。列寧更加從資本主義的積累分析起,剖析了資產階級國家的發展規律,並說明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必然。

  根據馬列主義的辨證唯物論觀點和政治經濟學分析思路,我們可以知道國際關系的主要關鍵是利益分配問題,各國都為了各自國家的發展利益而進行合作和爭鬥。因此分析國際關系必須從利益這個關鍵點上入手。

  三、馬列與中庸的共同影響下的中國特色

  中庸是把握關鍵點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列主義是立足於客觀世界的唯物辯證法,兩相結合、共同影響,產生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毛澤東思想,《矛盾論》和《實踐論》就是最好的代表。

  實踐論(1937年)主要闡明了以下幾個問題: a.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首先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指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活動的東西;社會實踐還有階級鬥爭、政治活動、科學和藝術活動等多種形式,其中階級鬥爭給人的認識發展以深刻的影響。接著指明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指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准。因此“實踐的觀點是辨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b.認識的發展過程。在實踐中,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感官,產生了感性認識。感性認識只是對事物現像的、片面的、外部聯系的認識。社會實踐的繼續,使人們的感性認識反復多次,經過人腦的加工制作工夫,產生了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重要,因為理性認識已經是對事物本質的、全體的、內部聯系的認識。認識的真正任務是在經過感性認識而達到理性認識。達到了理性認識,認識過程並沒有完結。理性認識還必須回到實踐中去,實現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才能實現認識的目的---能動的改造世界,並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並且深刻的指出:客觀顯示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 c.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這包括兩方面的任務:改造客觀世界,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以達到主客觀的統一。實踐論說明正確的認識是螺旋上升的,以前馬列主義有什麼的謬誤、錯漏並不可怕,只要堅持用辨證唯物的辦法來認識和改造世界,我們可以無往而不利。但如果堅持以前的理論是聖經,把馬列主義教條化,則是徹底的違背了唯物辯證法的原則,這樣的做法會繼續給我們造成傷害。

  矛盾論寫於1937年8月,是毛澤東為了總結歷史經驗,克服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矛盾論》以對立統一為核心,結合中國的傳統智慧和唯物辯證法,它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a.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的矛盾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每一事物的矛盾極其每一側面都有其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認識矛盾的普遍性,就能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普遍原因和普遍根據;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能確定一事物不同於其他事物的不同本質,從而正確的辨別事物。C.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就是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了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主要的矛盾方面是指矛盾的兩個方面中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地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D.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矛盾的同一性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個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個朝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矛盾的鬥爭性是指矛盾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和相互鬥爭。鬥爭性和同一性的關系是,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包含著鬥爭性。有條件和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鬥爭性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另外馬列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主要構成是依靠廣大的無產階級,是民本思想的具體表現,而中國歷代的治國綱領和思想都十分的注重民本,注意關心民眾也是中國智慧和馬列主義的契合點。

  中庸的方法論和馬克思主義的辨證唯物主義的結合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特色,這是中國特有的,只有“中國式”定語才能具體實在的表現這些內容。

  第三節 長盛的國家和延續不斷的文明

  一、中國是國際關系研究的極好樣本

  任何科學的研究都必須先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來觀察研究,才能得出具有代表性的正確結論。例如要了解某地的民俗風情必須找當地居住時間長的、有代表性的居民來調查,人們不可能找剛從外地來剛剛住下來的人來調查;對某一類產品進行市場調查時,也要根據代表性來選擇產品調查,如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品牌創立時間等等來調查;這些就是科學研究開展的基礎------取樣。取樣是否科學、准確,決定了調查結論的真實程度。

  國際關系理論是關於國家間關系的理論,主要研究對像是國家間關系發展的互動因素、國際秩序如何維持等。國際關系理論的研究也必須像其他學科的理論研究一樣,必須做好取樣分析的基礎工作,才能得出科學的、正確的結論。現在西方的國際關系理論之所以難以讓人滿意的主要弊端,就是取樣分析的樣本沒代表性出現偏差而引起的。歐美學者研究國際關系的出發點都只是從歐洲和美國出發,當然他們就難以總結出正確的國際關系理論。而且他們研究的方法也出現問題,並不是從人類社會產生國家之後開始研究,只是局限於1648年威斯敏斯特條約簽定後的歐洲國家關系的研究。取樣的不科學當然導致理論的不准確,以至於經常出現解釋力、預測力貧乏的問題。

  中國作為國家來研究國際關系的發展應該是最為有代表性,不但時間發展長(5000年),而且有相當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作為國家所必需的許多要素並沒有因時間的推移而出現大的變化。沒有對中國樣本的研究,要確立正確的國際關系理論是難以想像的。下面舉例說明一下。

  大家知道囚徒博弈是博弈論研究的主要例子,在單一階段博弈的研究裡,專家們得出的博弈結論是囚徒會互相出賣以獲取自己的最大利益。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博弈結論。

  但專家們進行重復多次的類似博弈研究後,專家們驚奇的發現,原來囚徒間的互相出賣選擇變化成為了互相合作保守秘密以獲取最大的利益。並且演化出“一報還一報”的行動規則。而這樣的行為規則也在現實生活中被黑手黨、山口組、三合會等有規模、有歷史的黑社會行為所證明。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人際間、群體間乃至國家間的關系並不是對一、兩次作為的研究或是短時間的研究就可以得出正確的行為關系准則。國家間的關系互動關系准則需要經過更多次的演化,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就像囚徒博弈經過多次的演繹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一樣。

  對短期的國際關系互動的研究會得出“戰爭是避免不了的”這樣的結論。但如果對長期的國際關系發展進行跟蹤和觀察,我們就能知道和平的國際關系更加能給所有的國家帶來發展機會和利益。這也可解開歐美國家難以理解有悠久發展歷史的中國為什麼那麼喜歡和平的疑惑。

  二、悠久的文明發展是國際關系研究的理論源泉

  中國的歷史悠久,其中很多國家間交往的經驗被史學官員記載在各類的史書和傳記裡,可以說中國古籍裡就有很多關於國際關系學理論的專門論述,如《鬼谷子》、《道德經》、《左傳》、《戰國策》、《呂氏春秋》、……等等。下面以戰國策為例進行說明。

  中國古代春秋戰國的小型國際關系模式,形成了眾多的國際關系理論。其中以《戰國策》為其代表。現就相關的國際關系要點進行評述。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gōu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親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攜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長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潮,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有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合力並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秦策一)

  張儀的策略不能說沒道理,可有點短視,對於戰役後的不良結果估計不足。司馬錯的“攻天下之所不欲,危!”一針見血的點出了張儀論述的錯誤所在。‘要使國家富足,務必擴大領土;要想兵力強大務必使人民富有;要想建立霸業務必廣施恩德。這三個條件具備了,霸業就自然而來。’這是古代對國際關系要素比較系統的論述。‘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有不義之名,攻天下之不欲,危!’則表述出國際關系中的深層次理念,即要順民心,名正言順。而以後的歷史發展事實也證明了秦惠王的決策正確。秦自此擁有了諸侯不能比擬的優勢,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堅實基礎。

  美國91年的海灣戰爭就是伸張正義的戰爭,因為正義,費用有人攤派,美國既得名又得利。而美國在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就是犯了張儀同樣的錯誤,只考慮到輕易的獲勝、石油利益;忽視了道義、民心。導致了原來盟友的離心,破壞了美國長期積聚起來的國際威信。美國短期可以利用油價和石油供給威脅其他的國家獲得利益。可是長遠的損失卻是難以估量的,隨便安一個借口就攻擊弱小國家,使各弱小國家人人自危,美國也因此難以再獲得其他國家的信任。美國現在的失落和壞影響只是一個小的開端,如俗語所講的‘葫蘆大截在後頭’,美國大的難受還在後頭。

  例二:“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裡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裡,豈特百裡哉?

  “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鉛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鹹,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黃鵠因是以。游於江海,淹乎大沼,府噣(魚卷)鯉,仰囓陵(加草頭)衡,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飄搖乎高翔,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射者,方將脩其碆盧,治其繒繳,將加己乎百仞之上。彼礛磻,引微繳,折清風而抎矣。故晝游乎江河,夕調乎鼎鼐。

  “夫黃鵠其小者也,蔡聖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飲茹溪流,食湘波之魚,左抱幼妾,右擁嬖女,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不知夫子發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絲而見之也。

  “蔡聖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輩從鄢陵君與壽陵君,飯封祿之粟,而戴方府之金,與之馳騁乎雲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不知夫穣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黽塞之內,而投己乎黽塞之外。”(戰國策 楚策四)

  蜻蜓、黃雀、天鵝它們跟誰也沒有爭端,可是黃雀、小孩、獵手早就因為自身的原因看上了它們。不觸犯人的因為自身有價值,是別人的利益而自身的安全不保。

  這說明了一個常討論的國際關系問題------國家安全,國家安全不是一廂情願就能達到目標的,它要求國家需要一定的實力來自保。我們中國雖然是十分愛好和平的國家,國家奉行的國際關系原則也是“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可是我們自保的實力還是需要保持的,軍隊的現代化不能廢止。只有讓其他國家感受到侵略中國要付出重大的代價才能確保中國的國家安全。照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定比例來發展安全防衛能力是無可厚非的,只有居心叵測的美國才會在自己軍費開支5000億美元的前提下,指摘中國兩百億美元的軍事開支,才會提出中國威脅論。

  另“遠交近攻”的著名國際關系理論策略是範睢向秦王提出來的。源於戰國策的秦策三。基本要點就是臨近之地攻占了才能轉化為自己的勢力或實力。離自己國家遠攻占的地方是在幫別人的忙。這理論在二十世紀以前一直被很多的國家遵循著。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現在交通的便利,沒有了交通阻隔,遠處的利益也能成為國家的實際利益。另一方面遠交近攻的概念也只能適應以前的農耕時代零和關系下的國際關系。現在的國際關系並非零和關系,它可以是雙贏的關系。現代生產技術允許相互的分工協作共同獲利。但相臨國家間由於多接觸難免產生碰撞,遠交近攻還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例三:秦、楚攻魏,圍皮氏。為魏謂楚王曰:“秦、楚勝魏,魏王之恐也。見亡矣,必合於秦。王何不倍秦而與魏王?魏王喜,必內太子。秦恐失楚,必效城地於王。王雖復與之攻魏,可也!”

  楚王曰:“善。”乃倍秦而與魏。魏內太子於楚。秦恐,許楚城地,欲與之復攻魏。樗裡疾怒,欲與魏攻楚,恐魏之以太子在楚不肯也。為疾謂楚王曰:“外臣疾使臣謁之,曰:‘敝邑之王,欲效城地,而為魏太子之尚在楚也,是以未敢。王出魏質,臣請效之,而復固秦、楚之交,以疾攻魏。”

  楚王曰:“諾。”乃出魏太子。秦因合魏以攻楚。(戰國策 魏策二)

  國際關系的要點是國家利益,這對於那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樣的。怎樣才能保證國家安全、國家利益不受損害則有相當的技巧和原則。

  首先各個國家要確定自己的長遠利益目標,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被短期的利益所蒙蔽,而作出有損長期利益的事。楚王的錯誤在於沒有長遠的打算,明知道打下魏國只能助長秦國的強大就不應該與秦聯合攻打魏國。

  其次不能為貪圖小利而失卻國家信譽。楚國由於沒有長遠的目標和打算,只貪圖眼前的小利。顧自己而沒有考慮到其他國家的反應,反而招惹禍端。國際關系跟人際關系一樣,反復無信的小人就是公害,是大家一致要打擊的對像。

  國際關系處理的要點就是確定自己國家的首要目標,也就是毛主席說的抓住主要矛盾。我國現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怎樣才能保證現在的高速發展態勢?這是我國的主要目標,只有連續的發展國家才能強大,才能在國際上有話事權。相對於這個總目標來說其他都是次要的,沒必要衝動。意氣用事,貪圖小利是要不得的。

  我們要實現的目標,也是敵人准備破壞的目標。因此要冷靜應對各種事變和挑戰,臥薪嘗膽、韜光晦略是必需的。帝國主義也是老謀深算的,他們正在尋找和挖掘一切可以破壞中國發展步伐的因素,准備加以利用。我們的目標需要時間來實現,有所忍才能有所得。兵強馬壯、國富民強時,何愁不能揚眉吐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理解和支持國家的決定也是為國家興旺盡力!

  理想的國際關系研究樣本,豐富的歷史經驗,海量的中國智慧結晶都是研究國際關系理論所必須的,這樣的內容也只有“中國式”這樣的定語才可以概括表達。

辛一山
《聯合早報網》
資料來源
返回列表